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衞墓位於豐縣大沙河鎮政府駐地東北隅,墓基鄰近李家祠堂。祠堂於咸豐元年,也就是公元1851年的8月19日時黃河決口沖毀。墓西南和東南不遠處分別有宮保府及大觀樓,宮保府與大觀樓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修建恢復。
説起李衞來,大家肯定不會感到陌生。影視劇中,由著名演員徐崢飾演的李衞可謂深入人心。李衞雖然位高權重,但是,渾身上下沒有一點當官的架子,使人感到非常親切。布衣出身的李衞,做事大大咧咧,也從不欺下媚上。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居然平步青雲,甚至做到了兩江總督,連雍正皇帝也對他非常器重。那麼,這裏面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李衞為官清廉,而且,願意為老百姓辦實事。康熙皇帝憑藉自己的英明神武,削除了眾多反對勢力,提高了清朝的綜合國力。但是,康熙後期,繼位之人模糊不定,各皇子之間明爭暗鬥,拉幫結派,極大地影響了朝政。而且,由於承平日久,官員們逐漸開始收受賄賂,官場的風氣也沒有之前那麼好了。
雍正皇帝登基後,幾次清點錢糧,但是,下邊的官員欺上瞞下中飽私囊,用各種理由來拖延。雍正皇帝意識到,官員的腐敗已經影響到了國家的財政,這樣下去,勢必會影響到國家政權的穩定。所以,必須要有一羣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官員來樹立榜樣,肅清吏治。此時,雍正皇帝的目光不禁落到了李衞的身上。
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的時候,皇帝令李衞前去雲南負責食鹽管制和檢驗。以前,當地官員仗着食鹽壟斷的特權,趁機大撈特撈,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的税收。李衞走馬上任後,立即對雲南的鹽類管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積欠的十一萬兩白銀,就這樣被李衞解決了。看到李衞在任上的政績,雍正皇帝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於是,雍正三年,1725年的時候,皇帝將李衞升為浙江巡撫。李衞升遷後,並沒有喜形於色,忘卻初心,反而更加勤勉,在浙江任上乾的有聲有色。由於,地方官員監管不力,浙江一帶食鹽走私嚴重,甚至,影響到了官鹽的運營。李衞上任後,一反之前官員聽之任之的做法,對鹽梟的囂張氣焰進行嚴厲的打擊。
很快,兩淮的私鹽再也不敢堂而皇之地進入浙江了,浙江的鹽路得到了保障。除此之外,李衞還為浙江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江浙一帶靠近海岸,經常受到洪水的侵襲。李衞看到了這一點後,馬上向朝廷報告,請求為浙江百姓修建堤壩。朝廷下撥的銀兩不夠,李衞就自籌基金為百姓修建。在李衞的努力下,堤壩很快就建好了。
關心民眾,造福一方。李衞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當時,浙江一帶的盜賊非常猖獗,屢禁不止。李衞看到後,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通過仔細的觀察和走訪,李衞發現竟然有官員同盜賊暗中勾結。平常官員,看到這種事情後,大多諱莫如深,緘口不言,以免引火燒身。但是,為了浙江民眾的安全,李衞毫不猶豫地向朝廷報告,使不法分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第二個原因是雍正皇帝用人時並不看重資歷。之前,朝廷官員在升遷時,多看重資歷。有些官員本是庸碌之人,天天昏昏噩噩,可是,僅憑資歷就能身居高位。雍正皇帝對這樣的現象,可謂深惡痛絕。在他看來,朝廷官員的才能最重要。為此,他力排眾議,對毫無資歷,做官僅僅一年的李衞十分看重。
李衞的升遷,固然離不開他本身的才能,但跟雍正皇帝也是離不開的。如果生在其他時代,那麼,不論李衞多麼有才,也只能一步步地慢慢升遷。要知道,入仕僅一年便能做到封疆大吏的人,在歷朝歷代,都是鳳毛麟角的。
第三個原因是李衞對皇帝忠心耿耿。雍正皇帝雖然求賢若渴,但對於那些私慾膨脹、不將皇帝放在眼中的人從來不心慈手軟。大將軍年羹堯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被雍正皇帝引為股肱之臣。但是,在年羹堯身居高位後,開始居功自傲,越來越不把雍正皇帝放在眼裏。而且,在雍正皇帝大力提倡清廉時,年羹堯仍我行我素地大肆斂財。
最終,赫赫有名的年大將軍也只能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而李衞面對皇帝的恩寵,一直踏實做事,對上忠於皇帝,對下心懷百姓,絲毫沒有持寵而驕的想法,更沒有任何不臣之心。如此忠心耿耿的人,怎能不被皇帝重用?雍正皇帝對李衞非常寵信,評價他時,甚至用了“嘉許之懷,筆莫能罄”這樣的話。李衞一生勤勤懇懇,兩袖清風,可以稱得上是為官者的楷模。
雍正喜歡李衞這樣的人,但他的兒子乾隆卻不是這樣。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也就是1738年12月3日,李衞因病去世,年五十一。話説,在乾隆南巡之時,見西湖花神廟裏立着李衞自己及其妻妾的神像,號“湖山神位”,乾隆下諭説:“李衞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當即命撤像燒燬。
參考資料:
【《清史稿·李衞傳》、《清高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