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的實力是朱元璋的數倍,最後卻敗給了朱元璋,有一個原因起決定性作用
陳友諒和朱元璋都是元朝末年著名的梟雄人物,兩人自始自終實力懸殊,然結局卻很具戲劇性,朱元璋取得天下最大的對手就是陳友諒,陳友諒集團在最強盛時,領地覆蓋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外加福建的汀州和安徽的安慶,而同時期的朱元璋僅僅佔據半個蘇南、半個皖南和半個浙江,無論是地域還是人口,陳友諒的實力都是朱元璋的好幾倍,朱元璋要想打敗陳友諒,除非出現奇蹟,然而奇蹟還真出現了。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兩人的發家史,1351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在同一年參加反元的“革命”,24歲的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32歲的陳友諒投奔青春的徐壽輝,在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麾下擔任主簿,此後兩個人走上了不同的“創業之路”,朱元璋在成為郭子興的麾下後不長時間就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領,又用四年的時間,打下了滁州、蕪湖附近的地盤,最後在熬死了老領導郭子興和其他元老後順利繼承了郭氏集團的遺產,又用四年的時間打下了南京以及半個蘇南、皖南和浙江西部的地盤,迅速成長為一個新軍閥,而陳友諒在投奔徐壽輝集團的最初七年裏,並沒有嶄露頭角,直到第七年,他的直接上司倪文俊與老大徐壽輝產生矛盾被逐,陳友諒這才迎來出彩的機會。
這裏先主要介紹一下陳友諒,陳友諒,原名陳九四,湖北沔陽人(今湖北仙桃市),在説陳友諒之前還必須先説説徐壽輝,徐壽輝又名徐貞元,蘄州羅田縣(今湖北黃岡市羅田縣)人,原是販賣土布的小商販,他身格魁偉,相貌非凡,為人正直,見義勇為,在羣眾中享有很高威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北方白蓮教會的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在大別山區發動了幾萬人的黃河民工大起義,在起義軍打到大別山腳下的光山縣時,對元朝統治早就不滿的徐壽輝見時機已到,便與麻城鐵匠鄒普勝、江西宜春縣和尚彭瑩玉等人一起在鄂東一帶宣傳“天下大亂,彌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並於同年八月,他們在大別山主峯所在地的多雲山莊即天堂寨中發動武裝起義,徐壽輝被擁戴為首領,因為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同時他們都信奉彌勒佛,燒香集眾,又稱“香軍”。
當時徐壽輝手下有四大金剛,分別是太師鄒普勝、元帥倪文俊、將軍趙普勝和傅友德,鄒普勝是黃州府麻城縣鄒家崗(今屬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人,少年以打鐵為生,後成為一位玄學道人,善卜天機,精通陰陽八卦,在當時也算是世外高人了,很有煽動力,當全國範圍內都在爆發農民起義時,鄒普勝加入了徐壽輝的紅巾軍,並擔任軍師一職,倪文俊是黃州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漁民出身,後跟隨徐壽輝參加起義,此人打仗很有一套,也深受徐壽輝的倚重,趙普勝是巢湖廬州(今安徽廬江)人,武功高強,因善用雙刀,江湖人稱“雙刀趙”,徐壽輝在蘄州發動起義時,趙普勝會同俞廷玉父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源三子)、廖永忠,以巢湖為根據地,發展水師,有水軍千艘,傅友德是安徽宣城(今安徽淮北)人,世代為農,元至正十年(1350年),劉福通到碭山迎接韓林兒,傅友德投奔紅巾軍,成為起義軍中的一名士卒,1357年六月,隨李喜喜入關中,第二年四月,李喜喜進軍鞏昌,兵敗後進入蜀地,這一年,徐壽輝的另一部將明玉珍佔據重慶,攻打成都,佔有蜀地,傅友德便歸順明玉珍,因不被明玉珍重用,遂轉而到武昌投奔陳友諒,陳友諒讓他協助丁普朗駐守小孤山(位於江西彭澤縣北長江中)。
