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大秦虎狼之師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公元前207年,劉邦大軍兵抵咸陽,秦王子嬰出城投降,秦亡。
“奮六世之餘烈”以一統天下的大秦,從得天下到失天下,只用了短短15年。
秦亡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以軍事帝國起家的秦國最不該因為軍事原因滅亡。
而事實是詭異的,在秦國滅亡前夕,秦帝國居然要釋放驪山刑徒以抵禦起義軍,這給了人們一個明確的信號:秦帝國,缺兵。
如果經過連年作戰,秦帝國士兵在戰爭中大量消耗而出現缺兵,那倒可以理解,但事實卻是,章邯釋放驪山刑組建驪山軍團時,距離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不過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於是便產生了一個問題:除了北方王離帶領的長城軍團,和南方任囂和趙佗帶領的嶺南軍團,大秦帝國真的沒有其他軍隊了嗎?
而另一個地方也十分不合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時,帶領的只是了九百戍卒,而也是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裏,其隊伍就壯大到兵數十萬,車千乘,且直接打到秦國境內,甚至間接威脅咸陽。
陳勝做大的速度是不是有些太快了?陳勝哪來的那麼多兵?
迫於無奈,章邯釋放驪山刑徒組建驪山軍團(人數約20萬),這支由刑徒組建的驪山軍團自組建以來就戰鬥力爆棚,用幾個月打到秦國境內的陳勝吳廣起義軍,也在幾個月內被驪山軍團消滅。
消滅陳勝吳廣起義軍後,驪山軍團又與各路起義軍交手,勝多敗少,即使是面對項梁領導的楚軍,也能先敗後勝,最終竟以一次偷襲直接幹掉項梁。
當然,一些人將這種情況解釋為:秦軍戰鬥力碾壓起義軍,即使是驪山軍團這樣的雜牌軍也比各路起義軍(甚至包括楚軍)強得多。
這種説法顯然站不住腳,因為在鉅鹿被項羽以少勝多全殲的就是王離的長城軍團,妥妥的精鋭,而在主力長城軍團潰敗後,章邯收斂兵力繼續與項羽對峙,憑藉的還是這羣刑徒組成的驪山軍團,給人的感覺是,精鋭長城軍團的戰鬥力還不及雜牌驪山軍團,這十分不合理。
如果你細心觀察鉅鹿之戰前的細節,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章邯的驪山軍團與王離的長城軍團都駐紮在鉅鹿附近,長城軍團要聽章邯調遣,精鋭聽雜牌軍調遣,這又是什麼道理?
鉅鹿戰事正酣時,劉邦由武關入咸陽,期間沒遇上什麼像樣的抵抗,劉邦的軍隊不是越打越少而是越打越多,雖然鉅鹿前線戰事吃緊,但是咸陽乃秦帝國都城,周邊防守怎麼能如此薄弱,大秦帝國建立起就建立了中央軍團,這隻負責拱衞中央的秦軍精鋭在劉邦入咸陽時,為何不見蹤影?
這又是一個疑問。
現在,讓我們試着去解答以上這些疑問。當然,解釋這些疑問的最終目的是回答一個更大的疑問:大秦帝國滅亡的速度為何如此之快?
