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建立偽滿洲國的1932年,日本政府推出“王道樂土、“五族協和”的誘人政策,開始大量招募“滿洲開拓移民團”。當年9月,由日本東北部十餘個縣退伍軍人組成的移民團來到佳木斯永豐鎮,這個後來被稱作“彌榮村”的地方成為“開拓團”在偽滿的第一個移民村。
來偽滿洲國前都接受了農業技能培訓,起初的“開拓團”在當地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漸漸地,日本人在這個開拓團的名字裏加上“武裝”二字,成為“滿洲開拓武裝移民團”。於是,後來的移民不僅要接受農業研修,還要接受一定軍事訓練,符合條件後才能移民“滿洲”。
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1933-1936年,日本對“滿洲國”進行了高達10億日元的第一期建設投資,蓬勃興起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日本“開拓團”源源不斷前往偽滿。1936年,日本廣田內閣通過“滿洲移民開拓推進計劃”,準備從1937年起的10年內向“滿洲”移民500萬人,同時建造100萬户移民住所。
日本本土1930年代總人口約6000萬,而12%的人口前往偽滿洲國“開拓”,看來日本人真把中國東北當自己家了。僅1938—1942年間,20萬名日本農業青年被送往偽滿各地。除了“開拓團”,大批日本軍政人員、工商界人士也紛紛前往這方“王道樂土”。
那麼,這幫“不穿軍裝的侵略者”為何非要到偽滿洲國“開拓”?這裏的生活是否如日本政府吹噓的那樣“協和”?
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早在日俄戰爭前的1901年,一小撮日本極端勢力在東京成立了“黑龍會”,目標就是通過“墾殖”謀取黑龍江流域為日本領土。黑龍會打着“驅逐俄國勢力”的旗號,喊着“到黑龍江去”的口號,一步步攛掇日本向滿蒙甚至西伯利亞地區滲透。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會的根本宗旨雖是為日本謀取“生存空間”,卻間接促成了當時的中國革命。八國聯軍侵華的庚子年間,俄國人在其他國家軍隊撤出中國後仍賴在東北不走,引起列強尤其是日本的強烈不滿。
為此,黑龍會提出“當務之急是先與俄國開戰”的主張。通過公開輿論鼓吹和私下游説高級軍政官員,黑龍會對推動隨後的日俄戰爭爆發起到關鍵作用。
通過一場日俄戰爭,日本如願將俄國勢力從中國東北驅逐出去。戰爭結束後的1905年7月,孫中山從歐洲再度趕到日本,在黑龍會斡旋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同盟會在東京黑龍會總部成立。會上,作為黑龍會創建者和領袖的內田良平正式加入同盟會,不久,另一位“靈魂會員”北一輝也加入同盟會。
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此後,黑龍會一邊支持同盟會進行反清革命,一邊扶植“滿蒙獨立運動”。從俄國人手中奪取南滿後,日本開始將少量僑民遷往南滿鐵路沿線定居。到了1926年,時任奉天獨立守備隊中隊長的東宮鐵男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向“滿洲”移民設想。
東宮鐵男曾在1919年參與西伯利亞的武裝干涉,對日本吞併滿蒙和俄國西伯利亞自始至終懷有濃厚興趣,他向石原莞爾建議:把日本復員軍人和受日本控制的朝鮮人移居滿洲,一面參與後援建設,一面作為民團力量抵抗後來的蘇聯。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前,美國、巴西和一些南美國家已開始限制日本移民入境數量,此外,1930年代的“昭和恐慌”令日本農業陷入困境,無法脱離貧困生活的日本農民移民需求與日俱增。
為此,加藤完治提出“農業移民”計劃:把農民移民至“滿洲”解決日本本土農業蕭條問題,同時通過開發“滿洲”為日本本土提供糧食。加藤完治與東宮鐵男的想法不謀而合,在石原莞爾撮合下,兩個方案合二為一提交國會審議。
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移民“滿洲”計劃最終獲國會通過,1932年,日本拓務省將方案整理後形成“第一次試驗移民案”。當年9月,文章開頭提到的“開拓團”就在黑龍江建立了第一個日本移民村。
為滿足不斷到來的“滿洲開拓武裝移民團”的用地需求,日本人常常以“治安惡化”為由將當地農民已開墾的土地認定為“無人地帶”,當地農民則被迫遷居到日本人設立的“集體部落”。之後,日本人再以不可思議的低價“收購”這些所謂的無主之地。
期間,約2000萬公頃土地被日本人買做“移民用地”。日本為此專門成立了收購土地的“東亞勸業株式會社”,以每人5元的遷移費補償給當地中國居民,按購買力計算,這僅摺合當今約1700元人民幣。不得不説,在遷移安置補償方面,日本人的“精明”在全世界恐怕都無出其右。
日本人在管理方面的“聰明才智”還不止於此,為了切斷當地民眾與抗日組織的聯繫,日本人在建設“集體部落”時頗費心機,將其設計成用日本僑民“包圍”當地居民的模式。可想而知,當地民眾對奪走自己生存土地的“開拓移民團”會何等敵視。
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可以説,在日本人移民“滿洲”過程中,當地民眾與開拓團移民的衝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他們對日本人的不滿令抗日組織的力量日漸壯大,也為之後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時當地居民攻擊日本移民埋下伏筆。
自己耕地被奪走又被強制遷移,走投無路的東北農民當然要進行申訴和抗議,為此,日本人毫不手軟,關東軍悍然出兵鎮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39年,日本當局制定新政策:“滿洲開拓移民”10年內免繳一切捐税、地税、營業税、不動產登記税等所有雜捐。
戰爭後期,日本人精心組織的“開拓團”也確實起到一定作用。然而,面對歷經四年戰爭洗禮的157萬蘇聯紅軍,別説這些“開拓武裝移民團”了,就連百萬關東軍也不是對手了。基於對天皇的效忠,不少開拓團成員在蘇軍到來前切腹甚至全團集體自殺。
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蘇聯發起的“八月風暴”停下來時,超過一萬名“開拓團”成員戰死,而如果包括自殺和因傷致死的,日本“開拓團”的死亡人數則高達8萬。伴隨着日本戰敗後的混亂不堪,背井離鄉多年的“開拓移民團”回到日本後沒有棲身之地,戰後也無可奈何地過着苦難生活。
此後,日本政府將這些人安置到日本各地的移居用耕地“引揚者村”,然而,這可比不了“大滿洲帝國”的肥沃可耕地,不少人因土地貧瘠不宜耕作而導致生存狀況更為惡劣。一面是日本民眾的流離失所,哀鴻遍野;一面是日本政府的窮困潦倒,無力援助,只能説:活該!
據日本厚生省資料顯示,雖然日本政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制訂了《中國殘留孤兒戰爭支援法》援助“開拓團”孤兒,但截至2001年,仍有2700多人被確認為“戰爭遺孤”,如將他們的直系親屬計算在內則共有近萬人。2002年,600餘名歸國戰爭遺孤起訴日本政府,要求政府作出道歉和賠償。
文/田瑞安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歡迎留言評論,批評指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12 字。

轉載請註明: 偽滿洲國建立,“開拓移民團”蜂擁而至,看日本人如何遷移補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