徐壽輝率領的紅巾軍一舉攻取了羅田縣城後,又打敗了元朝的威順王寬徹不花,攻佔了蘄州(今蘄春)和黃州,並在水陸要衝之地蘄水(今浠水)建都,國號“天完”,年號為“治平”,“天完”就是壓倒“大元”的意思,徐壽輝在蘄水縣城附近的清泉師太殿上稱皇帝即位,同時設置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以及中央六部等軍政機構,任命鄒普勝為太師,倪文俊為丞相和領軍元帥,徐壽輝創建政權後,提出了“摧富益貧”的口號,得到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擁護,紅巾軍很快就發展到幾十萬人,徐壽輝以現黃岡為中心建立根據地,同時派出兩路大軍向江西、湖南挺進,至正十二年(1352),丁普朗、徐明達攻陷漢陽及興國府(今湖北省陽新縣),鄒普勝攻陷武昌,曾法興攻陷安陸、沔陽,徐壽輝攻陷江州(今江西九江),歐祥陷袁州,陶九攻陷瑞州,許甲攻陷衡州,項普略攻陷饒州、徽州、信州,由於紅巾軍紀律嚴明,不淫不殺,每攻克一地,只把歸附的人登名於户籍,餘無所擾,因而深得人心,隊伍迅速擴展到百萬之眾,縱橫馳騁於長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廣大地區,當時有民謠説:“滿城都是火,官府到處躲;城裏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徐壽輝手下大元帥倪文俊在攻佔漢陽後修建宮殿,迎接天完君主徐壽輝入居漢陽帝宮,將天完政權的都城從蘄水遷至漢陽,徐壽輝進入漢陽倪文俊的地盤後,便受制於倪文俊,並逐漸被架空,按説倪文俊作為丞相加大元帥的職務基本上已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但他並不滿足於此,在他看來,徐壽輝只不過參加起義比他早了點,除此之外,沒有比他強的地方,因此取而代之的野心極度膨脹,於是便着手圖謀加害徐壽輝的計劃,篡奪其帝位,由於徐壽輝事先得知了情況,結果雙方在火併中倪文俊遭致失敗,不得不從都城漢陽敗退回黃州,投奔自己的部下陳友諒,希望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然而卻被自己的部下陳友諒算計,陳友諒在殺死倪文俊後,繼承了他的遺產,並得到了徐壽輝的信任,直接晉升為天完集團的二把手,陳友諒上位之後,率軍大舉東征,佔領了整個江西、福建的汀州和安徽的安慶、池州,此時,陳友諒的威望和實力達到頂峯,隨後他開始了和朱元璋的爭霸賽,由此拉開了三次東征。
第一次東征,陳友諒大勝,佔領了廣闊的地區,陳友諒的實力也隨之大增,同時也使得徐壽輝的勢力也變得越來越小,陳友諒功高蓋主,嚴重威脅到徐壽輝的安全,徐壽輝就想除去他,沒曾想被他搶佔了先機,1359年,陳友諒前往安慶擺下鴻門宴,搞死了徐壽輝的得力助手趙普勝,第二年,挾持了徐壽輝,並自立為漢王,隨後開始了他的第二次東征,目標直指朱元璋,陳友諒的水陸大軍繞過池州(在殺死趙普勝之前,被常遇春趁機奪走池州),直奔太平、採石磯(現在的蕪湖當塗縣、馬鞍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遜在這場戰役中戰死,陳友諒在攻下采石磯之後,弒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為漢,把徐氏集團改成了陳氏集團,然而一路順風順水的陳友諒在龍灣一戰中遭到厄運,當時恰逢江水退潮,陳友諒的百艘鉅艦擱淺,陳軍大敗,最後陳友諒僅率領親軍狼狽逃回九江,經此一戰,朱元璋算是保住了南京,在陳友諒往西敗退的同時,徐達率軍一路追擊,不僅僅奪取了安慶,還佔領了江西全境,並追擊到漢陽,把陳友諒圍困在漢陽城內,在這場大戰中,原趙普勝的部將付友德投降了朱元璋,南昌將領胡廷瑞也投降了朱元璋,如果不是勝利的成果擴大的太快,以至於南昌降軍降而復叛,徐達不得已從漢陽撤軍前往南昌平叛的話,恐怕陳友諒在漢陽城內就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徐達從漢陽撤圍後,陳友諒得到了喘息之機,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陳友諒就重建了幾百艘戰船、組建起五十萬水師新軍,單從數量上看,陳友諒的新軍非常強大,強過朱元璋,這樣,陳友諒開啓了他的第三次東征,在收復九江後,大軍直接開進鄱陽湖,圍困南昌,然而陳家軍圍攻南昌長達85天也沒能攻下,這時,朱元璋親率大軍前來救援,穩紮穩打的把鄱陽湖與漢陽之間的水陸要塞全部佔領,陳友諒不得已撤離南昌,這樣雙方的水軍在鄱陽湖上遭遇,著名的鄱陽湖大戰由此爆發,最終的結果是,陳友諒鐵鎖連舟的水師徹底敗於朱元璋的火攻。