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蘇軾行書有什麼特點 蘇軾的寒食帖主要內容是什麼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蘇軾行書有什麼特點

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是宋代的大文豪,其詩詞歌賦以及散文成就都是非常高的,同時蘇軾還是一位在書畫領域頗具造詣的大家,擅長行書與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後世很多人都曾經學習蘇軾的書法,蘇軾的書法隨着年齡的增長以及社會閲歷的增加可以説越來越成熟,展現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

蘇軾行書

蘇軾的書法受到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卻又不拘泥於任何一家,自己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與韻味,蘇軾自己説“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曾經評價蘇軾的字“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可見隨着時間的推移蘇軾的字已經達到了自己獨特的意藴。蘇軾一生坎坷,胸襟氣度非凡,見識過人,其書法更加的豐腴跌宕,天真浩瀚,特別是行書更是氣勢恢宏,超凡脱俗。所以當時有很多人向蘇軾學習書法,其中包括友人王定國、趙令畤等。

蘇軾的行書對後世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很多人都喜歡蘇軾的行書,對其行書大加讚賞,並且進行學習,其中不乏有許多的歷史名人,包括李綱、韓世忠、陸游,吳寬,清代的張之洞等,由此可見蘇軾行書的出類拔萃。

現代人也有非常多的人喜歡蘇軾的行書,所以2008年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了《蘇軾行書》一書,其中收錄了蘇軾留存下來的行書作品,據説銷量非常不錯。

蘇軾的寒食帖主要內容是什麼

蘇軾的《寒食帖》有着“天下第三行書”的稱號。《寒食帖》是北宋時期的名家蘇軾的書法作品,這份作品不是刻意或者説是認真地寫下的,而是在一次很隨性地寫寫下的。

蘇軾《寒食帖》局部圖

蘇軾的《寒食帖》是寫在蘇軾被貶到黃州去的第三年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正好在過寒食節,於是蘇軾大筆一揮,就有了“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了。

蘇軾是個詞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蘇軾還是一個書法名家,這知道的人就會比較少了。但是被貶到黃州去,又碰到了寒食節這一個悲涼的節日,於是蘇軾有感而發就寫下了《寒食帖》。

蘇軾《寒食帖》中的詩寫得是十分的蒼涼而又多情,這是為了表達了自己心中那份惆悵又孤獨的感覺。這首詩的書法也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心情和情況下有感而發寫出來的。《寒食帖》一整篇書法是起伏跌宕,氣勢奔放,好像是有光一樣,最重要的是一點不好的筆畫都是沒有的。

行書就是講究一個順,要行雲流水一般。有了一個不一樣的心境,需要去發泄出來,就顯得“下筆如有神”,所以《寒食帖》就出現了,成了蘇軾書法作品的一個代表作。蘇軾自己一個也很難再寫出像《寒食帖》質量那麼高的帖子了吧。

蘇軾的《寒食帖》單單從書法的角度上來看就是無可挑剔的,後世很多人臨摹過這一字帖,不過沒有再出現一個人能寫出蘇軾《寒食帖》那樣的感覺。

蘇軾的詩有哪些

蘇軾,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藝術家。一生所作的詩詞無數,因所處時代的不同,宋朝這個時期最為有名的還當屬宋詞。當宋詞出名並不代表宋詩的沒落,在介紹蘇軾的詩之前,先來普及一下詩和詞的區別。

題西林壁

首先,詩、詞的區別主要針對的是古代文學創作,如果不是古代文學創作,兩者便沒有什麼區別。

其次,詩、詞出現、興起的時間段並不是相同,詩詞,既然詩在前,詞在後,很明顯詩的出現早於詞,在歷史上,最為有名的便是唐詩和宋詞,通過這個便可以清晰的分出詩的興起在唐朝,而詞的出現卻是在唐朝末期,興起於宋朝。

最後,從格式上來説,詩的格式較為整齊,可分為五言和七言,形式又分為絕句和律詩。詞比起詩的要求便顯得寬鬆的多,在格式上沒有過多的要求,字數上也沒有絕對的限制。

那麼大文人蘇軾所創作的名詩都有哪些呢?我們根據上述的描述的不同,細細參閲他的作品,發現他的詩的確不多,《題西林壁》便是其中的一首。

這首詩歌描述了作者蘇軾站在廬山中,從不同的方向觀其形狀,眼中的廬山形象卻大不相同。通過這首詞,蘇軾想借這首詩表達出人們看待一件事,不要刻意帶有自己的情感去看待分析,而應該儘量跳脱抽離出來,作為第三人的身份去看待,這樣才能辨識清楚事物的真實面貌,不會因為自己的侷限而進行了誤解。


