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太過玻璃心,刻意製造困難鍛鍊?你對“挫折教育”誤解太大了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經典

挫折是每個孩子的必經階段,近年來也很流行"挫折教育",這不小明的媽媽就跟我説起她教育孩子的方法。她説一批評孩子孩子就特別玻璃心,經不住批評就要鬧離家出走了。於是她便特意設置了一些"困難重重"的關卡。例如給孩子做體能訓練,50米障礙跑,扎馬步諸如此類的體能訓練,甚至有時候在高温天氣下讓他不斷的做來回跑。孩子實在受不了了跟媽媽提出放棄,小明媽媽就會提起別家的孩子,認為別人可以做的小明同樣可以做得到。小明媽媽也跟我説了,當孩子哭的時候晾着他就行,孩子自己可以恢復情緒……

像這種狀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太過玻璃心,遇到點小事就覺得困難而半途而廢,淺嘗輒止的,認為其他的孩子就能堅持到底,有始有終,家長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其實,孩子玻璃心更不能強烈地去指責他,更不能拿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做對比,這樣孩子更會在意他人的看法,對自己犯過的錯"念念不忘"。

這樣就和挫折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刻意製造困難訓練也是不可取的,這樣的方法只能使得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孩子那麼小年紀也承受不住高強度的體能訓練,這樣做只能事倍功半。面對孩子哭泣的時候也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例如當孩子哭着鬧着想要新的玩具,而家裏卻堆積了很多玩具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孩子被人欺負受委屈時家長又應該怎麼做,這些都需要分類討論。

那麼什麼是挫折教育呢?它給孩子帶去的意義是什麼?

一、 什麼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採取科學的挫折教育是可行的,但是挫折教育的本意不是對孩子一味的打壓,而是鼓勵。舉個例子,當孩子學習自行車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孩子難免會磕磕碰碰,作為家長應該多多鼓勵孩子站起來,給予孩子繼續練習的勇氣。之前看過一個視頻,視頻裏的孩子正在練習跳高,小小的身軀需要跳上比她高的長凳實屬不易,孩子真的非常努力一次又一次的想要跳上去,卻一次又一次摔下來。孩子眼裏已經有淚水了,而父親卻一直在旁邊鼓勵着孩子,相信她可以做到。結果小孩終於做到了,看到自己的成果當然是非常高興的,我相信她也更加自信了。這才是正確的挫折教育。

反觀部分父母,在孩子考試成績出色時不表揚,在孩子考試成績差時一味指責,這怎麼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反而會懷疑自己了。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父母,給孩子報了七八個興趣班,孩子學不精進時便會指責他,孩子委屈便會疑惑。你沒有想到的是這麼小的孩子如何要在七八個興趣班中平衡時間,孩子都沒有時間休息,更別提什麼美好的童年生活了,這樣做不到百花齊放,結果只能是個個都學藝不精。

二、挫折教育的作用

挫折教育的第一個作用是打擊驕傲情緒。當孩子對一樣事物或一個方面的知識有一定掌握時,孩子可能會產生我都懂了的情緒,這時候家長可以設置一些比較高難度的題目或者障礙去讓孩子做,讓孩子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應該要保持謙虛繼續學習的姿態,而不是驕傲自滿,認為自己都懂了。當然家長也不能事後去指責孩子,更是要去鼓勵孩子精進自身所學。

第二個作用是享受自己所得成果。像我之前舉過的例子,不管是孩子學習自行車還是孩子練習跳高,這個過程必定是充滿曲折,沒有一點磕磕碰碰或者阻撓都不可能完成的,孩子很有可能半途而廢,心情也會變得失落。這時候孩子在經受挫折時家長更是要鼓勵孩子,相信孩子能夠做得到,給予孩子一定的信心,孩子也會很快從被打擊的心情轉換過來繼續練習。當孩子成功時那種喜悦不言而喻,孩子以後遇到挫折也不會輕言放棄了。孩子也懂得了幾經風雨,方見彩虹的含義。

第三個作用是讓孩子在現代生活中更加自如。現在的社會競爭十分激烈殘酷,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名大量補習班的原因也是這個,但這樣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過早讓孩子承受巨大的壓力對孩子也是不好的。家長需清楚挫折教育的含義,不然孩子還是如同温室裏的花朵,沒有風吹雨打,在被精心呵護下依然很脆弱。

三、家長在孩子經受挫折時應該怎麼做

1、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挫折

當孩子面對挫折感到困難,或者產生憤怒的情緒時,這時候家長不能同孩子一樣憤怒,應該以一種樂觀的心態,良好的情緒面對挫折。例如孩子在畫小報時覺得畫的不好看,家長就可以幫助孩子在上面畫一些圖案,可以掩蓋掉不好看的地方。同時鼓勵孩子繼續畫下去,會越畫越好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樣孩子也會感到不那麼難,願意繼續學習下去,並且以一個更加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挫折。

2、學會感受孩子的情緒

孩子遇到挫折時會產生憤怒,委屈的情緒,這時候家長指責孩子沒用或者玻璃心反而會適得其反,這不是孩子的錯誤,有時候家長強加給孩子的壓力家長是不能感同身受的。這時候我們需要去感受孩子的情緒,例如當孩子感到難過時,我們説一句:"我知道你難過,懂得你為什麼……"也比"你怎麼連這個也不會"來得好。這樣就能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更好地同孩子交流。同時讓孩子學會思考,比如"我們還能怎麼做""還有什麼辦法",讓孩子想想有什麼可以解決問題的途徑。

3、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挫折在哪裏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聽到孩子説討厭哪個玩具,因為玩具壞了,又或者孩子放學回家説哪個同學把他玩具弄壞了,變得討厭他了。這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挫折在哪裏,比如挫折在玩具壞了,我們應該修復它,而不是讓孩子把負面情緒施加在其 他人身上。

4、和孩子一起面對挫折

像我之前舉的例子,幫助孩子一起製作小報也是和孩子一起面對挫折的表現,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例如一起幫助孩子修理玩具,和孩子一起想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甚至覺得孩子這點事情都做不到,覺得孩子沒用,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沮喪,讓孩子面對困難時變得畏畏縮縮的,沒有勇氣向前一步了。

德國著名的教育家舒馬赫曾經説過,給孩子多多提供嘗試機會也是實施挫折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嘗試的機會,也就等於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也不可能邁向成功之路。所以挫折教育的初衷是好的,重要的是如何正確的運用它。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一點耐心,多一些親身指導,與孩子拉進距離的交流,也許孩子會更願意傾聽你的話。作為家長如果還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語,教育孩子的這條路上還是道阻且長的。希望每個孩子遇到挫折時都能永不放棄,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