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新職教法 | 不同類型、同等重要!新職教法首次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重要定位
今年5月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佈施行26年來的首次大修。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包含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明確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層次和形式的職業教育,着力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內容。
據悉,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目前共有職業學校1.13萬所,在校生超過3000萬人。不言而喻,新版職業教育法對於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影響深遠。
新的職業教育法都有哪些亮點?本市相關專家對新職業教育法展開解讀。
——編者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新《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這是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既充滿期待,又令人振奮。
充滿期待是因為從1996年《職業教育法》實施以來,已將近26年,從2008年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修改)規劃以來,也已經14年了。在這期間,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取得顯著成效,1990年代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2000年以後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快速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資源支撐。
但是,伴隨高等教育快速普及化進程的職業教育大發展繁榮之下,職業教育的質量問題也日益顯現,初中後為重點的普職分流面臨困境,技術型工人短缺和職業教育招生困境形成強烈反差。隨着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快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期待新職業教育法為加快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
令人振奮是因為新職業教育法站位高、定位準,很好總結反映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舉措和成功實踐,集中圍繞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主題進行了系統設計。
首先,新《職業教育法》圍繞新時代職業教育服務新發展格局需要,開宗明義修法目的是“為了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促進就業創業,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鼓勵全社會共同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集中精力辦好職業教育,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在辦學規模、院校佈局等方面都具備了服務國家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例,2021年高職院校招生數已經超過普通本科高校;全國1518所高職(含本科)院校,600餘所分佈在地市級及以下區域,其中200餘所高職院校在縣級地方辦學,形成分佈區域廣泛、服務地方發展尤其是中小城市、中小企業、鄉村振興發展的基礎支撐和潛在優勢。中等職業學校數量更多,佈局更加廣泛。新職業教育法明確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而修法,着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將有效推進職業院校規模佈局的潛在優勢轉化為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效能,意義重大。
其次,新《職業教育法》提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從法律上第一次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為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重要定位,明確了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徵和本質屬性,據此提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的七項辦學基本原則: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德技並修,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堅持面向實踐、強化能力,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其中,前幾項原則體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為教育”必須符合教育規律的共性,後幾項原則體現職業教育“不同教育類型”必須符合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特性,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整體上看,新《職業教育法》圍繞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主題,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的設計。
例如,在建立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上,新法強調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產教深度融合,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並重,職普相互融通,職業教育縱向有效貫通,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要求;
在教育分流上,新法強調在義務教育後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在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方面,既有支持高水平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方面的要求,也有加快培養托育、護理、康養、家政等方面技術技能人才的舉措;並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支持舉辦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組織開展農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鄉村振興人才;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組織各類轉崗、再就業、失業人員以及特殊人羣等接受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扶持殘疾人職業教育的發展,等等。我們相信,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新職業教育法的施行必將保障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相關鏈接】
推進職業院校規模佈局的潛在優勢
轉化為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效能
上海在城市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高技能人才。近年來,上海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式上進行探索和轉型,培養出的技能人才,不斷適應和匹配經濟發展的需要;職業院校的佈局,也將逐步轉化為服務社會建設的效能。
空乘、空保專業具有“重視學生能力,側重實踐教學,符合崗位能力”的鮮明特徵。如何培養出行業所需的人才?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先後與春秋航空、中國東方航空進行了訂單班的培養。對於前者,採用了校企共同培養的方案——學生在經過一年基礎階段的學習後,自願報名定向班,第二學年由學校老師和企業教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學校老師主要側重完成部分理論課程和外語類課程;企業教員側重於技能型考核。
此外,校企雙方通過業務指導、設備投入、實訓教學、社會服務等途徑共建校企實習基地。如,企業依託校園優勢投入設備採購,如春秋航空投資建設A321C型艙門訓練器。在實訓教學上,吉祥航空教員定期承擔空保、空乘專業學生的水上撤離訓練 。
近年來,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不斷改革專業建設,學校將43個專業組建成8個專業羣,現代學徒制覆蓋到28個專業,70%學生。全校36個專業參與了38個證書的“1+X”證書制度試點。
學校建有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檢測中心、BIM產教研協同創新中心、職業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機構11個,其中檢測中心獲得“中國計量認證CMA”資質,可開展振動、噪聲、水質和電磁輻射等4個工程領域的檢驗檢測,具有科研、教學、第三方檢測、諮詢、評價、培訓、成果轉化等功能,學校由此成為全國首家同時具備3個以上工程領域檢驗檢測能力的職業院校。
作者:馬樹超(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會長,上海市教科院職教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
編輯:張鵬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