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首先了解的,是大秦帝國的軍事制度。
虎狼之師出自於哪?秦國強大源於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核心目的是富國強兵。
農業時代,最重要的財富應該就是糧食,而如果以產糧多少來判斷秦國是否達到了富國的目的,那麼可以説,就整個秦國而言,這個目標基本上是達到了。
強兵自不必説,大秦虎狼之師橫掃六國鮮有敵手,秦軍能夠統一六國靠的就是所向披靡的大秦鋭士。
商鞅變法的兩個目的基本上都達到了,而達到這兩個目的的途徑就是秦法,秦法嚴苛,賞罰分明,讓秦人或自願或被迫地去遵從。
簡單來説:秦法幾乎堵上了秦人所有上升通道,只留下兩條:種地,當兵。
秦國有相當嚴格的兵役制度,每個成年男子,到了一定年齡(通常是17歲)都必須服兵役,到60歲才能免除兵役(有爵位的56歲)。
服役的成年男子稱為“卒”,“卒”又分“更卒”、“正卒”與“戍卒”三種。
成年男子開始服役時,首先充當“更卒”,更卒服役週期是1年1個月,服役地點是地方,事實上,更卒主要負責的一些勞動性質的工作如修城牆、道路,疏通水道,養馬等,大多是一些非軍事類工作,其中涉及的軍事訓練也不多。
“更卒”滿1年後,就會成為“正卒”,正卒的主要任務就要涉及到軍事訓練和維護地方治安了,而正卒的服役地點,也是地方。
正卒服役滿1年後,就可以轉為戍卒了,戍卒的服役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守衞邊疆,第二種則是守衞皇城,當然,守衞皇城的機會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只有出類拔萃者才能有這份殊榮。
請注意,秦國的兵役制度告訴我們一點:秦國,是有京師禁衞部隊的,而且是由大秦虎狼之師中的精鋭組成。
好了,根據秦國的兵役制度,我們可以看出,秦帝國的軍隊分為三種:京師禁衞軍,邊境軍和地方軍。
在秦末大戰中,邊境軍的去向是明確的:王離的長城軍團回援,與章邯的驪山軍團一同對付起義軍,最終在鉅鹿被項羽擊敗,全軍覆沒;任囂、趙佗的嶺南軍團,直接關閉五嶺四關,切斷與中原地區的聯繫,在嶺南割據。
關於地方軍的記載不多,在各路起義軍首領的傳記中,都會有那麼一些關於這些悲催的地方軍的記載,他們的命運大多是被起義軍幹掉或投降,而且,各路起義軍在對付這些地方軍的時候似乎沒有太多的大仗硬仗,真正的大仗硬仗似乎都是跟章邯的驪山軍團和王離的長城軍團打的。
而相比於地方軍和邊防軍,最詭異的就是作為大秦最強精鋭的京師禁衞軍,歷史關於他們的記載,幾乎為零,而且,當劉邦入咸陽時,遭遇的抵抗的烈度也相對較低。
我們不禁要問:大秦的京師禁衞軍,哪去了?
“消失的中央軍”,強悍到不正常的刑徒軍讓我們先看看大秦的京師禁衞軍的組成。
京師禁衞軍分三部分:郎中令軍、衞尉軍和中尉軍。前兩者人數較少,只有萬餘人,後者人數較多,有5萬多人。
因為秦帝國在關中起家,其都城也在關中,所以一些學者稱秦帝國的京師禁衞軍為“關中軍團”。
秦國滅亡的這一段歷史中,這支數量有5,6萬人的大秦帝國的最精鋭部隊,其去向成謎,如果劉邦在進入關中滅亡秦帝國的過程中所遭遇的烈度並不是十分強的抵抗是秦帝國的京師禁衞軍,也就是關中軍團造成的,那麼我們不禁要説一句,這所謂的大秦精鋭,戰鬥力也太一般了吧?
那麼,是否有另一種可能,劉邦入關時,面對的並不是京師禁衞軍或者説關中軍團的主力,關中軍團的主力實際上身在別處呢?
這種可能當然存在。
讓我們再去看看在秦末戰爭中,由章邯釋放驪山刑徒臨時拼湊出來卻戰鬥力爆棚的驪山軍團吧。
據説,這支軍團有20萬人,這支軍隊從組建開始就頂住風頭正盛的陳勝吳廣起義軍的凜冽攻勢,用幾個月的時間就消滅了號稱有幾十萬大軍的陳勝吳廣起義軍。
從後來的表現上看,驪山軍團打滿全場,是大秦帝國最後的守衞者,反倒是主力軍王離帶領的長城軍團顯得平庸。
就算驪山刑徒們個個都是亡命徒悍不畏死,而且這些人中大多服過兵役,有一定的軍事素養,但是這戰鬥力未免有一點太強了吧?
