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下詔廢除中書省,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朱元璋廢丞相”。此後直到清朝的“預備立憲”,皇帝都是直轄朝廷的諸卿百官,上承皇帝、下轄百官的相制在中國官制上消失了。
但奇怪的是,宰相卻並沒有因為朱元璋廢丞相而消失。從明成祖開始直到明朝滅亡,內閣大學士就被朝野人士公開稱為“宰相”,清朝的議政大臣、南書房行走、軍機大臣也稱為“宰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要説明的是,“宰相”並不是正式官名而是個政治概念,中國歷史上唯一將“宰相”當做正式官名的朝代只有遼朝。“宰相”是權勢和政治影響僅次於皇帝的朝廷重臣的統稱,每個朝代的宰相名字都不一樣。
相權是皇帝個人能力有限而權利義務無限互相沖突的產物,再有本事的皇帝也不可能單獨治國,必須要將部分權力讓給大臣承擔。一般來講,重臣只要擁有政治影響僅次於皇帝的相權就可以被稱為“宰相”。
廢除丞相後,朱元璋確實是大權獨攬但也累得跟狗一樣。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精力的衰退,朱元璋越來越難以承受因權力集中而來的辛苦工作。於是朱元璋設置內閣大學士作為顧問小組,幫助自己處理政務。
朱元璋時期的內閣大學士還只能算是品級較低的顧問,但因為參與朝廷重大事務的處理而權勢愈重。建文帝時期,內閣大學士已經開始從顧問向掌握相權的輔政官員演變,只是“靖難之役”暫時阻礙了進程。
明成祖造反時雖然嘴上把建文帝批得一無是處,但他清楚建文帝恢復部分相權的改革是正確的。明成祖登基後在明太祖和建文帝的基礎上以內閣為最高實權機構,內閣大學士也就成為掌握相權的朝廷重臣。
既然內閣大學士成為掌握相權的朝廷重臣,朝廷和民間就按照習慣將內閣大學士稱為“宰相”,直到明朝滅亡。而清朝的議政大臣、南書房行走、軍機大臣同樣是掌握相權的重臣,自然也被稱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