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了鮮卑,這次講講它的”兄弟“烏桓。
烏桓的前身跟鮮卑的前身一樣,都是東胡部落聯盟中的一部,在秦朝時期,烏桓前身活動於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一帶,東鄰挹婁、夫餘、高句麗等,西接匈奴,南秦朝相接,鮮卑前身則活動於其北部。
秦末漢初東胡被冒頓單于幹趴下以後,烏桓前身跟鮮卑前身往東退居,一者來到烏桓山(大興安嶺山脈南端),一者來到鮮卑山(在烏桓山北邊),都以山為名,烏桓就這樣出現了。
由於翻譯的問題,烏桓又稱烏丸,不過再怎麼玩,他們都要承受東胡戰敗的代價,淪為匈奴的奴役部族,給匈奴人打工,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協助匈奴侵擾西漢。
這個時候,正是西漢初期,漢朝國力還弱,國內又有一大堆問題亟待解決,對匈奴採取防禦措施,匈奴也很不客氣地經常騷擾邊境。直到漢武帝時期,衞青和霍去病等多次率軍北擊匈奴,才使得漢匈戰爭的局勢發生了逆轉。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軍大破匈奴,匈奴北遁漠北,從此漠南無王庭。
從烏桓對匈奴的動作來看,這時期的烏桓遠沒有匈奴強大,而能夠將匈奴驅逐的漢朝,顯然是他們更加惹不起的存在,所以烏桓很上道地向漢朝表示臣服。
漢朝出於自己的目的,欣然收下這個小弟,將其南遷至上谷(治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漁陽(治今北京密雲一帶)、遼東(治今遼陽)、遼西(治今遼寧義縣)、右北平(治今內蒙古寧城縣)五郡塞外駐牧,幽州置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使其不得與聯絡匈奴,而是專門給漢朝遞消息。
匈奴雖然被驅逐出了漠南,但在漠北和西域,匈奴仍有不小的勢力,同時漢朝由於連年戰爭,國力損耗甚巨,不得不暫停對匈奴的大規模用兵,匈奴贏得喘息之機。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漢匈的征戰焦點集是西域,雙方為了爭奪西域,進行了白熱化的較量,漢朝北部邊境因此顯得比較安定,烏桓也迎來和平的發展時光。
西域的爭奪以匈奴的落敗為終點,不久後匈奴更是遭逢內亂,內部混戰不堪,在漢朝的干預下,郅支單于西遷,後被陳湯、甘延壽率軍誅殺,呼韓邪單于則佔據漠北王庭,臣服漢朝,娶了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匈奴已然臣服,漢朝也沒有派軍攻打,但這對烏桓來説並不是什麼好事,在漢朝不插手的情況下,它可不是匈奴的對手。
為了生存,烏桓除了給漢朝進貢外,同樣會給匈奴繳納皮貢税。本來這也沒什麼,但卻碰上了一個較真的貨。
西漢末年,王莽掌權,進而稱帝建國。這位大爺除了眾所周知的穿越者嫌疑外,還有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他下令禁止烏桓向匈奴交税,這引發匈奴不滿,發兵劫掠烏桓人畜。
王莽命令烏桓還擊,可又不派兵幫助,烏桓又不是傻的,就他們那人數,上去送死啊。但王莽卻以烏桓的老弱婦孺作為人質,逼令烏桓出擊,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烏桓反了,徹底倒向匈奴。
王莽的任性給後來辛辛苦苦完成統一的漢光武帝留下一片”大好形勢“,匈奴和烏桓聯合進犯漢朝,原本在北邊的鮮卑也步步南下,與漢朝有了接觸,漢朝壓力有點大。
由於需要恢復國力,漢光武帝沒有對匈奴全面開戰,而是採取分化策略,引誘鮮卑和烏桓站到漢朝這一邊,聯合起來揍匈奴。
建武二十五年(49年),烏桓接受漢朝的大量金帛,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等十郡,在今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
漢朝當然不會花錢引狼,事實上漢朝設置了烏桓校尉,專門掌管對烏桓的互市等事宜,同時注意對烏桓的分化平衡,儘量保持各部落的均衡,防止出現一個統一的烏桓。
在漢朝的防範下,烏桓一直保持着從前部落林立的狀態,而沒有像匈奴和鮮卑那樣出現一個統一的核心,個烏桓部落政策不一,自東漢中期起,有的從漢攻匈奴、鮮卑,有的聯合匈奴或鮮卑攻漢,到東漢末期,烏桓騎兵還經常被漢庭徵用,用以鎮壓各地起義軍。
從西漢時期開始,烏桓歷經兩次南遷,在東漢初年遷至塞內,與農耕漢族長期接觸,其遊牧經濟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向農耕經濟轉變,只不過過程很是緩慢。直到漢末三國,烏桓仍然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特徵,這與漢族的軍閥發生了矛盾。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北的公孫瓚成了與烏桓作戰的主力,結果也是很明朗的,公孫瓚被稱為白馬將軍,烏桓則躲在一邊哭去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後來袁紹滅公孫瓚的時候,烏桓出兵相助,出力很大,袁紹甚至矯制賜烏桓三位首領單于之稱。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袁紹慘敗,不久病死,他的兒子們陷入內亂,曹操順勢搶地盤,走投無路的袁尚就投奔了烏桓勢力最大的蹋頓(統一三郡烏桓)。
為了徹底消滅袁氏集團,同時也為了解決三郡烏丸之患,穩定河北局勢,曹操遠征烏桓,大敗烏桓,斬殺蹋頓,降者二十餘萬人。
曹操此舉很好地震懾了遼東公孫康勢力、鮮卑勢力和其餘烏桓部落,此外曹操將幽州、幷州各郡烏桓全部徙居中原,精壯則隨軍作戰,既獲得了強大的烏桓騎兵,也杜絕了烏桓勢力再起的可能。
不過烏桓還有最後一搏,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烏桓聯合鮮卑反叛,被曹彰和田豫擊敗,其實力再次削弱,再沒有翻起像樣的浪花 。
此後烏桓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殘留故地的烏桓,很快被南下的鮮卑融合,分別歸附於鮮卑慕容氏、宇文氏和段氏;內遷者則逐漸被漢族同化。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仍可見到烏桓的身影,只不過其大多作為鮮卑等的隨從兵馬出現,而不再是主角。南北朝以後,烏桓之名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