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咱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像咱們的漢字,就是一門極大的學問,在幾千年的而演變過程中,有着許多咱們要去學習的東西。
比如"我"這個字,咱們都知道,這是咱們最常用的第一人稱代詞。但在古代,"我"卻是一種兵器。其形狀似古兵器"戈",尖端有為三角利刺,用青銅鑄成,盛行於商至戰國時期,秦以後逐漸消失。
如今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和陝西的扶風博物館裏,都藏有西周時期青銅兵器——"我"。
想想這兵器和第一人稱代詞,那可是十萬八千里,完全兩碼事兒,怎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呢?
這還得從咱們得漢字起源説起,眾所周知,我國古代文字的起源是象形,而事實上,最開始的'我'字,就是一個象形字,是從兵器引申而來的。
這個字最早出現在我們的甲骨文中,而其形狀很像一種有許多利齒的長柄武器。而後,字體逐漸發生演變,最終演變成了一個"手"與"戈"的合字。
咱們如果將'我'字拆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它的左半部從"手",右半部從"戈",兩字合起來,即'我'字,這個時候的"我"字已經演變成了一個會意字,其意思就是"以手持戈"。
其實咱們不難發現,"我"與"伐"、"戰"、"戟"、"戣"這些打打殺殺的字長得很像,這也説明了,"我"字,和兵器淵源頗深。
其實關於"我"字,《説文解字》上也有記載: "手持大戌,吶喊示威。 我,古殺字。"從會意字的角度來説,這其實是對於"我"字的一個功能性的解釋,即"我"的主要功能是"殺",是一種殺伐的工具,這也説明了"我"字,確實是一種兵器。
《説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此書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堪稱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所以,其説法具有相當大權威性。
那麼,這個"我"字又是如何從兵器轉變成為了一個代詞呢?
事實上,在古代,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部落或者國家之間因為地盤資源等原因引發的衝突越來越頻繁,大大小小的戰爭便越來越多,這種時候,兵器就自然而然地的成為了戰場上的主角。
隨着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兵器的使用自然也就越來越廣泛,其重要性也越來越大。而"我"這種兵器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成為了人們所推崇的"主角"。在當時的戰場上,它可以説是一種通用的讓人見之膽寒、談之色變的兵器,其獨特的兵器構造,可長可短,使用多樣化,因而在當時征戰中的使用率較高。
而拿着"我"的戰士們,就因此有了新的代稱,人們往往會用"我"去代指那些戰士們。在殷商的甲骨文裏,咱們也發現了,"我"作為一個代詞出現在記載中。
從那時起,"我"字逐漸變成了一個代詞,這也是"我"字從象形字轉變為會意字的開始。
我們知道,"戈"是我國古代較為常見的一種青銅兵器,戈上突出的部分叫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橫擊與鈎殺,鈎割或啄刺敵人。
隨着戈這種兵器逐漸的取代了"我"成為戰場上的主角,"我"字的字形也在發生着變化,變成了"手從戈",即指"手持戰戈的人"。而此時"我"這種兵器已經逐漸的退出了戰場,特別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秦王朝重新規劃了國家的兵器,將刀劍作為冷兵器中的"主力","我"被徹底拋棄。
所以"我"字便逐漸的成為了一個固定的代詞,而不是一種兵器。
當然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我"字雖然在殷商時期就已經作為代詞出現,但當時其更多的代表的還是兵器。
在"我"字更多的作為代詞出現的時候,這個字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仍然還是不太受待見,人們會多用是"朕""寡人""不才""小人"以及"餘""吾"等等這樣的詞來最為自己的代稱。即使是當"朕""寡人"這樣的詞成為了皇帝專用後,使用最多的還是"餘""吾"二字。
當然了,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到今天,"我"字最終還是後來者居上,最終成為了咱們最常用的第一人稱代詞。
雖然"我"這個字,如今已經不再代表兵器了,它僅僅就只是一個第一人稱代詞,但關於它的歷史,還是值得大家去了解下的。這不僅僅是在豐富漢字的知識,更是作為一箇中國人,對於老祖宗文化的尊重。
不管怎樣,多瞭解下咱們中國古代文化,總歸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