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凌煙閣”,那麼,這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呢?
其實,所謂的凌煙閣就是一個高閣,這是大唐專門為表彰那些開國功臣在三清殿旁建立的一個小樓。這個樓看似不起眼,但是,其內部卻是另有玄機。樓中有閣,閣中有閣,並且,在這個閣樓的北面寫着“功高宰輔”,南面寫“功高侯王”,外面才是那些較低一點的功臣像。
但可惜的是,這個小樓隨着大唐的衰落,也徹底的被毀於戰火之中了。
歷史上秦叔寶是隋唐初名將,他不僅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還是民間傳説中的看門神仙。當然,他的武藝也是十分高強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瓊有一個老鄉叫做羅士信,他比秦瓊的武力值更高,也更加勇敢兇猛。但遺憾的是,他的名字並沒有被放進凌煙閣之中。
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特別簡單,那就是羅士信去世得特別早,立的功勳還不夠多。唐太宗很早的時候就評定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而他卻早死在了唐朝的統一戰爭之中。如果,他沒有早陣亡的話,能在戰場上再多立一些功勳,那麼,這個人是肯定是能夠被選中的,成為後世敬仰的英雄。
在我們所熟悉的《隋唐演義》等小説中,羅少保就是以羅士信為原型的人物。但是,小説和歷史總歸是有區別的,在歷史上,起初他們兩個人並不認識,也不是兄弟關係。羅士信在少年時就參軍了,是隋朝大將張須陀帳下的一員大將。
他不僅跟隨張將軍東征西討,而且,還鎮壓了很多的反隋武裝。史官也對他的功績也是做出了極高的讚揚。很快,羅士信的名字就傳到了隋煬帝楊廣的耳中,於是,楊廣專門派遣宮廷畫師來為他畫圖像。要知道在那個時候,能受到這樣待遇的將領是非常少的。
張須陀也是因為他的緣故,也被任命到了河南當討捕大使。不久之後,秦叔寶也轉到了張須陀的麾下。就這樣,羅、秦兩個人成了張須陀手下最得力的干將。大業十年,三個人領軍以少勝多擊潰一支強大的反隋勢力:盧明月集團,並俘虜了很多士兵,盧明月則帶領百來人逃跑了。
在這次戰役之中,隋軍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在此期間,瓦崗軍的實力迅速的膨脹,瓦崗軍到處掠奪城地,引起了楊廣的重視。於是,楊廣下令讓張須陀將軍帶軍攻打瓦崗軍。之後,張、秦、羅三個人同心協力,接連打了好幾場勝仗。
此時,瓦崗寨的首領翟讓急得團團轉,他甚至想放棄打下來的城池,退到瓦崗寨。瓦崗寨的另一個首領李密卻建議用智謀取勝,那就是:誘惑隋軍深入,然後再將其包圍,最後將其消滅。這個時候,連續的勝利讓隋軍變得輕視敵人。
很快,隋軍陷入了瓦崗軍的包圍,張將軍殺出包圍之後,才發現羅士信和秦叔寶都沒有出來,然後,他又重新返回包圍圈,企圖將兩個人救出來,可惜的是他自己卻戰死了。羅士信和秦叔寶殺出包圍之後,本來是打算和張將軍會合,卻接到了張將軍戰死的消息。
最終,這兩個人只好帶領着剩餘的兵馬投靠了隋軍的另一個將領裴仁基。裴仁基就是小説《隋唐演義》中裴世基的原型,同時,他也是裴元慶的父親,自然,也是一位十分厲害的人物。後來,裴仁基受到了肖靜懷的陷害,所以,他就帶領着軍隊投靠了瓦崗軍。
從此以後,羅士信就正式成為了瓦崗軍的將領。
但不久之後,瓦崗軍起了內訌。瓦崗軍在與王世充的決戰中失敗了,羅、秦等人全部被俘虜。王世充知道羅士信非常的勇猛,於是,他用很高的規格來接待羅士信,企圖讓羅士信能為他所用。因羅世信不恥他的為人,在攻打穀州的時候,趁機率領着部下歸順了唐朝。
此時的羅士信,就這樣成為了李世民賬下的大將。
李世民東征王世充,羅士信多次立下戰功,他甚至差一點殺掉了王玄應。但是,王世充歸順之後,羅士信卻被降了官。夏明王王竇建德的部下劉黑闥為了替夏明王報仇,起兵反唐。很多人都響應了他的號召,很多的百姓為了迎接劉黑闥,竟然,殺死了原來當地的官員。
僅僅五個月,劉黑闥就成了氣候,恢復了夏明王的全部地盤。不久之後,他建立了與唐朝分庭抗禮的夏朝,自立為漢東王。唐高祖派李世民去鎮壓劉黑闥,很快唐軍收復了洛水,並派王君廓將軍去鎮守。劉黑闥為了為了奪回這個戰略要地,集結了重兵準備反撲,雙方僵持住了。
李世民知道王君廓一個人可能守不住,打算換一個人守城,在這個時候,羅士信主動請纓。可惜的是,劉黑闥持續攻城,僅僅八天之後,城被攻破啦,羅將軍等人都被俘虜了。此時的羅將軍誓死不屈,最終被殺害,他去世的時候才二十三歲。
李世民聽到了他的死訊十分的悲痛,之後,花了很多錢財贖回了他的遺體,並且,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還專門修建了一座陵墓,用來安放他的遺體。羅士信多次立了戰功,遺憾的是他去世的太早了,假如他能夠再多活幾年,以他的功勳和能力被選中凌煙閣應該是遲早的事情。
話説,因羅士信早年曾得到裴仁基的禮遇,有感於他的知己之恩。之後,裴仁基父子因謀刺王世充失敗,在洛陽被殺。當羅士信隨李世民平定洛陽後,他出資收斂了裴仁基父子,並且,把他們葬在北邙山上,自己還説道:“我死後,也要葬在此墓旁。”後來,他果然如願以償了。
參考資料:
【《舊唐書》、《隋唐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