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幽雲十六州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地方,為什麼北宋一直想要收復這裏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經典

如果不能收復幽雲十六州,大宋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乖乖認慫,或者永無寧日。
幽雲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陝西北部。
其中,以太行山為界,又分為兩個部分。
太行山以東,是以幽州(北京)為中心的山前七州:幽州(北京)、薊(今屬天津)、檀(密雲)、順(順義)、涿(保定)、莫(任丘)、瀛(河間)。(其中,莫州、瀛洲,已被周世宗收復)
太行山以西,是以雲州(治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山後九州:雲(大同)、朔(朔州)、寰(朔州西)、蔚(蔚縣)、新(逐鹿)、儒(延慶)、應(應縣)、媯(懷來)、武(宣化)。
五代時,石敬瑭反後唐,為了獲取契丹的支持,將這片區域割讓給了契丹。
此後,契丹(遼)對中原的威脅大增,他們參與了滅後唐的戰爭,並直接滅掉了後晉。
這片區域不收復,大宋睡不安穩。
無險可守的大宋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陰山-燕山山脈就成了中原王朝抵禦遊牧民族的國防線。
陰山-燕山山脈的天險,加上長城的阻隔,使中原王朝可以相對將遊牧民族禦敵於國門之外。
幽雲十六州被割讓後,這道國防線落入遼人手中。
在山西方向,大宋尚可憑藉雁山-恆山,輔以雁門、寧武等內長城要地防禦;而在河北方向,黃河以南,幾乎無險可守!
而黃河每到陰曆十月結冰後,也不能阻止遼人鐵騎南下,整個中原大地,將完全暴露於遼人鐵騎面前!
後來,大宋為了抵禦遼人,集重兵於鎮、定、高陽關等地,每鎮駐兵十萬之眾。
儘管如此,遼人依然一度突破到澶淵,離東京僅一步之遙!
這麼大的口子,怎麼堵得住!
那麼,大宋可不可以學西漢,先認慫,暗自積蓄力量,再行收復呢?
不能!
戰爭潛力大為削弱
西漢之所以可以休養生息,強大實力後再一舉反殺,是因為建立了強大的騎兵軍團。
可是,大宋卻不能。
中原王朝歷來最優質的馬源來源於兩處:幽並及隴右。
幽雲十六州在遼人手中,“薊北之野”的馬源算是打包送給遼人了。
西夏崛起後,隴右的馬源也指望不上了。
沒有強大的騎兵軍團,大宋無論如何發展經濟,戰爭潛力也很難得到相應提高。
自己戰爭潛力難以提升,就只有指望對手倒黴了。
可是,幽雲十六州讓給遼人,讓遼人變得不那麼容易倒黴了。
遊牧帝國2.0
過去,遊牧民族一旦在冬季遇到極寒天氣,牛羊馬大批凍死,往往不死也要脱層皮。
又或者,他所征服的遊牧民族中,出現了其他強悍的角色,那也是讓人頭疼的。
東漢、大唐對匈奴、突厥反擊前,匈奴、突厥都在這些地方倒了黴。
在得到幽雲十六州之前,契丹也是比較危險的。
但是,得到幽雲十六州後,契丹就沒有那麼容易倒黴了。
幽雲地區,自古就是漢人農耕之地,農業、工商業都很發達。
因此,一方面,得到幽雲十六州的遼人,經濟基礎更穩定,抗風險能力大為增強。
另一方面,由於富庶的幽雲十六州完全歸遼皇室所有,他們統治本族及其他遊牧民族的能力大增,他們開始建立封建化的政權。
此後,無論遼、金、蒙古,北方遊牧民族與當年的匈奴、突厥已截然不同。
他們不再是隻滿足於掠奪中原財富的“野蠻政權”,他們已一步步進化成了可以以長期統治中原為目的的封建政權。
幽雲十六州的丟失,使大宋在與遼人的角逐中處於絕對被動的地位。
因此,大宋立國不久,宋太宗就發起了兩次大規模戰役。
當時的宋軍,剛剛經歷周世宗、宋太祖的整頓,軍力強悍,如果好好組織,未必沒有機會成功。
遺憾的是,宋太宗用兵連續失誤,大宋失去了唯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