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斬包勉的原因是什麼
包公斬包勉這個是《鍘包勉》是京劇裏面著名的劇目,主要是講包公的親侄子犯了法,包公沒有顧及親戚的關係,反而大義滅親斬殺了包勉的故事。那歷史真有這件事情嗎,接下來一讀便會知曉。
陸毅扮演包拯
先來説説這個故事的具體內容。包公的親侄子包勉在地方擔任地方官,他仗着自己的權勢竟然貪贓枉法,最終事情敗露。案卷經過幾個回合,最後到了包公的手上。包公在看完案卷之後,非常生氣,但是是自己的侄子又十分為難。包公在劇目中自小就失去了父親,是由包勉的母親撫養他長大,所以他稱呼她為嫂娘。嫂娘對他恩重如山,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兒子,包公左右為難。但是在公私兩難之中,他選擇了前者,決定大義滅親,決絕地斬下了包勉的頭,然後又回到赤桑鎮向嫂娘認錯。
這是戲劇裏面的情節,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存在,民間是為了想歌頌包拯的鐵面無私而進行編寫的劇情。真實的歷史中,包公斬共勉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按照宋朝的規定,如果法官與被告人有親戚關係,或者是姻親關係,是需要回避的。包公與包勉是叔侄的關係,如果包公選擇大義滅親,就會觸及到宋朝的法律,因此就產生了一個悖論,包公是知道規定卻還要犯法,這怎麼能説他是“官清如水”呢?再説宋朝那時候的法律更廣泛、更仔細,而且也相當嚴格,所以説這個故事是編劇編造的,並沒有什麼真實的依據。
包拯的後代有哪些
包拯的墓誌銘中記錄的很清楚包拯一共有四個孩子,他的大兒子過早的就夭折了,包拯有兩個女兒,一個嫁到離家很遠的陝州,另一個許配給國子監,包氏家族的繼承全靠包拯的小二子。
包玉剛
包玉剛是上世紀80年代是,是當時的世界八大船王之一。沒想到他的祖上竟然有龍圖閣大學士,開封府包拯這樣有名的人。
包玉剛是1964年在機緣巧合下知道自己是包拯的後代的,當年十月的時候,包玉剛懷着對故土的濃濃情思,不遠千里,跋山涉水回到故土寧波,想要感受家鄉帶給自己精神上的慰藉,也想知道這麼多年家鄉的發展情況。
在這次回想之旅中,包玉剛參觀了江南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這一天天一閣的工作人員聽説今天來的這位貴賓室香港的世界船王,就把天一閣珍藏已久的《包氏家譜》拿來給包玉剛看,這本書籍記錄了包拯家族的點點滴滴。
包玉剛抱着試一試的心態隨着包氏的脈絡查下去,他驚喜的發現自己正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孫子,自己也按耐不中心中的喜悦,高興的歡呼,我是包青天的後代。
包拯去世後,他的女婿為他下葬,後來隨着金兵的入侵,合肥被攻陷,包拯的墓被破壞,當時陪葬的東西也大多被偷走,後來他的後代將包拯的墓重新修建,一九七三年,合肥政府對包公墓重視程度提高,開始動工重新修築包公墓,三年後竣工,為後人緬懷包公提供了好去處。
包公的故事有哪些
有一個無賴,把一個普通老百姓告到包公那裏,保證知道這位老農是無辜的,就答應一定會幫老農洗刷罪名,也會讓那個無賴得到應有的懲罰。
包公的故事
包拯告訴農民,你照我説的做,回家以後把自己家中的牛殺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場上去賣,然後換一些錢自己用。
按照當時宋朝的法律在民間私自殺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許可下,那名老農就真的回家吧牛殺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農民殺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馬漢,給我把這個舉報的人抓起來,人們都蒙了,説包公你怎麼不去抓那個犯法的農名啊,包拯説農民殺牛是經過我的允許的,倒是你,為什麼把農名家牛的舌頭割了。
這下告狀的人啞口無言,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弄得驚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農名的事件從實招來。
在場的人沒有不佩服包公斷案的,原來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計,他假裝不知道有人要害農民,故意賣個破綻,讓這人一位自己的計謀得逞。包拯乾脆將計就計,來個欲擒故縱,最後再來個甕中捉鱉,殺他個措手不及,還農民一個公道,給不法分子應有的懲罰。
