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經典

“喻如有寶器然,私於一家,則出於一家之外為失矣;私於一國,則出於一國之外為失矣;若私於天下,則將安所失乎?此聖人所以無私以成其私也。”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樊遲曾經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答:“愛人”。
“仁”作為儒家的核心思想,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進程,我們每個人都耳濡目染。
然而老子在《道德經》卻説:“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在道家的觀念體系裏,“大仁不仁”,仁是居於道德之後的。
何謂“大仁不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
萬物和百姓就像芻狗一樣,老子為何這樣説?天地真的這樣無情無義嗎?
元 吳睿 《老子授經圖》(局部)
在《莊子》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莊子將死,弟子意欲厚葬。
莊子説:“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以星辰為珠璣,以萬物為陪葬。這些難道還不夠嗎?”
弟子説:“我擔心烏鴉老鷹會啄食先生的遺體。”
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可見,道家説“不仁”,是脱離一己之見之表述,並非簡單的肯定或否定。
明 《孔子聖績圖·接輿狂歌》
仇英畫 文徵明書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老子又道:“故大道廢焉,有仁義;六親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亂焉,有正臣。”
山東聊城有一條“仁義衚衕”,又名“六尺巷”,這個名字的背後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
清朝開國狀元傅以漸在京為官時,家人曾因宅基地與鄰居相爭。家人修書與他,讓他出面找山東的地方官打個招呼。見信後,傅以漸立即寫了回信。
家人展開一看,只有四句話:“千里來書為堵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看完,十分慚愧,便讓出三尺牆基,並主動向鄰居道歉。鄰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義,十分感動,便也退讓三尺,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故事雖然很好,然而不能忽視的是,仁義正是建立在爭執之上的。
漢 畫像石 孔子見老子
山東嘉祥齊山
《史記》載,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又續娶了一個妻子生下了象。
繼母與弟象對舜心懷嫉恨,瞽叟又十分愚昧,偏聽偏信,三人都想害死舜。
有一次,他們要舜去修補穀倉,待舜登上倉頂,就抽去梯子,放火焚燒,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脱。
又有一次,他們要舜去挖井,挖到深處時,卻往下倒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母恭順,對弟弟慈愛。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就以孝行聞名天下。然而,究其根本,舜的“孝名”卻源自於家庭本身的不和睦。
彩繪《帝鑑圖説·孝德升聞》(虞舜帝)
《淮南子》還有這樣一則故事。
魏文侯宴請諸位大夫,酒興正濃之時,文侯深嘆:“我怎麼偏偏沒有像豫讓這樣的忠烈之士來做大臣呢!”
蹇重聽了道:“君主説這話,應該自罰一杯。”
文侯不解,蹇重便繼續説:“有命之父母,不知何為孝子;有道之君,不知何為忠臣。豫讓的君主又怎樣了呢?”
類似的道理,一代名臣魏徵也曾向唐太宗李世民説過。
魏徵説:“臣希望只做良臣而不做忠臣。”
唐太宗不解道:“忠臣和良臣有什麼不同嗎?”
魏徵回答:“古代堯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桀的臣子關龍逢,殷紂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享有美名,君主獲得聲譽,子孫相傳,福祿無疆。忠臣本身遭難被殺,君主落得個昏庸殘暴的罪名,國王家滅,只不過是個空名罷了。”
忠臣與良臣,看似無別,實則相去甚遠。投江自盡的屈原、精忠報國的岳飛、寧死不屈的文天祥,回首歷史,每一位垂名青史的忠臣背後無不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東漢 武氏祠畫像石 豫讓刺襄子
雖然老子把仁放在道德之後,但老子也並非完全否定“仁”。
“上仁”雖然有所作為,但與“上德”一樣,並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
老子又道:“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
《漢書》上記載了一則“卻千里馬”的故事。
文帝時,有人進馬一匹,能日行千里。
於是下詔拒而不受。
明 張居正 《帝鑑圖説·卻千里馬》
萬曆元年潘允端刊本
近代學者陳柱有句話也説得非常好: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