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君子教育和紳士教育,是兩種教育目的大致相同,教育方法和側重點不同的教育模式。這兩種教育模式,也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我國的君子教育,主要是注重培養人的內在修為,以通過修煉內在德行的方式來約束外在行為方式,從而來達到教育目的。而紳士教育則相反,是通過規範外在行為習慣從而影響內心認知,學習廣泛的應用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從而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雖然教育的方法不同,但是教育的目的是一樣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教育出內外兼修,才德兼備的優秀人才,為國家效力。
01. 教化的力量
君子,顧名思義,就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在中國的文化中,作為一名君子,應該是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他們不同於普通人羣,他們都是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淵博的知識的人,是能夠做到“達則兼顧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所以,在中國,把更多的人教化成為君子,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和荀子,他們二人雖然思想認知上不盡一致,但是在君子教育這方面卻有着相同的觀點。那就是他們都認為君子是可以通過學習來達成的目標,教化的力量可以把一個普通人塑造成為一個君子。君子是教育的產物,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人皆可以為堯舜。我國另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也持有同樣的觀點,而且還詳細論述了作為一名君子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特點。那就是一個人立於人世間,只要擁有四種特質就能成為君子,孟子主張的這四種特質就是仁、義、禮、智。
在中國古代,各位教育家的共識就是天下大任,應該交給君子手上。而培養更多的君子是治國之本。能夠通過教化的力量培養出更多的君子為國家效力,那麼國家就會越來越發達,天下就會越來越太平。
02. 君子教育的目的
君子教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通過教化的力量,教育出更多的君子。讓更多的君子學以致用,為國效力。古時候的君子學有所成後,要麼步入仕途,入朝為官造福一方,要麼專心致志做學問,在學術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古語云:學而優則仕。這句話説明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君子多數還是會以為官參政為人生目標。無德不貴,無能不官。也就是這樣的教育氛圍,讓我國古代君子教育為國家提供了大量德才兼備的人才。君子教育一時間成了強國之本。
03.君子教育的內涵
首先,作為君子要懂得“仁”字。這個仁字是儒學思想的核心,仁者愛人,仁愛是君子必備的道德修為。推己及人,以仁愛之心愛自己,愛家人,再推及社會。以仁愛之心為人處事是作為一個君子的基石。如果大家都能以仁愛之心面對世間事,天下何愁不太平呢?孔子説過:“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再者是一個“道”字,安貧樂道是作為一個君子的標誌。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執着安守於道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君子。這也是作為君子最重要的一點。這一點亙古不變,放之現代也是真理。荀子説過:“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故樂者,所以道樂也。”第三是“義”字,守義是一個君子的必備素養。捨生取義,是守義最高境界。重義輕利堅守正義,君子要自覺地維護正義,養浩然正氣,才能夠不為慾望所擾,堅守正義造福一方。真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四是“禮”字,禮就是指禮儀、禮法,作為君子最起碼要懂得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言談舉止遵循禮儀,行為方式要合乎禮法。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第五是“智”字,智既是知識也是能力和智慧。也就是説作為一名君子應該具有淵博的知識,足夠的智慧,準確的判斷能力,還要有強大的行動能力。只有擁有了這些才能真正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才是真正德才兼備,賢能並舉的優秀人才。從對君子的要求,還有君子教育的內容來看,君子教育更注重一個人內心的修為,教化人心為主。君子教育是希望通過學習文化,修養德行來教化人心,從而約束行為,知行合一而成為德才兼備的君子。最終成為能夠真正為國家所用的優秀人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易傳》中的話,是我國古代君子的寫照,德才兼備,積極進取。同時也可以看到,我國的君子教育以養德修心為主,並不注重外在武力方面的內容。這也是後來我們習慣把讀書人叫做“文弱書生”的緣由吧。
西方的紳士教育和我們的君子教育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雖然終極目標都是為國選材,為國培養可用人才。但是教育模式卻是大相徑庭。
01.為什麼培養紳士
在西方,所謂紳士是指舉止優雅,談吐得當,有愛心,見多識廣,彬彬有禮的人。他們有着強壯的身體,不錯的文化修養,能言善辯,還同時擅長音樂舞蹈技能,擁有藝術方面的修養。能力出眾,效忠王室。在西方的紳士教育中,不同時期的紳士教育又有所不同。相同的是培養紳士的目的都是為了效力於國家。
02.作為紳士的要求
作為一位紳士,首先要有強壯的身體,而且需要身心和諧。所以紳士教育首當其衝的是要學習運動項目鍛鍊身體,學會使用武器,具有保衞國家的能力。除了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還要培養足夠的勇氣。“要敢於與人格鬥”這是西方騎士以決鬥為榮的遺風,也是紳士教育中尚武精神的體現。除此之外,紳士還應該擁有足夠的藝術修養。學習舞蹈藝術,用來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身體的控制能力。因為作為一位紳士應該是温文爾雅舉止大方的,同時作為一位紳士又是可以隨時拿起武器,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保家衞國的勇士。
再者,作為一位紳士還應該擁有良好的品德。這是成為紳士的必備修養。西方的道德標準是,作為紳士要愛惜自己的名譽,還要愛惜家族的名譽。除了愛惜名譽,作為紳士更要有承擔艱苦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作為紳士應該是一位飽學之士。他們需要廣泛的學習多學科的知識,做到博學多才。紳士需要掌握更多實用的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西方對紳士的文化教育是通識教育,學習內容種類繁多而注重實用性,也就是所謂的“全人教育”。因為作為一名紳士必須要能掌握社會發展的動向,知識儲備要與時俱進,單一學科無法滿足為國家效力的要求。
第四,紳士需要温文爾雅的舉止。需要遵守各種禮儀規範。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禮貌優雅,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方式。這也是紳士風度最重要的外在體現。
第五,紳士應該有良好的表達能力。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有明確的規範,書面表達應該有着優美的文筆得體文字表述。口頭表達也要邏輯縝密語言雅緻。任何時候都能夠優雅知性,思路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個紳士的基本素質,也是一個紳士必備的工作能力。
通過中西方君子教育和紳士教育的比較,可以體會到兩種教育的不同。紳士教育更注重外在表現,比如強健的體魄,優雅的行為舉止等等。
紳士教育主要是通過訓練規範外在行為方式,從而修煉內心認知來達到教育目的。而我們的君子教育是通過提高內在的文化修養,提高一個人德行的修為,達到自覺地約束自己外在行為方式的目的。君子教育並沒有提到更多的外在體魄強健的修煉,和西方紳士教育不同,君子教育是一種純文化的教育模式。這一點,和西方的尚武輕文的紳士教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