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本文乃“真哥説歷史”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戰車隆隆,馬鳴蕭蕭,干戈耀日,桴鼓喧天,這樣的戰爭場面,差不多可以作為春秋時代的象徵。在轟轟烈烈的爭霸浪潮中,春秋霸主們莫不以道義為面具,以武力為手段,恃強凌弱,蠶食鯨吞。人們常説“春秋無義戰”,但《左傳》記錄的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戰爭,所留給後人的絕不僅止於此。
它所藴含的戰爭規律、戰略戰術思想,仍能給現代人以啓示。至於它在描述這些戰爭中顯現出來的美學價值,則更給後世同類文學以滋養。在《左傳》所描述的戰爭中, “秦晉殼之戰”可以説是給人印象最深的戰例之一。
晉文公在城濮勝楚後,就要報復他在流亡中對他無禮的那些國家。鄭文公是對晉文公不友好的國君之一,因此文公藉口鄭親楚(其實鄭文公剛聽到晉勝楚的消息就倒向晉,參加了踐土之盟)而加以討伐。
秦和晉那時的關係很好,文公就在公元前630年九月,約穆公一道圍攻鄭國。在危急中,鄭國大夫燭之武半夜裏到秦軍營中拜見秦穆公,向他講明滅鄭只有利於晉而不利於秦的利害關係,以離間秦晉聯盟,並答應鄭願作秦在東方的一個往來人員的中轉站。秦穆公被燭之武的話所啓發,就與鄭結盟退兵,並把杞子、逢孫、楊孫留下幫助鄭國成守。
魯信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晉文公去世,秦人想趁機向東拓展,恰好成守鄭國的杞子向秦報告:鄭人讓他掌管北城門的鑰匙,若秦悄悄地把軍隊開來,他打開北門接應,鄭國唾手可得。
秦穆公想獨得鄭國,就同塞叔商議進兵之事,不料遭到反對。塞叔認為“勞師襲遠”是個戰略錯誤,軍隊長途奔襲勢必喪失戰鬥力;軍行千里,難免走漏消息,不可能達到偷襲的目的。此時秦穆公利令智昏,根本聽不進塞叔的意見,任命盂明視、西E術、白乙丙三人為將,帶領兵車三百乘去偷襲鄭國。
當秦國的大軍從北門出發時,蹇叔對出征的將士哭道: “我只能見到你們出去,卻見不到你們回來了!”穆公生氣地罵道: “你知道什麼,老不死的,要是你死得早,你墳邊的樹已成材了。”當時賽叔的兒子也在出徵的隊伍中,賽叔又哭着為兒子送行: “你們必定在毅山遭到晉人的襲擊,我將在那裏收撿你的屍骨。”
這三位年輕的將領並不把蹇叔的話放在心上,秦軍一路耀武揚威地向東進發。在經過京都洛邑北門時,戰車上的武士脱下頭盔,下車步行,表示對周天子的尊敬,但是下車後沒走幾步就一躍上車。周共王的玄孫王孫滿,在城頭上見此情景,回頭對周襄王説: “秦軍輕浮而無禮,必然要失敗。”秦軍到了滑國,結果就遇到了鄭國商人弦高。
鄭國在接到弦高的報告後,一方面加緊防守,同時派人去觀察杞子等人的動靜,見他們已經裝束好,正在餵馬磨刀,準備打仗,鄭人就對他們説: “你們在我國停留這麼久,現在我們糧食發生了困難,就請你們自己到山裏打些野獸為食吧!”杞子見事已敗露,就逃往齊國,逢孫、楊孫逃往宋國。由於弦高的愛國熱忱和他的機智,秦軍偷襲鄭國的計劃破產了,他們只好順路滅掉滑國,回軍西去。
此時,晉國正在為晉文公舉行國葬,聽説秦軍向東襲鄭滅滑,大軍經過其境而不借道,君臣上下非常氣憤,決心給秦軍一次打擊,就聯合姜戎在殺山谷中設下埋伏。裹公身穿喪服,親臨戰場。魯傳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四月,秦軍在滅滑後到達戳山腳下時,晉和姜戎的聯軍突然向它發起攻擊。秦軍毫無防備,結果全軍覆沒,孟明視等三位將領全部被擒。
晉裹公之母即晉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兒。她聞訊後,就命襄公把秦將放回去,讓秦穆公自己去處罰他們,以免傷了兩國的和氣。襄公只好遵命照辦了。中軍元帥先軫聞訊後,氣沖沖地對襄公説: “將士們拼死在戰場上,才抓獲他們,婦人在家裏一句話就放走了,你這不是葬送了勝利果實而幫助敵人吧?看來,晉國滅亡就在眼前了!“
襄公此時也認識到不該放虎歸山,立即派陽處父去追趕,當陽處父趕到黃河渡口時,孟明視等三人已船到中流。他忙解下駕車的左馬,以襄公的名義送給孟明視,想引誘他們回來。
孟明視知道是計,便在船中向他行禮道: “貴君不以我們的血去塗你們的軍鼓,讓我們回去請死,就是莫大的恩惠了。若回去被殺,雖死也要在地下感激貴君,若以貴君之惠得免於死,三年後拜謝貴君的厚意。”秦穆公聽説三將生還,身穿素服親到城外迎接。他傷心地自責道: “都是我不聽賽叔的忠告,使你們蒙受恥辱。你們無罪,都是我的過錯。”於是恢復了三人的職位,以圖報復。果然,孟明視等人後來沒有辜負秦穆公的信任,三年後領兵伐晉,濟河焚舟,報了殺戰之仇。
整篇文章雖然是記事,卻處處突出人物,以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人物性格。如秦穆公拒不聽取蹇叔的忠諫,顯示出剛愎自用的性格;但在戰敗後卻能痛切地反躬自責,所以當孟明視等被晉國放歸時,竟會“素服郊次,向師哭曰: “孤違賽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從這種語言和行動中,可以看出秦穆公吃一塹,長一智,既沒有遷怒於人,又勇於承擔責任。由於秦穆公具有這種不凡的氣質,就預示了他在不久的將來,在爭霸的鬥爭中必然取得勝利。這是秦穆公所獨有的個性,筆墨不多,形象卻很鮮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