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然而,在陪伴的過程中,父母更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往往你的不經意之間,影響的卻是孩子的一生。斯坦福大學專注兒童研究的卡羅爾教授,在BBC的紀錄片孩子的未來中就直言不諱地説:“你只要説出這3個詞,就能毀掉孩子!”這3個詞就是“You Are Clever”(中文譯你很聰明)。
在傳統教育中,育兒往往遵循“棍棒下面出孝子”,然而,隨着科學育兒的推廣,父母越來越重視正向激勵孩子。於是,傳統的“打罵為主”的教育方式變成了“表揚和讚美”。孩子會走路了,父母會説:“寶寶好棒呀!”孩子會被乘法口訣表了,父母會説:“寶寶好聰明呀!”家長們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升學習興趣。但是,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中,這種表揚方式卻受到了質疑。
實驗中,把條件近乎一致的孩子分成兩組,然後給出題目。當孩子們答對題目,一組孩子會受到“你真棒”,“你真聰明”的表揚,另外一組的孩子則是會收到“你的態度很好”、“你的方法很棒”的評價。結果,第一組被“肯定結果”的孩子越來越關注答案的對錯,而第二組被“肯定過程”的孩子則越來越期待新的挑戰。
會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當孩子一直在接受“聰明”、“很棒”的信息後,他們會自動提升自我評價的標準。隨之,孩子會為了讓自己符合“聰明”的人設,從而越來越害怕挑戰、害怕犯錯誤,漸漸的就會演變成不願意進行更高強度的挑戰。再看第二組,由於人們一直肯定孩子的是“學習態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孩子會漸漸相信通過努力、端正態度、找對方法,再難的挑戰也能被解決。於是,孩子就會越來越期待新的挑戰。
這個問題在幼兒園和小低年級還不突出,但是,進入小高年級之後,隨着,課業量的增加以及題目難度大幅度上升,一直被“肯定結果”的孩子會越學越累、越學越怕。反之,一直被“肯定過程”的孩子如魚得水,越學越有興趣。
家裏有孩子上小學的家長一定會有這樣的心得:拿份試卷給孩子做。第一次,這道看不懂,那道不會做。第二次,家長坐在身邊,那些看不懂、不會做的題目,居然根本不用教,孩子自己全做出來了。這個原因是什麼?就是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
還有,每次考試回來,孩子看着錯題説這些都會做,都是因為粗心大意。真的是粗心大意嗎?並不是,而是孩子認為這些簡單的題目,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怎麼可能做錯。所以,壓根沒有動腦子,“刷刷刷”的就把答案寫了下來,而且還不願意檢查。
所以,家長在教育小學階段的孩,尤其要避諱斯坦福大學提出的“你真聰明”這句話。當孩子做題目,第一次沒做出來,第二次卻獨立完成了。家長應該指出是孩子的學習態度造成了前後兩種不同的結局,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態度的重要性。當孩子遇到難題時,經過你的提醒,孩子冥思苦想終於成功解決了問題。家長應當告訴孩子,找對解題方法很重要,迎難而上的努力更重要,這些才是能夠最終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最後,各位客官,你們認為“高考”是聰明更重要還是努力更重要呢?樓下留言區恭候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