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怒髮衝冠,親手射死七品小吏,23年後,證明朱元璋太自負
公元1376年(明朝洪武九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正在中書省處理“福建參政魏鑑鞭打奸吏”一案,欽天監監正求見,朱元璋宣他進來。監正彙報説:“近日五星紊度,日月相刑,星象異常。”古人深信天象之説,上述天象只有在君王無道的時候才會出現。朱元璋大驚,和右丞相胡惟庸商議,下詔求言,即:讓天下大小官員都可以上書給朱元璋提治國的建議。
朱元璋沒想到的是,他這個詔令一下,在全國範圍內鬧出了諸多事端,其中,山西平遙有一位七品小吏,因此轟動明朝,並且丟了小命。這位七品小吏,名叫葉伯巨。
葉伯巨,字居升,浙江寧海人。洪武初年,經當地官員選拔,送到京城太學讀書,後來擔任平遙縣訓導。所謂訓導,是指當時在某縣主管教育的官吏,官居從七品。葉伯巨從小熟讀經史,談吐不凡,很有見識,當朱元璋的詔令送到平遙縣後,葉伯巨便坐不住了,他早就想給當今皇帝提建議了,於是,葉伯巨洋洋灑灑寫了一份“萬言書”,遞交給了朝廷,這份詔書就是著名的《奉召陳言疏》。
葉伯巨以為,憑他自己對明朝初年政治的分析,這份萬言書只要能遞到朱元璋面前,自己肯定能得到重視,説不定能平步青雲。然而,他只猜對了開頭,卻未猜對結尾,朱元璋的確重視他,但卻不會重用他。《明史》雲:
書上,帝大怒曰:“小子間吾骨肉,速逮來,吾手射之!”
意思是,朱元璋看了葉伯巨的萬言書後,怒髮衝冠,下令:快把這小子速速捉來,我要親手射死他!
葉伯巨到底説了什麼,讓朱元璋發天子之怒呢?其實,葉伯巨的萬言書篇幅較長,但主要指出明朝初年的三大弊政,即:
臣觀當今之事,大過者有三:曰分封太侈也;曰用刑太繁也;曰求治太速也。
所謂“分封太侈”,指的是明朝初年,朱元璋把兒子們都各自封藩。葉伯巨認為,宋朝和元朝的皇室力量太過薄弱,所以國家才不穩定。朱元璋如果大肆分封,那必將導致明朝皇室力量更薄弱。到時候各位藩王既有自己的軍隊,又有自己的地盤,幾代人之後,必將是朝廷大患。到時候若朝廷不削藩,諸王逐漸脱離皇室控制,必將尾大不掉。若朝廷削藩,必將逼反諸王,引起更大的動亂。
“諸國各盡其地而封之……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起其怨,如漢之七國,晉之諸王。否則恃險爭衡,否則擁眾入朝,葚則緣間而起,防之無及也。”
其實,葉伯巨的話,真是金玉良言,但這番話,徹底觸怒了朱元璋,朱元璋認為,我的兒子們都姓朱,以後當然會維護老朱家的天下,豈能容你造謠生事、離間我們骨肉親情?於是,下令將葉伯巨逮捕入京。
其實,除了“分封太侈”外,葉伯巨還説明朝初年“用刑太繁”,意思是朱元璋動不動都用酷刑來治理天下,最後只會導致監獄人滿為患,應該以德治天下,並且拿唐太宗李世民和朱元璋相比。這導致朱元璋更加憤怒。
最後,葉伯巨説明朝“求治太急”,葉伯巨認為,若想天下大治,必須先正風俗,重教化,結合地方的發展規律,不能用政策強迫。葉伯巨還舉一個例子:春天,州縣給下面的里長、甲長下了一道文書,讓他們注意耕種,注意灌溉,多督促學子讀書。然而,下面的人只顧怎麼把迴文寫得更好,根本沒有到田間地頭走一走,最後都上報給朝廷,説是自己的政績,上面如此急切,脱離了正常發展的規律,下面才會敷衍了事,天下何時才能大治?
朱元璋是一位極其“自信”的帝王,葉伯巨用巨大的篇幅來批評他的政策,讓朱元璋難以接受,特別是在“分封太侈”方面,直接觸動了朱元璋的逆鱗,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將葉伯巨抓來,他要親手射死葉伯巨。
可憐葉伯巨,當朝廷派人請他到京城時,他還以為是好事將近,直到臨死,他才知道自己所遇的不是宋仁宗,而是明太祖。有人説,葉伯巨最終被朱元璋射死,也有人説,葉伯巨死於獄中。總之,從此,洪武一朝再無葉伯巨這樣敢於提建議的人。
23年後,當燕王朱棣在北京以“清君側”發動靖難之役時,人們才知道葉伯巨所言非虛。又過了三年多,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蹤,葉伯巨所謂的“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根本沒有經歷“數世”,僅僅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可謂一語成讖。
葉伯巨的預言成真,朱元璋的“自信”變成了“自負”。若朱元璋泉下有知,會不會為當年殺葉伯巨而後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