在討論驪山軍團戰鬥力為何如此之強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似乎要首先討論另一個問題:驪山軍團被釋放的刑徒們為什麼不造反?或者説,精明的章邯,為什麼敢認定這20萬驪山刑徒被釋放後不會造反而會跟着自己對付起義軍?
當時,大秦帝國已經岌岌可危,陳勝吳廣兵鋒正勝,對於這羣剛剛被釋放的驪山刑徒來説,造反似乎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讓我們把上面兩個問題聯繫起來想:大秦的精鋭京師禁衞軍關中軍團去向成謎,由釋放的驪山刑徒組成的驪山軍團不但不造反,反而戰鬥力爆棚,差一點就幫助大秦帝國翻盤了。
一些朋友可能已經想到答案了:組成驪山軍團的可能不止有驪山刑徒,其骨幹其實是關中軍團。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一切疑問就都説得通了。
關中軍團是秦軍中的精鋭,常年駐守京師附近,對於大秦帝國有很高的認同感和忠誠度,戰鬥能力也沒得説。
但關中軍團人數只有5萬多,面對數十萬起義軍,數量上還是有些少,況且這樣的精鋭部隊如果拿去跟起義軍近身肉搏多少有些可惜,於是章邯提出釋放驪山刑徒補充兵力。
有精鋭關中軍團壓陣,這些刑徒不敢造反,也反不了,在關中軍團的帶動下,這支部隊的整體實力也會很快得到提升。所以,驪山軍團自組建起就有很強的戰鬥力,能打硬仗。所以,在鉅鹿之戰,長城軍團與驪山軍團匯合時,指揮兩大軍團是驪山軍團的章邯。其實戰鬥力強,地位高的不是這幫驪山刑徒,而是本來就是精鋭的關中軍團。
如果這一切成立,那麼另一個問題也很好解釋了,劉邦入關中進抵咸陽時,遭遇抵抗的強度不高,因為負責守衞京師的禁衞部隊已經摻入了驪山軍團,此時正在與項羽對峙,劉邦入關時,他們分身乏術,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劉邦攻克咸陽。
好,如剛才所説,秦帝國的部隊可以分為三部分:京師禁衞軍,邊防軍和地方軍,邊防軍的去向明確不必討論,京師禁衞軍去向成謎,但最可能的去向是構成了驪山軍團的骨幹,因為有京師禁衞軍這樣真正的精鋭壓陣,刑徒組成的驪山軍團才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而現在,該説一説,大秦帝國中,數量最多,但是在秦末大戰中似乎並不出彩的地方軍,隨便要討論兩個問題:第一,陳勝吳廣、劉邦項羽等人如何快速做大?第二,大秦帝國的另一支邊防軍嶺南軍團為什麼選擇割據,而不是回援?
