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百萬富翁”,還孩子一個純淨校園!這位校長説:辦教育要有定力
半月談記者 原碧霞
這是一個家長需求眾口難調、教育理念眾聲喧譁的時代。什麼是好的教育?怎樣滿足各方要求?相信每位校長在上任之初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下稱“民族小學”)建校於1890年,雖有130餘年歷史,卻一度校園環境雜亂,師生士氣低落。馬萬成自2003年就任民族小學校長以來,將這個百年老校發展成一座育人森林——學生在這片森林裏盡情奔跑,獲得成長需要的養分和陽光。
談及任校長18年的感受,馬萬成説:“教育需要定力,更多的是要回歸常識,遵循基本教育規律,再落到實處,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不當“百萬富翁”,
還孩子一個純淨校園
學生,首先是大自然的孩子,是環境的產物。只有在一個生機盎然、充滿活力的良好生態環境中才能獲得自然而又健康的生命成長。
——馬萬成
2003年,剛上任時的情況讓馬萬成至今難忘:海淀區民族小學每年靠出租學校房屋創收100多萬元,付出的代價是學校周邊佈滿了小賣部、枱球廳,校內還有沙發廠、菜場,有近百名外地務工人員住在這裏。校園內污水橫流、雜亂吵鬧,這樣的校園環境怎麼會有家長願意送孩子來?
無論是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是教師的專業成長,都需要適宜的教育生態環境。這個樸素的辦學理念讓馬萬成當機立斷:“不當‘百萬富翁’,我要辦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還孩子一個純淨校園。”
自此開始,十幾場官司、近百萬元的租金賠償、幾百萬元建校欠款……在馬萬成度過無數不眠之夜後,問題被一個個解決。
寫字是海淀區民族小學師生的必修課,馬萬成在教學生練習書法
如今重建的校園內,可以看到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完美融合。孩子們在校園中可以觸摸到有着百年曆史的螭首、龍紋,能夠在四合院紅柱迴廊間嬉戲玩耍,猶如接受了一次中華傳統文化洗禮。
“讓孩子愛祖國,要先從愛校園,愛身邊的人、物做起。”民族小學德育副校長徐威説。採訪時,五年級學生楊藴宜正與老師、同學一起練習校園文化介紹:“這是學校的石板步廊,每一塊石板上都刻着古今賢人的名言警句。有來自顏真卿教人勤學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我希望校園裏充盈着5種味道——自然的味道、中國的味道、教育的味道、孩子的味道、家的味道,孩子可以在這裏盡情釋放天性。”馬萬成説。
和而不同,
從“齊步走”到“盡情跑”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生長環境不同,發芽時間不同,開花結果的方式也各具特色。老師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善待差異性,像愛護花朵一樣尊重和愛護每一位學生。
——馬萬成
多年以來,民族小學一直秉持“和而不同,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逐漸形成了以“基礎素養類課程+個性拓展類課程+多元實踐類課程”為基本結構的“和融”課程體系,全面培固學生成長的根基。
這與“雙減”目標不謀而合。馬萬成説:“‘雙減’對我們原來做的很多工作是一個印證,我們現在更自信了。”“雙減”不是目的,提質增效才是關鍵。學習肯定是不能丟的,但學習的方式要變。
民族小學教學副校長竇麗娜介紹,在教學形式上,學校一直倡導“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開發了研究性學習、樂誦經典古詩文闖關等,將課本知識通過學生喜愛的形式傳授,引導學生樂學、善學。
以研究性學習為例,三年級學了童話,孩子們在學會基本的教材要求後,學校會讓三年級的孩子自己去組隊,去研究童話的特點,去編童話、講童話、寫童話。竇麗娜説:“有一位同學甚至自己寫了6000字的童話故事。”
民族小學有近百個社團,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一個發展特長、培養專長的平台,有多樣化的課堂,項目制任務合作,小課題研究,紅領巾責任崗……這些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教育形式為每個孩子看到心中那個最棒的自己提供了可能。
“孩子們的學習程度不同,於是我們就從‘齊步走’變為‘盡情跑’,無論在日常活動還是課堂學習,都為孩子們樹立了高低各異、遠近不同、‘跳一跳’夠得着的小目標。”馬萬成説。
以學習古詩詞為例,民族小學自編了一套6本樂誦經典古詩文闖關教材,孩子們願意選幾關就背幾關,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多背誦,不斷闖關。“小學6年,有的孩子能背幾百首古詩,出門看見某處景色,出口成章,家長都驚呆了。”民族小學王晶副書記説。
直面關切,
辦一個新型城市學校
對許多當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要去埋怨、不要去指責。作為教育人,我們要直面社會關切,用更加專業的方式積極回應社會與家庭的關注與期待,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馬萬成
“在城市環境中,許多家長學歷高、教育需求也特別多元。我們學校一年級學生50%以上的家長是研究生以上學歷,90%以上的家長是本科以上學歷。”每個家長對學校都有不同的需求,對學校提出了期待和希望。怎麼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馬萬成提出,要推動學校從傳統的辦學機構變為教育的超級社區。具體而言,就是積極挖掘整合校內外一切育人資源,以開放的姿態,為師生、家長、友鄰單位搭建起一個個平台,讓老師、學生、家長三者角色相互體驗和轉換,自發自願地組建起生命成長共同體,使學校成為“學生的講堂、教師的學堂、家長的聚智堂和社區的文化殿堂”。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民族小學每年都會舉辦幾百場講座,邀請家長及友鄰單位專家到學校為學生作講座。“家長走進教室給孩子們當老師,很多人上完一節課,就知道當老師很不容易,也會特別理解老師。”王晶説,“家長們在各行各業工作,孩子也因此增長了見識,有了遠大理想,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我最想做還沒有做成的事,就是跟每一位家長聊聊他們的孩子。能解決的問題我們盡力去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充分解釋,獲得家長的理解。”馬萬成説,“我們希望能給學生未來的無限可能播種一顆希望的種子。”
(刊於《半月談》202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