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在我們的眾多鄰國中,還有一個錫金王國的存在。曾經的錫金王國,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是一個面積只有700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小國。在中原王朝眼裏,古時候的錫金,很長時間被稱作為“哲夢雄”,而且還處於吐蕃的勢力管控範圍之內。
1642年,蓬楚格登上王位,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王朝政權,這也是後來大家所熟知的錫金王國的由來。1700年,尼泊爾的軍隊大舉進攻錫金王國,王國不是尼泊爾的對手,在逃亡西藏期間,國王向清廷求救。
當時正值乾隆執政時期,他派遣大將福康安前去救援,清軍最終打敗了尼泊爾的軍隊,而從此時起,錫金也將大清視為宗主國。這一次大獲全勝,乾隆皇帝自己所吹噓的“十全武功”,也得以全部完成。
但是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情況卻發生着微妙的變化。
隨着英國殖民勢力擴張腳步的到來,印度逐漸成為了大英帝國在亞洲的重要殖民地之一。為了控制印度,大英帝國成立了一家名為“東印度公司”的機構,名義上是商業貿易,實則上是開展對印度乃至周邊地區的經濟掠奪。
1815年的春天,在東印度公司的刻意蓄謀下,他們和錫金王室搭上了關係。1817年,在東印度公司的威逼下,錫金王國不得不和對方簽訂了一個名叫《梯塔利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標誌着錫金王國開始失去了“自主”的主動權。
果不其然,1861年,大英帝國先是侵佔了錫金王國的大片土地,緊接着,在1890年,錫金王國徹底淪為了英帝國的“保護國”。而這一局面,也為日後印度吞併錫金埋下了伏筆。
二戰後的1947年,在英帝國的操縱下,“印巴分治”之後的印度,接管了英帝國殖民時期對錫金王國的控制權,印度方面的威逼利誘,使得錫金王國不得不和對方簽訂不平等條約,內政外交都要受到印度的“指導”。
雙方地位的不平等,讓錫金王國的民眾憤慨不已,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無數錫金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印度“手伸得太長了”。面對錫金民眾的抗議,印度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派兵直接進入錫金國內,以武力相威脅。
自感難以保全的錫金國王佩登東杜南嘉,希望能夠得到美國的聲援和支持,為此他還特意婚娶了一位美國名媛為王妃。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南亞政治格局上,美國的屁股是坐在印度這邊的,因此即使是娶了美國女人,錫金王國也難以避免亡國的命運。
1975年,在印度的一手操控下,錫金被印度強行吞併。國王佩登東杜南嘉只好流亡美國,建立流亡政府,但最終只能客死異鄉。如今名義上的錫金國王,是第13代國王旺秋丹增郎加,他從不願意承認錫金王國的滅亡,可是木已成舟,沒有一個國家再在意他們的存在了。
參考資料:
【《錫金歷史》《古代的哲夢雄》《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