《三國演義》裏有關赤壁之戰的描寫,其真實來源就是元末明初的這場大戰,因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老先生恰好正在陳友諒的帳下效力,他親身經歷了這場大戰,所以掐頭換足,把鄱陽湖大戰寫成了赤壁大戰,水戰失敗的陳友諒收攏小股部隊突圍出去,從湖口進入長江後,在作戰中被流矢射穿頭顱,不幸身亡,其部下將領張定邊護送陳的遺體突圍回到漢陽,第二年,明軍再次包圍漢陽,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出城投降,兩大軍閥的爭霸戰至此告終。
關於陳友諒的慘敗讓人感到很是意外,第三次東征時,他率領50萬大軍,為何圍攻南昌三月不下?為何對戰數量遠遠少於自己的朱家軍,卻遭遇慘敗?原因何在,其實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不難看出,陳友諒的50萬大軍只是貌似強大,而實際戰鬥力已遠遠不如從前,陳友諒二次東征時出動的是自己的嫡系精鋭,也就是當年跟隨倪文俊打天下,又跟隨自己攻佔江西和皖西南的老兵,而這支隊伍在龍灣之戰中幾乎損失殆盡,逃回漢陽後,重建的50萬大軍都是從兩湖地區徵發的民夫,大多數都是沒有參加過戰爭的新兵,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水戰的經驗幾乎沒有,而在一年內趕製出來的幾百艘戰船,雖然船型高大,但質量無法保證,而朱家軍的戰船雖然船型偏小,但堅固的多,原本陳友諒的大船可以採用直接撞擊的戰法一舉擊潰朱元璋的小型戰船,但陳友諒的新軍不習水戰,而且戰船的質量也不行,這也是陳友諒為何採用鐵鎖連舟這一下策的原因,這也是陳友諒鄱陽湖慘敗最直接的原因。
一場戰役的成敗,可以有戰術、軍隊戰鬥力等諸方面的因素,但戰爭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後勤保障體系的配合,以及決定後勤體系的政權組織能力,這點朱元璋就做得比較好,他深得他的前輩、也是他的偶像劉邦的真傳,而陳友諒方面從徐壽輝起義到陳友諒覆滅,長達十三年的時間裏,都沒有建立起財税和練兵體系,以至於一場大敗之後再無後備軍隊,軍隊所需的後勤物資也要從富家大户那裏強徵,自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也失去了民心,而朱元璋集團從佔領南京起,就實行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讓各地軍隊屯田產糧,並建立衞所制雛形,物資供應和練兵體系在爭霸戰爭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再有就是內部成分、派系山頭的問題,徐壽輝集團是由南方系白蓮教形成,在起義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多個派系,徐壽輝充當的不過是共主的角色,也就是和後來的洪秀全、蔣介石的情況差不多,多個山頭勢必導致實力分散,這也是陳友諒二次東征時只能調動自己的嫡系部隊,其他山頭出工不出力的原因,另外內部權力的爭鬥也帶來了大量的內耗,諸如財税、練兵之類的政策也無法施行,此外陳友諒明目張膽的弒殺共主,也引發了其他山頭的不滿,二次東征大敗後,趙普勝遺留的勢力由傅友德率領,投降了朱元璋,江西的胡廷瑞也投降朱元璋,沒有救援被圍困在漢陽的陳友諒,而四川的明玉珍更是封鎖三峽,自立為王,而朱元璋一方,在其成為首領後,很快就凝聚了整個集團的力量,在隨後的擴大地盤過程中,儘管不斷有新勢力的加入,但朱元璋能運用權術,很好的把新勢力消化掉,沒有讓他們成為山頭,比如常遇春、巢湖水師廖氏兄弟、投降而來的付友德、胡廷瑞等,都沒有形成氣候,貌似弱小的朱元璋,其實背後是一個高度集中的集體,而看似強大的陳友諒,背後卻是一個山頭林立、一盤散沙的二流政權,其兵力征調、財税和後勤保障體系都沒有建立起來,這樣的政權註定不會太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