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鴉片戰爭”結束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當時許多外國人想要儘快搶佔中國市場,但由於人手有限,加上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所以他們不得不想盡辦法尋找幫手。此時,一羣特殊的中國人就成為了西方擴張活動的“排頭兵”。
這些特殊的中國人大多都在廣東、福建一帶活動,他們中有的是來自東南亞(當時稱南洋)的華人,也有的是廣東、福建當地的老百姓。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下層社會里的無業遊民和不務正業者,他們幫助自己的西方老闆從事各種合法的與非法的貿易,所以也能夠隨時得到外國人的保護。即便他們有犯罪行為,中國官府在如何處理這些人的問題上也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當時外國人在中國開展的主要合法貿易是茶葉、蠶絲,非法貿易是鴉片,無論哪種性質的貿易,他們的中國助手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於受到洋人的器重,這些擁有特權的中國人開始利用洋人的掩護來從事違法活動。除了臭名昭著的鴉片交易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從事着一件更加泯滅人性的工作,那就是販賣奴隸。
當時非洲的販賣奴隸貿易已經被西方國家明令禁止了,但在蘇門答臘、秘魯、古巴這些地方的種植園仍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動力,於是許多中國的底層老百姓就成為了這種萬惡交易的犧牲品。
這些擁有特殊身份的中國人組成黑幫,在國內積極尋找目標,一旦發現“獵物”便主動跟他聯繫。這些人會非常熱情友好的遊説“獵物”去海外打工發財,把外面的世界描繪的天花亂墜。為了增加信任,他們有時還會掏腰包請“獵物”吃飯。可一旦“獵物”被他們控制後,這些人就會立即露出他們猙獰的面目。
“獵物”受到黑幫分子的控制後,就會遭受到非人的待遇,所以他們有個很不好聽的名字:豬仔。也就是説在那些黑幫分子眼中,這些“獵物”已不再是人,而是像豬一樣的商品了。
“豬仔”先是被送到香港、澳門等地的“豬仔館”進行集中,等湊足人數後就會被裝船送往目的地。運送“豬仔”的船隻全副武裝,24小時都有黑幫分子在巡邏。成羣的“豬仔”被關在擁擠不堪的貨倉中,受到嚴格的監視。由於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加上路途遙遠。“豬仔”在運輸途中的死亡率高達30%以上。
“豬仔”到達目的地後,就成為了種植園主人的奴隸。每天要幹最多的活,吃最差的食物,還經常要受到各種虐待。對“豬仔”死亡成了他們唯一的解脱。
在這些泯滅人性的假洋鬼子的推動下,“豬仔”貿易在晚清時期非常猖獗。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才逐漸銷聲匿跡。在這期間,無數中國老百姓成為了這種罪大惡極貿易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