戍卒叫《阿房宮賦》以一句話概括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戍卒叫。
《史記.陳勝世家》對於陳勝及大澤鄉起義的背景是這樣介紹的: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當然,這句話存在爭議,爭議主要圍繞到期不至是不是要被斬首,這確實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關於這個話題,我們以後可以好好討論。
好了,讓我們回到主題上了,結合《史記》和上文提到的秦朝兵役制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陳勝吳廣帶領的這900人,本身就是軍人。
因為根據秦朝的兵役制度,經歷過更卒、正卒兩個階段的人才有資格稱為“戍卒”。而正卒階段是要接受軍事訓練的。
秦滅六國後,領土擴大數倍,統治百姓數量也擴大數倍,這就導致了秦國不可能只依靠原秦帝國的人來統治國家。
在地方統治時,秦帝國通常將原秦帝國的官員派出充當令守等重要官職,但是負責具體工作的公務員還是得用當地人。
士兵也是一樣,疆域的大幅擴大,需要的兵力也大幅增加,秦帝國不可能讓所有的士兵都由秦人擔任,組成地方軍士兵和基層軍官的主體還是當地人。
這就造成了一個可怕的結果:在大秦帝國的土地上,有大量受過軍事訓練的由原六國之人組成的軍隊,這些軍隊如果刀刃向外,將會是維護大秦帝國統治的利器,但如果他們刀刃向裏,也會成為摧毀大秦帝國的可怕力量。
當地方軍開始思考是繼續效忠於秦帝國還是加入起義軍的時候,秦帝國對這些人的管束是相當薄弱的,因為如果地方認同大於對秦帝國的認同成為一種共識的話,那麼秦帝國派到地方的地方官完全就成為了孤家寡人,被幹掉是很容易的事。
《史記》中也有相關的記載:
七月,戍卒陳勝等反故荊地,為“張楚”。勝自立為王,居陳,遣諸將徇地。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
項梁、項羽吳中起兵的第一步也是殺會稽郡守,得兵八千,這八千人中相當一部分就是殷通手下的地方軍。
結合陳勝吳廣和項梁項羽叔侄起兵經過,我們不難發現,大量秦帝國的地方軍直接被起義軍收編,成為反秦戰爭的中堅力量,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説,秦末戰爭就是一場秦國地方軍對中央軍和邊防軍的戰爭。
通過地方軍在陳勝吳廣起義後的表現,我們不難看出,大秦帝國的地方軍對於故國的認同度是明顯超過對於秦帝國的認同度的,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一句在當時流行的詛咒:楚雖三户,亡秦必楚。
亡秦必楚如果仔細觀察陳勝吳廣起義軍的行軍路線,你會發現,其在原楚國境內時,不但沒有遭遇什麼大的抵抗,反而是力量炸裂般的成長,而當打到原秦國境內時,就遇到了抵抗。
陳勝吳廣起義後,秦帝國在原楚國地區的統治不是一點點被瓦解,而是直接崩潰,很多原楚國人殺秦國派的令守完全是一種自發行為。
除陳勝吳廣等大型起義軍外,原楚國境內小規模的起義軍不計其數,而且消滅秦軍的中堅力量,毫無疑問就是原楚國力量。
六國皆為楚所滅,但楚國人的反秦熱情卻明顯更高,這其中的原因,主要還是秦法與楚國格格不入,秦國統治者沒有因地制宜作出變通,造成楚國全國上下對秦國的無比痛恨,這其中涉及一些生產方式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的寫的一篇文章“亡秦必楚”,秦法能讓秦國崛起,但卻從基因上就與楚人不兼容
現在讓我們看看那支一直到秦國滅亡也沒有回援的嶺南軍團吧,秦始皇派兵征服百越之地後,向當地移民,移民者大多是罪犯、流浪漢、乞丐、商人、贅婿等社會底層人。
而移民也要考慮距離與成本,所以,移民者中楚國人數量相當大(距離近)。
嶺南軍團中六國之人佔比很大,副帥趙佗,就是最後割據稱王的那個,就是趙國人,於是一個尷尬的情況出現了,嶺南軍團從上到下都對秦帝國沒有認同感。
瞭解了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嶺南軍團不回援了。
好了,這就是秦帝國末期發生在中華大地上一些事情的背後邏輯,理解了這些,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原六國之人對於秦帝國沒有認同感。
秦帝國以軍事手段統一六國後,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盲目自信的認為其制度適用於一切地區,能解決一切問題,最後造成了原六國之人皆不認同秦帝國的局面,奮六世之餘烈而一統天下之大秦,最終落了個二世而亡的下場,這或許有些可惜,但歷史沒有如果。
今天,我們的主體民族是漢族,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説明了一個問題:秦朝雖然完成了軍事上的統一,但真正做到文化上統一的是漢朝。
它的建立者,那個小小的泗水亭亭長,沒有六世之餘烈可以繼承,但是他不盲目自信,他懂得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