沈括和蘇軾是什麼關係

沈括,浙江杭州錢塘縣人,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政治家和科學家。

沈括像

先來介紹一下沈括的生平。他出身於官宦世家。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受王安石器重。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沈括在晚年時期移居潤州。1095年,因病辭世,終年六十五歲。

沈括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科學家,熱衷於科學研究,在很多領域都有較高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後世尊“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夢溪筆談》,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説到沈括和蘇軾的關係,就要説到那場“烏台詩案”了。在那場事件中,根據史書記載,是因為蘇軾在詩中暗發了對當時自己因被新黨做了手腳而導致外放的不滿,沈括站出來告密説蘇軾的詩中暗含對朝廷的嘲諷之意,最終結局是牽連了蘇軾的三十九位親朋好友,一百多首詩,當時這個事震驚朝野。

傳説,其實不僅僅是烏台詩案,沈括,蘇軾二者關係不和,在平時,沈括蘇軾的關係向來不好。其實在早前,沈括與蘇軾還是國家圖書館的同事。後來因為蘇軾被流放,沈括有次出差前往杭州,皇帝本來是讓沈括對蘇軾關照點。沈括去了之後,對蘇軾一陣寒暄,像好哥們似的,還向蘇軾要了他的詩作欣賞。不料,沈括卻歪曲詩作意義,向朝廷誹謗蘇軾。這估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沈括嫉妒蘇軾的才能。

蘇軾做官的原因是什麼

眾所周知,蘇軾是我國宋朝的著名文學大家。深得皇帝賞識。1057年,宋神宗時,蘇軾做官,深得賞識,曾在徐州,湖州等多地任職。後來卻因為烏台詩案被貶。到了宋哲宗時期,蘇軾曾任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潁州等地。晚年時期再次被貶,宋徽宗時才被特赦北還。

蘇軾畫像

在蘇軾做官期間,發生了許多趣事。傳聞説蘇軾雖然為官多年,但是並沒有像其他官員的豪宅,在京城更沒有自己的宅子。在開封做官期間,兒子大婚,無奈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卻沒法為兒子購置一套新房。波折之下,蘇軾借了好友的一套房子這才把兒子的大事給辦了。雖然只是為官期間的一件小趣事,但是類似的事情可不少,由此可見,蘇軾的這些官做的是有多清廉。

其實,縱觀史書,蘇軾一再被委以重任,一再被貶,無非就是因為朝廷有所顧忌,還有黨派之爭的種種因素。但這些絲毫不能影響蘇軾。無論做官還是被貶,他仍然有着自己的原則。在位時,一心為百姓着想,為官清廉,整頓吏治,務實為民。作為一名文人,他有着自己的報國大志,想要國家富國強兵。所以在職期間,一直踏踏實實,關心人民的切實利益,關心大眾疾苦。雖然屢次被貶,但是他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兩袖清風,深得人民喜愛。

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做官,蘇軾都始終幹實事,不空談。

詩人蘇軾開創了什麼派

在當時那個時代,詩詞主要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那蘇軾開創了什麼派呢?

蘇軾的水龍吟

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山鼻祖,蘇軾開創了什麼派已經很清楚了。當時的宋朝,豪放派和婉約派是兩大派系。兩者具有顯著區別。豪放派主要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而婉約派主要以李清照為代表。

首先來看豪放派,這一派的作品氣勢豪放,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奮發的感覺。而與此不同的是婉約派作品,語言含蓄,感情細膩,輕鬆活潑,同時多表達離愁別緒,給人深沉幽怨之感。有時候是寫男女戀情,有時候也有寫山水自然風光,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而蘇軾的詩作風格和做人風格以及一些個人經歷,導致了他的詩風一貫是豪放大氣。他應該算是豪放派的開山鼻祖,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豪放派特點主要體現在是視野廣闊,氣勢雄放,多采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不拘守音律。豪放派的內部分派較少,主要也就是“蘇派”,“辛派”“叫囂派”的階段性分支。在後期,朝局變化,經歷世事變遷,豪放派得到了新的發展,悲壯慷慨的調風隨大局產生髮展,通過後世等人的繼承發展,蔚然成風。在中國詩詞歷史上,豪放詞派廣泛地影響詞林後學,不僅僅只是閃耀宋朝當時的文學歷史。從宋朝一直到清末,一直都存在大力學習蘇軾、辛棄疾的詞人,他們推崇二人首創的豪放派,並以此為榜樣,蔚然成風。

雖然蘇軾豪放派以豪放為主要風格,但是蘇軾卻不乏婉約派的細膩,例如他的《賀新郎·乳燕飛華屋》,還有他的《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都是感情細膩之作。如果説蘇軾開創的蘇派屬於豪放派的代表,那麼不可否認的是,蘇軾同樣擁有婉約派的細膩,他的詩作,是文學史上的一座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