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從側翼包圍了印軍,一舉殲滅了印度兩個旅

1941年,在遠東地區,新加坡島一直是大英帝國王冠上的一顆寶石。它的首府新加坡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僅有一條水道和堤坎連接馬來亞。擔任守衞新加坡任務的有3個師,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部隊。

新加坡島上佈滿了海岸防禦工事。這些防禦工事中火力強大的大炮是為了保衞新加坡免遭來自海上的進攻而部署的,但若是從北面的陸上發起突擊,那麼要保住該島,這些大炮就無用武之地了。

英國希望這個"東方的直布羅陀"能夠抵擋住日本的聯合攻擊,而美國的決策者則認識到如果日軍從陸上攻打該島,那就不堪一擊了,因為新加坡的守軍力量遠遠不夠。為了保衞新加坡,英軍沒有為防守北面的馬來亞作準備,它一直計劃着把軍隊開進泰國。但英國人卻完全沒有料到,日本人會搶先一步佔領泰國。日軍在12月8日開始攻打泰國。

日軍的作戰行動非常大膽,它只派了一個師前去攻打泰國。事實上,在整個戰鬥中,日軍在地面部隊數量上並不佔優勢,它與盟軍人數比例為1∶2,但日軍以快速行軍和海空優勢彌補了自己兵力不足的劣勢。日本第25軍團在泰國成功登陸後,兵分兩路向南推進,同時攻打吉打和北大年。

駐守該地的英軍主力為第11印度師,他們馬上發現面對快速推進的日軍自己難以支撐。然而他們駐守該地非常關鍵,因為英國不想把馬來亞北部的這一重要糧倉拱手讓與日本人,此外一旦日本佔領了這一地區的空軍基地也將使新加坡處境危險。

結果在這一漫長而又脆弱的供給線盡頭,英國在馬來亞北部的守軍就處在日軍正面進攻的方向。這些英國守軍本來希望這一地區茂密的熱帶叢林會對他們的防守有利,但他們很快就發現,輕型武裝的日本陸軍部隊實際上很擅長叢林作戰。日本陸軍士兵騎着攜帶的自行車很輕鬆地就穿過了叢林中的小道。

駐在貝湯附近粗陋的防禦工事裏的英軍對日軍的前進速度感到很吃驚,他們發現自己側翼遭到攻擊,於是被迫撤退。12月14、15日,第11印度師在吉打的戰鬥中遭遇了日軍第5師團。日軍的瘋狂進攻於這支印度部隊有許多新招募的士兵和新來的英國軍官,對於叢林作戰都缺乏訓練,加上部隊又不團結,他們根本就無法擋住訓練有素的日軍的猛烈進攻。

和貝湯守軍一樣,他們也對日軍的前進速度很吃驚,並經常處於被日軍包圍的危險之中。第11印度師很快就開始潰敗。在費盡千辛萬苦和損失了兩個旅後,他們終於撤了出來,並向南且戰且退。對英軍來説,在馬來亞前線上的這些戰鬥是災難性的。當日軍照例機動制勝了被他們打蒙了的對手時,英國人這時發現他們同時輸掉了這兩場戰役。

英軍在撤到霹靂河畔後,開始在那裏原地待命,並希望在那裏組織防守。英軍想依靠霹靂河這一天塹,在半島上發起一場阻擊戰,然後再慢慢撤到修好的防禦工事裏,進而把馬來亞戰爭變成日本人打不起的一場消耗戰。然而,英軍發現在叢林地帶作戰對他們並不利,因為他們要分兵把守每條大小道路、河道水汊,這樣防線過長兵力就顯得單薄了。

而日軍在進行了幾次試探性攻擊後,已經非常接近英印軍陣地了,然後日軍包抄前進,甚至抵達了盟軍的下一道防線。此外,由於日本人隨軍攜帶了攻擊船,這樣日軍在佔有海空優勢的情況下,就可以在英軍防守陣地後面隨意進行兩棲登陸。

當英軍發現自己在陸海兩個側翼都受到日軍包圍時,他們慢慢開始且戰且退,勇敢的殿後部隊奮力拼殺,試圖突破日軍的包圍圈。處境最危險的部隊是被四面圍困的第11印度師,該師想走大道通過馬來亞,所以不得不拼命進行殿後作戰。戰區指揮官英國人阿瑟·帕西瓦爾將軍派遣第9印度師前去增援第11印度師,當時第9師發現駐守馬來亞東線並無戰事。

但帕西瓦爾犯了一個大錯,他的這一增援命令下達得太晚了。1月7日,由於接連敗退,第11印度師已疲憊至極,供給不足,士氣低落,接着又遭受了災難性的大敗。日軍又一次從側翼包圍了印軍。在沿斯林河一線雙方發生了一場激戰,日軍一舉殲滅了第11印度師的兩個旅。

本文節選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作者:安德魯·威斯特,格里高裏·莫特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2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從側翼包圍了印軍,一舉殲滅了印度兩個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