日前,央行一篇題為《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工作論文提出,要“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文章這一觀點被指傳遞出“文科生太多”影響國家發展的意思,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各方觀點激烈交鋒。
4月24日至25日,《文史哲》創刊 70 週年大會在山東大學舉行。梁犇 攝
有的網友認為,文科很重要,學好文科需要開闊的視野、紮實的積澱、獨立的思想、博愛的情杯,並不是學不好數理化的後路。
有的網友表示,理工科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對理工科學生的需求量體現的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速度。
也有網友建議,要讓理科生接觸人文通識,文科生接觸科學常識,文理都不能過於偏科。
25日,正值《文史哲》創刊70週年紀念會,記者就相關話題採訪了與會的人文社科界大家。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陳衞平認為,該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部分持有“文科無用論”論點的人可能是針對文科招生人數較多、文科生畢業後難找工作等現象提出。 “在現實中確有此情況。文科質量的提高不在數量,關鍵在於質量。我本人也認為,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的文科生招生規模都可以適當削減。”
“但如果‘文科無用論’是針對文科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而言,這顯然站不住腳。”陳衞平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概念,這些都是文科所研究的對象。而且不只是中國,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展是從文藝復興開始,在這背後也主要是文科的發展。
“除衣食住行外,人們還要有精神生活,這些都跟文史哲密切相關。”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所長黃愛平説,都説“學史使人明智”,文學、哲學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尤其是哲學,更是被人稱為智慧的學科。
4月24日,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發布。梁犇 攝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曉認為,文科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同樣人也需要充實的精神文化,如果缺失,就會和機器人一樣。文科的發展是國家富強之後的體現。國家的基礎建設需要理工學科,但在國家富強以後,文科的重要性愈加突顯,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需要文科作為媒介來呈現,國民人文素質的提高也有賴於文科。“從長遠來看,如果限制文科發展,對國家、民族的精神呈現明顯是不利的。”
“文科最基本的作用是促進個人文化修養、道德修養、品德修養的養成,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使者。”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虞萬里説,精準掌握語言和文化,可以提高和提升對各個學科的領會能力。讀書使人明理,使人聰明,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使社會更和諧。對語言和文化領悟得深,對其他學科的理解也會更深刻,表達也會更精確。理工科學生實驗做得好,但表達詞不達意的現象也偶爾會有。如果沒有豐富的文科知識,其他學科的發展有可能會受一定的限制。
談及學習文科和理科的區別,專家們普遍認為,兩大學科各有千秋。
“學文和學理的學生有很大不同,理科研究的問題很實際,但把世界分隔開來加以把握。”陳衞平説,世界只有一個,但在某一個學科中只單純針對某一方面。而文科不是侷限在某一個方面看問題,比如哲學,是對世界進行整體性把握。在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現代化發展過程當中,人們也會越來越感受到文科的重要性。
通過文科的學習,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放眼世界可以看到,教育程度高的國家,文科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理科生也要需要選修人文學科,文科對於提高民眾的文化道德素養起着很大的作用。”陳衞平説,文科的學習還可使人們看問題看得更加全面。科技在現代社會中占主導地位,對於科技本身的認識,往往需要人文學科學者加以研究和闡發。
陳衞平還指出,文科對於整個民族形成核心價值觀,凝聚整個民族的力量的作用,是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
“所謂無用之用乃為大用。文科的作用不是短期、立竿見影、功利的,它是無所不在,每個人都離不開的。”黃愛平舉例,比如人們所觀看的影視劇等都離不開人文學科。如果離開了文科,世界就不能稱其為世界了。
黃愛平説,在一定的時期,人們可能會比較注重理工科。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可能會有這種情形。理工科也非常重要,但從根本上來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要達到更高層次的發展,不能僅靠理工科。如果離開精神、文化、文明層面的內容,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很難實現真正的發展。
“文科和理工科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許多理工科著名科學家也重視人文,有文學造詣。”劉曉認為,“文科無用論”的觀點十分片面,中國跟其他國家經濟實體不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民眾熱議的文科招生難、就業難的現象客觀存在,但並沒到誇張程度。
就文科發展,專家們提出自身建議。
陳衞平認為,文科對整個社會發展到底起什麼作用,需要加以系統總結和挖掘。學者做出的貢獻也要繼續加以挖掘。“中國正在走向世界,學者做出的貢獻,也同樣有世界意義,要把其放在整個世界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脈絡中去,展現對於世界問題的中國學者的答卷。”
“當下,文史哲專家的研究比較精深,離社會有一定距離。”黃愛平認為,學者們應在普及方面做更多工作,讓整個社會更加了解人文科學的重要性,讓民眾知道其對於精神生活的滋養作用。比如,創作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小説、通俗讀物。
劉曉關注到,海外翻譯過來的通俗讀物近來受到民眾廣泛歡迎,這類書籍不是專門的研究著作,而是介於學術和普及讀物之間的一類書籍,中國此類書籍較少。學者也普遍關注自身的研究,但其研究比較專精,不適合廣泛民眾,因此普及化受限。
劉曉建議,“百家講壇”等類似的教育科普類論壇要持續下去。
劉曉呼籲,加大投入,讓全社會關注人文學科。據他觀察,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快,但人文發展相對其滯後。當下,閲讀中國史學名著、文學名著的比較少,反而有更多人關注八卦新聞、愛追星,中國的人均讀書量也較少,劉曉將其歸因於整個社會的不重視。
現存的文科招生難是需要在大背景下協調的問題,根本原因不在於文科招生太多,而是如何去教好、學好文科。現在在文史哲領域裏的新興學科越來越多,都是為適應社會發展而設立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適應社會需要而設立相應學科,從而使學生學有所用,這是可以研究思考的。“我們應加強道德教育、提高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使每個人為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去工作和創造。”虞萬里説。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