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度以為印度是沒有唐人街,直到最近與印度的一位攝影師、軟件工程師聊到中國文化時,才得知在加爾各答的特雷蒂集市,竟是印度的中國城,並且是唯一的一座印度唐人街。
對中國家庭來説,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是做一份健康營養的早餐。但神奇的印度,卻是沉迷於各種“洗刷刷”,恆河裏、街頭上,你總能看到人們忙於露天洗澡、洗車、洗牛。
似乎因為印度的早餐缺乏了時間和專注,以至於整條街都是簡單油炸,令遊客望而卻步的食品。但如果你在加爾各答,就可以在特雷蒂集市找到熟悉的“中國早餐”。
不過在出發之前,你一定不要以為這條唐人街就如美國、加拿大、日本的中國城一樣,充滿着濃厚的中國味道。實際的現實是,這裏與大多數印度街道一樣又髒又亂,步入其中令人感覺到萬分不適。
沿街擺攤殺魚的攤位,地上賣水果蔬菜亂扔的垃圾,做印度早餐亂倒的廢水,人海如潮的破舊髒亂街頭,這就是早已失去中國味道的唐人街,便是想找到一張華人面孔都十分困難。
18世紀末,來自福建的客家人和廣東人第一次來到印度。勤勞能幹的中國人,靠着精湛的手藝從事木匠、鞋匠、打鐵匠、剃頭匠等工作。隨着早一批人站穩了腳跟,閩廣宗親的習慣讓越來越多的人遷居到印度。
這一時期,特雷蒂集市主要以中國人為主,是貨真價實的中國城。到抗日戰爭以及內戰這段時期,中國人移居印度加爾各答達到了頂峯,其最高峯人數達到了2萬多人,其中主要聚集在特雷蒂集市,最繁華的時候,滿大街都是中國人開設的商鋪。
雖是兩種不同文化,但勤勞的中國人很快就適應了這片土壤,並以特雷蒂集市為起點,開啓了創業歷程。經過兩三代人的融合發展,不少華人也迎娶了印度新娘,並在此開枝散葉。
按照中國骨子裏的創造性基因,特雷蒂集市將在中國人的影響下,勢必會成為一處繁榮昌盛的唐人街。但60年代的中印戰爭,讓集市上的華人處境十分困難,不僅工作財產遭受到威脅,連基本的安全都難以保障。
為了家人的安全,許多華人不得不放棄幾代人打拼下的基業選擇回國,或離開印度進入東南亞其它國家。在加爾各答的中國人,也從2萬人口縮減至2千多人。而剩下的華人,不是被抓捕,就是遷至郊區低調生活。
到今天,原本曾擠滿了大量中國商鋪的特雷蒂集市,如今只剩下6座華人寺廟、幾家華人藥店、餐館。在人頭攢動的街頭,你很難找到中國人的面孔。
所以今天的特雷蒂集市,很少人把它與唐人街結合起來,有時哪怕看到賣廣東叉燒包。臘腸的攤位,也往往是印度人在經營,或許這也是當年人們把“中國兄弟”趕走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特雷蒂集市,實則是一條再普通不過的印度集市。雖然有極小規模的中國文化、美食存在,但早已被典型的印度髒亂差所包圍,中國城的稱號早已成為歷史。
或許隨着最後的一批華人離去,印度也將再無唐人街,便是相隔不遠的坦格拉、巴扎爾,也隨着華人的離去,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