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果李世民死在玄武門政變,李建成當了皇帝,唐朝會是什麼樣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經典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的嫡長子,是大唐開國的太子,但是不幸死於玄武門政變,被李世民一箭斃命。如果歷史重演,當時死的是李世民,李建成當了皇帝的話,大唐會變成什麼樣呢?
在正史中李建成是這個樣子的:沉湎酒色、妒忌心強、軍事白痴、愛嚼舌根。在演義和影視劇中,李建成更是被演成了一個卑鄙齷齪的小人,為達目的,經常不擇手段。歷史上關於李建成的記載很少,大多數都是對他的人品污衊之詞。即便這樣,通過殘留的隻字片語,我們也不難發現,李建成不該是這樣的,相反,他還有可能是個明君。
李建成劇照
一個國家的建設離不開人才和制度,如果是李建成當了皇帝,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逐一分析,大唐會變成什麼樣。
首先是制度建設。良好運轉的制度是國家的靈魂,而唐朝的制度早在武德年間就已經很完善了。唐承隋制,唐朝在這個問題上,借了隋朝的光。李淵當皇帝時,重新完善了中樞機構,把隋朝的中樞五省改為六省,重新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此外,李淵還建立了地方官體系,設置州、縣兩級,州設刺史,縣設縣令,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和建設。
同時,李淵還完善了府兵制度,分關中為十二道,設置十二軍,施行可戰可農的靈活養兵政策。此外,李淵依舊沿用科舉制度,還大辦學校,為唐初人才的選拔做了很重要的貢獻。所以,李世民的貞觀之治與李淵密不可分,是李淵為他打下了老底,他才進一步發揮利用。那麼如果是李建成,同樣也能子承父業,因此,制度建設基本不差於貞觀時期。
府兵制下的唐軍
其次是用人。這個更好比較了,從文武兩方面談,李建成都不差。文官,貞觀時期的名臣很多都是出自太子府的幕僚。比如王珪、魏徵、李綱、鄭善果、韋挺,這些人是貞觀之治的核心。傑出代表魏徵,更是提出了君臣合一,才開創了貞觀之治。魏徵原本就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馬,與李建成的關係更近,如果李建成和魏徵聯手,盛世也不在話下。
魏徵畫像
論武將,李建成也擁有很強大的軍事力量。太子府的馮立和薛萬徹,在玄武門政變中拼死殺敵,殺掉了玄武門守將敬君弘和呂世衡。如果不是尉遲敬德手提李建成頭顱示眾,這些人攻入城門也未嘗不可能,到時候鹿死誰手,勝負難定。而馮立和薛萬徹後來在貞觀時期也做了很重要的貢獻。尤其薛萬徹,討伐梁師都、滅東突厥、滅吐谷渾、討薛延陀,對外戰爭中都有薛萬徹的功勞,更被李世民評為“當今名將,唯李勣、江夏王道宗、萬徹而已”。
薛萬徹劇照
除了太子府的武將,唐初名將李靖和李勣在政變中是中立派,李建成上位後,必定也會誓死效忠。還有名將李道宗和李孝恭,這都是正經八百的宗室成員,是李家江山就好了,管他是李世民還是李建成,輔佐誰都不在話下。
再有一點,玄武門政變之後,唐朝基本沒有什麼國內戰爭,所面臨的無外乎突厥之類的異族。李建成和異族的作戰經驗可要比李世民多多了。在武德年間,李世民平定隴西、洛陽等地的同時,李建成多次在北部防禦突厥。武德六年(623年),李建成又平定了山東的劉黑闥,前後三年一直在和突厥作戰。所以如果要打對外戰爭,李建成的軍事謀劃甚至是略高於李世民的。
突厥劇照
除了這兩點因素,李建成的人品也很重要。制度和人才到位了,最終還是要看領導是不是有方法和手段。李建成最大的優點就是講仁義。李建成是唐初唯一一個,以德服人、不費一兵一卒便讓敵人繳械投降的人。
武德四年(621年),胡人劉仚成侵犯邊境,李建成率軍征討,用的就是感化政策。當時李建成打敗了劉仚成,但他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放走了其部下首領幾十人,讓他們回去招降部眾。武德六年(623年),在平定劉黑闥時,李建成同樣放棄鎮壓方式,施行寬大政策,安撫人心,把俘虜之人全部解甲歸田,得到了山東人民的感激和擁護。
李建成心存善念,有好生之德。武德四年(621年),李淵想要廢除佛教,因為有很多人藉機逃避徵兵或者賦税。但是李建成極力上書,認為佛教裏雖然魚龍混雜,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還是有專心研經修佛之人,不能錯殺無辜。最後李淵也採取了李建成的建議,這才有了佛教在盛唐時期的繁榮。
除此之外,李建成也很孝順,顧念手足之情。史書常説李建成諂媚後宮,甚至與她們鬼混私通。這件事無從考證,就連《資治通鑑》也不敢妄加非議,所以這多半是污衊之言。但是這卻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李建成與李淵及其嬪妃們關係更好。父子關係好,正是李建成孝順的體現。如果不是經常聯繫、噓寒問暖,李建成怎麼會在父母親們面前有那麼多的支持?
李淵劇照
當初李世民功高蓋主,所有跡象都表明,他有反心。李世民做了好幾次小動作,又是中毒,又是楊文乾造反事件,都沒有動搖李建成的地位,直到那個時候,李建成都沒有殺掉手足的意思。魏徵曾多次勸李建成除掉李世民,他都沒有下手。在玄武門事變時,為什麼李建成和李元吉慌不擇路,兩個人這麼輕易的被李世民所殺?就是因為沒有防備之心!他們不相信李世民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殺了自己的親兄弟。
李世民劇照
結語
所以説,李建成是仁義之君。如果大唐在他的手中,恐怕也是另一番盛世景象。他也有賢臣輔佐,也有良將開疆擴土,他更是守成之君,尊師重道,愛護百姓,這樣的君主恐怕也是千古名君吧。
但是歷史不能重來,李建成也是因為太過仁慈,死在了權鬥之中。死後就連墓碑也僅有孤零零的55字,只記下了他的名字、諡號、死亡時間、下葬時間和地點。關於他的一生功績或是評價,隻字未提,留下的只有人們對他的誤解和詆譭,實在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