其實包拯在就到牛舌頭被割的報案後,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説策劃的着一些,就是等着被法分子自投羅網的,這一前一後的妙計足以見得包公斷案手段的高超。
包公陰陽判是怎麼回事
包公陰陽判其實就是電視劇《包青天之陰陽判》,《陰陽判》是台灣的影視劇《包青天》裏的一大主題的故事。大致的劇情是這樣的:在京城大街上,一名身穿藍色衣服的男子緊追一名女子,該女子在開封府的門前中箭,被府內的人得救。展昭上前追那名藍衣男子,發現那名男子和另一名女子正在打鬥,該女子名為九奶奶,是當時震遠鏢局總鏢頭妻子的丫鬟。
《包青天之陰陽判》之包拯
九奶奶在江湖中受到何路英雄人士的敬仰,威望很高。而那名中箭的女子名為張怡芬,是神算子的弟子,也是九奶奶所要找的人。
藍衣男子再一次進開封府行刺張怡芬,被展昭等人救下。在危急時刻,藍衣男子使出暗器竹蜻蜓脱身,當年的震遠鏢局總鏢頭就是死於竹蜻蜓,可見竹蜻蜓的威力。該名男子名為阿星,是樞密院的人,也是禁軍指揮官。他與文耀庭是同門師兄弟,並受文耀庭的差遣,曾經聯合將魏總鏢頭殺死。文耀庭怕事情被抖露出去,於是將阿星殺死。張怡芬已經料到阿星會被殺死,於是説出自己中毒箭而沒有中毒的原因:當年她的師父被人殺害,毒藥天絕散被偷,放在竹蜻蜓上的毒藥就是這種劇毒。因為他喝了師父的神仙露。所以百毒不侵。後來他來到洛陽以算命為生,遭到阿星的追殺。
最後張怡芬被九奶奶留下,讓她幫忙尋找震遠鏢局唯一的傳人。
北宋名臣包拯的母親是誰
關於包拯的母親,《宋史》中對其母親描述得比較少,但是包拯受其母親的教育卻很深。包拯,在北宋年間生於合肥小包村。父親名為包令儀,是一名進士。包拯步其父後塵也考取了進士。包拯的母親張氏在包拯很小的時候就對他進行了嚴苛的教育,加上包拯本人十分聰明,一學就會,誠實敦厚,才有了包拯考取進士的結果。
《少年包青天1》包拯母親包大娘
因為從小父母的愛護與管教,在包拯心中一切都是百事孝為先。所以在其考取進士後,包拯考慮到其父母親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於是辭官回來孝敬父母。等到父母親過世以後,包拯又在家鄉守孝三年,之後才放心去做官。
在傳説中,包拯是被其嫂子帶大的。因為包拯一生下來,臉就像鍋底一樣黑,他的父母親很是嫌棄,於是被其母拋棄在路邊。被拋棄的包拯哭鬧不止,他的嫂子尤為憐惜,便把他帶回家領養,於是才有“嫂娘”一説。長大後的包拯很是爭氣,他積極刻苦,上進奮鬥,考取了狀元。
在電視劇《少年包青天》裏,包拯的母親包大娘也是一名很有意思的人物。她是驗屍官,時常協助包拯一起斷案,有時包拯參不破的玄機,包大娘會在一旁提示。由此可見包大娘也是非常睿智的人。包拯的母親在電視劇中一直喊他黑炭,表面上有一種很嫌棄的感覺。實際上,包大娘對他疼愛有加,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在一旁鼓勵他,也有一種慈母的形象。雖然歷史中的包拯的母親並不是驗屍官,但是她給予包拯的教育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五鼠鬧東京包拯人物劇照介紹
這是一張辨識度很高的照片,相信很多人只要一看到這張臉就會明白這張圖片表現的是哪個人物,沒錯,這是包拯,但是,要是再詳細的問這張照片的具體出處,恐怕很多人就開始犯難了。同一個人物,不同的影視劇或電影中會有不同的表現手法,這也使得這個人物從細節方面表現出來的特點也有不同。
包拯劇照
那這張《五鼠鬧東京》包拯劇照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五鼠鬧東京》包拯劇照中包拯的服飾就稍顯不同。對於包拯這個人物的表現,精髓確實應該表現在他特殊的五官上,黑堂堂的方臉,額頭上的月牙都是貨真價實的重點。但俗話説的好,人靠衣裳馬靠鞍,服飾對人物的表現力卻也是不容小覷的。這張劇照上的包拯明顯已是步入而立之年,所以,劇組沒有選擇飄逸的月白色長衫,而是選擇了厚重的黑色來表現出包拯的穩重大氣的性格。
黑色和金色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彰顯社會地位,所以,黑底金色圖案的圓領袍將包拯整個人都襯托的尊貴起來。還有包拯頭上所戴的那頂金光閃閃的官帽,平常説來,官員的帽子是不被允許鑲嵌的這麼華麗的,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效果也是很顯著,逼人的貴氣撲面而來,奇蹟的將包拯的威嚴之氣也提高了不少,另外,《五鼠鬧東京》包拯劇照中的這身裝扮也恰好的滿足了觀眾們對美的追求,視覺享受感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