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何吐蕃非要跟大唐硬抗200多年,而不選擇去打更為弱小的印度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經典

有句話説,柿子專挑軟的捏,説的就是有些人會欺軟怕硬。不過這種事情也是正常的,畢竟有弱的自然是欺負弱的了。強的還不一定打得過,但有時候有些人也不一定會先欺負弱的。比如説吐蕃,當初它們跟大唐可是糾纏硬打了兩百多年,但硬打它們也不去打隔壁比大唐弱小的印度。

吐蕃,關於它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文成公主進藏了。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建立的一個政權,它也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干布就實際上的立國者,隋義寧元年(617年),松贊干布出生。在他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統一了西藏高原。在藏族的記載中,松贊干布從小就十分的聰明,這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松贊干布是獨子,生下來就註定他要繼承吐蕃,所以大家都對他寄予了厚望。

而他長大掌握了政權之後一開始就跟唐朝求取了公主,當時的唐朝正是國力強盛的時期,不過唐朝認為松贊干布娶公主是假意。於是不同意,這事是吐谷渾挑撥的,松贊干布打了吐谷渾之後又接着攻打唐朝的土地。這下唐朝坐不住了,立馬派出大軍攻打吐蕃,松贊干布被打服了,給唐朝進貢了許多的黃金還有珍寶,於是唐太宗就把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

不過這只是吐蕃跟唐朝暫時的安穩,唐玄宗時期吐蕃就不安分了。一直以來都有一支軍隊對抗吐蕃,但安史之亂髮生得太突然,於是吐蕃就開始試圖作。他們趁着唐朝人變少,立馬就佔領了隴右。隨後他們就一直打來打去,頻繁的戰爭使得吐蕃的國力衰弱,唐朝多次出手重創吐蕃。

到了九世紀之後,吐蕃變得更加的衰弱。然而吐蕃雖然沒有像安史之亂中佔領唐朝發土地,但是摩擦一直就沒有斷過。也就是説,從公元618年建國開始,到842年吐蕃瓦解,吐蕃一直頻繁的試圖侵佔唐朝。也是因為唐朝內鬥,他們才能贏得一些,但是即使是內鬥他們也沒有打得過唐朝。説來也奇怪,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麼世代的大仇恨,怎麼吐蕃就是死死的跟唐朝糾纏呢?

要知道當時它的邊上就是實力比唐朝弱的印度,相比之下唐朝肯定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唐朝太過繁榮富庶了,吐蕃因為地理位置遠遠達不到那種境界。時常看着肯定會覬覦啊。而另一邊的印度為啥不打也很直接了,印度也窮,他們自己都資源匱乏,吐蕃想要的豐富資源在印度得不到,幹嘛要花大力氣去進攻呢?吃力不討好啊,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更加的直接了,印度跟吐蕃之間可隔着喜馬拉雅山脈呢。這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還有110多座山峯有或超過了7350米。它的主峯珠穆朗瑪峯更是海拔高達8844.43米,這平常人壓根就怕不上去。大軍想要越過去需要耗費的力氣實在是太大了,得不償失,相比之下,中原就好進攻得多,地勢相對來説可謂是十分的平坦。吐蕃也不傻,所以他們自然會啃唐朝這塊硬骨頭。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