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選擇回鄉教書的“90後”清北高材生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圖為韓操宇在授課中。 賀龍 攝

  中新網鄂爾多斯10月22日電 題:選擇回鄉教書的“90後”清北高材生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清晨6點,洗漱完畢的韓操宇驅車前往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一中伊金霍洛校區,10分鐘後,他會準時出現在早自習課堂中。

  作為該校高一年級的班主任以及兩個班的數學老師,韓操宇每次看到台下的“學弟學妹”們,都會想到自己曾在該市一中度過的6年快樂的中學時光。

圖為韓操宇在授課中。 賀龍 攝

  韓操宇是一名“90後”青年,31歲的他闖入公眾視線,是在一週前接受家鄉媒體《鄂爾多斯日報》採訪時所説的金句:“從清華北大畢業後,選擇回鄉教書,是一種榮幸”“關鍵能親眼見證並參與家鄉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10月22日,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依然持上述觀點,他並不認為自己是為了薪酬回家鄉教書的,“當時在北京工作,收入也很可觀。”

  回到母校任教的韓操宇告訴記者,工作一月餘,已徹底感受到了“三尺講台”的無窮魅力。

  他回憶説,當學校高一新生聽説班裏來了位清華、北大畢業的老師,主動跑上來拉着他的手,不停地叫“韓老師,韓老師”,在這些學子們看來,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他常常被學生們稱為“學霸老師”。

  “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

  韓操宇説,每次上課時間到了,當自己拿着書本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內心會覺得,這才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之事。

  2009年9月,當韓操宇以672的高分考入清華大學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時,壓根沒想到有一天會出現在母校的講台上。

  韓操宇告訴記者,2013年7月,從清華大學畢業保送至北京大學就讀研究生後,於2016年就來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作,“那時,所從事的工作特別重要,也能體現價值,但心中的教育夢,一直牽引着我,想回家鄉發展。”

  一直工作到2020年,韓操宇最終説服自己,回鄉發展。辭職後的他,先是在家鄉一所中學任數學奧賽教練,兩年後,他正式迴歸母校,登上“三尺講台”。

  對於選擇回家鄉發展,韓操宇給出的理由是:在北京的時候,真切地感受到大城市的孩子們,即使在中小學階段,都可以接觸到優質的專家講座,高水平的線上教學,高質量的圖書,這讓他一次次萌生了回家鄉從事教育的念頭。

  “回想自己的學習經歷,曾為買一本書跑遍小城書店,心裏滿是羨慕北京的資源。同時更渴望自己家鄉的孩子們,也能有同樣的機會。”“從茫茫的信息海洋裏,篩選找到並使用這些教學資源,也能有同樣的機會提升自我。”韓操宇認為,這是自己回家鄉從事教育的另外理由。

  作為清北高材生,韓操宇迴歸母校,一定意義上也與家鄉重視教育有關。

  2021年11月,有媒體就“鄂爾多斯年薪60萬(人民幣)招中小學教師”一事給予熱議,彼時,畢業於北京大學在此執教的付澤,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個城市求賢若渴,感受到當地大力發展教育的決心。”

  與其他清北高材生來此執教所不同的是,韓操宇將回鄉教書歸結於他當年一位班主任老師的啓發,“我的班主任在這裏堅守了30多年,明年退休,但老師的執著一直感動着我,我理應做得更好。”

  “既然選擇了,就要走下去。我沒有遺憾,沒有後悔。”面對外界的不解,韓操宇總是淡淡一笑。

  在他看來,或許一束燭光只能照亮一點空間,但自己願意為家鄉教育事業和母校發展盡綿薄之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