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因這件事, 與毛主席唇槍舌戰, 毛主席憤而離席

每晚九點半,讀一條濃縮版歷史。如果你喜歡看歷史,請關注歷史九點半,這裏有最多、最全的近代史探秘,歡迎討論留言。
我們都知道,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再加上朱德元帥,是共和國的三個掌舵者。從土地革命時期起,他們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但是革命情誼,更是理想抱負的共同價值觀。從土地革命時代到1976年,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相繼離世,毛主席跟許多人有過不同的看法,也有過爭執,但朱毛周的搭配,相互爭執的情況幾乎沒聽説過。
周恩來因這件事, 與毛主席唇槍舌戰, 毛主席憤而離席

這不僅僅是因為朱德元帥為人低調,周恩來總理能準確把握形勢,屹立不倒,也説明在毛主席看來,他們兩位都是沒有任何危險動機的,是真心實意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
文革發生後,很多的老革命都不同程度的遭受迫害,雖然朱德元帥也受牽連,但相比彭德懷等,他受到的委屈相對還是小的,周恩來總理總得來説,受到的衝擊不大。但是説了這麼多,難道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之間就從來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嗎?當然有,而且還相對比較嚴重,甚至周總理與毛主席之間在多次場合都進行交鋒,唇槍舌戰,毛主席最後憤而離席。
周恩來因這件事, 與毛主席唇槍舌戰, 毛主席憤而離席

這件事發生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到60年代的時候,當時正值大躍進時期,全國上下都不同程度的出現浮誇風的情況,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勢。作為國務院總理,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生產生活,傷害了經濟發展,周恩來總理自然是看在眼裏,愁在心裏。
對於出現的浮誇冒進,周恩來總理在經濟發展會上多次批評這種行為,給國家經濟造成嚴重傷害,這種急躁的苗頭萬萬不可取,否則會出大問題。周總理同時還説,我們對老百姓不能潑冷水,但是個別領導同志需要擔責,要好好澆澆冷水清醒下。經濟發展有他的規律,人為的冒進最終浪費錢財不説,還有可能毀壞大好前途。
周恩來因這件事, 與毛主席唇槍舌戰, 毛主席憤而離席

周恩來很顯然是不太贊同毛主席的做法的。毛主席對於潑冷水的提法很是不滿,因為在毛主席看來,不管是搞革命還是搞建設,最終都在於人心,而人是需要激情的,需要適當的打打雞血,任何潑冷水的行為都是不理智的。
之後,在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共同出席的會議上,周恩來和毛主席對待這一事情的看法,分歧仍然很嚴重,甚至會議剛結束,毛主席沒來得及周恩來繼續勸説,便憤而離席。之後一路離京南下,到廣西調研去了。
在廣西的時候,毛主席對周恩來的口吻顯得更加嚴厲,甚至指名道姓的批評一些同志的做法。這在毛主席的生涯中極為罕見,而且這個人還是他一生最可靠的戰友。
周恩來因這件事, 與毛主席唇槍舌戰, 毛主席憤而離席

後來,事情的發展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周恩來總理妥協並做了檢討。
針對那段歷史,究竟是毛主席對還是周恩來總理正確,我們需要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看,不能以當今時代來評説,那就會出現偏差。首先必須要説,周恩來總理作為一國之相,掌管着國家的經濟建設,命運前途,他的擔憂不無道理,後來也證實了這一點。
站在當時的情況下看,毛主席難道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連一般人都能看出來,我想擁有雄才大略的毛主席不會看不出。那他為何還要不聽勸阻,堅持到底呢?
在我看來,毛主席主要考慮的是當時的人心。因為國家初定,百廢待興,要想使國家短時間內取得重大突破,必然需要使用非常手段調動人民的積極性,雖然這其中會出現負面作用,但是同時也能達到想要實現的目標。可能在偉人眼裏,只要目的能達到,中間付出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周恩來因這件事, 與毛主席唇槍舌戰, 毛主席憤而離席

就當時的國際環境而言,毛主席應該説,看的非常透徹,周圍餓狼環伺,如果不能使國家短時間強大起來,一旦發生意外,很可能幾十年的革命成果將毀於一旦。這期間付出點代價,必要時再加以控制,我想這才是毛主席當時考慮問題的出發點。
至於究竟是不是如此呢?只有毛主席自己知道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3 字。

轉載請註明: 周恩來因這件事, 與毛主席唇槍舌戰, 毛主席憤而離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