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原兵變”:一場堪比安史之亂的大動盪,讓大唐天子顏面掃地

然而,安史之亂爆發時,唐朝的底藴尚在,大唐天子的餘威尚在,忠於朝廷的節度使尚多。與安史之亂相比,涇原兵變才是一場可笑的鬧劇。

“涇原兵變”:一場堪比安史之亂的大動盪,讓大唐天子顏面掃地

涇原兵變發生的背景位於唐朝中晚期,在位的皇帝是唐德宗。

唐德宗是一位頗有作為,也很有抱負的皇帝。自此爆發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皇帝的權威就一天不如一天,靠着藩鎮平定了叛軍,終究只能養出更強大的藩鎮。

儘管有肅宗、代宗在前面努力削弱藩鎮的勢力,但唐德宗在位時的藩鎮實力依舊強悍。尤其是河朔三鎮,擁兵自重,與朝廷分庭抗禮,儼然一個小朝廷。

“涇原兵變”:一場堪比安史之亂的大動盪,讓大唐天子顏面掃地

由於肅宗和代宗的努力,朝廷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朔方軍。唐德宗試探性地對朔方軍進行了改革,對其進行分化,增加了許多節度使,減少原先節度使的勢力範圍,增強朝廷對於軍隊的掌控力。

這一次試驗比較成功,朝廷勉強收回了對朔方軍的部分主導權。這給了唐德宗極大的信心,他打算對眼中釘、肉中刺,河朔三鎮動手。

河朔三鎮中的范陽節度使朱滔服從了朝廷,唐德宗志得意滿,派人與剩餘的兩個硬骨頭成德節度使李惟嶽、魏博節度使田悦以及一直很跳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談判。談判條件是要不聽從朝廷調遣,要不等着中央軍前來討伐。

四位節度使都手握重兵,自然不願輕易交出兵權。談判破裂,唐德宗決定動真格的,他調集中央軍,並聯合勤王的藩鎮軍隊,前往討伐四鎮。

“涇原兵變”:一場堪比安史之亂的大動盪,讓大唐天子顏面掃地

戰爭初期,朝廷軍隊節節勝利,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滅了梁崇義,李惟嶽被部下王武俊所殺。戰爭形勢一片大好,已經丟失幾十年的權力終於要回到手中,唐德宗的心情可想而知。

然而,喜悦衝昏了唐德宗的頭腦,他看到叛亂的四鎮基本上已經平定,其餘的節度使又都在附近,於是決定趁這個機會對藩鎮再進行一次削減。

削弱叛亂的四鎮也就算了,唐德宗還下令將范陽節度使朱滔的地盤也分一分。朱滔是勤王軍中的一員,他投靠唐德宗就是想撈好處,沒想到自己累死累活,皇帝卻打算卸磨殺驢,對自己動手。

朱滔一氣之下,聯合魏博節度使田悦造反,王武俊見自己沒辦法拿到李惟嶽的全部地盤,也加入了叛軍的隊列當中。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見狀,也想撈一杯羹,於是便舉兵造反了。

“涇原兵變”:一場堪比安史之亂的大動盪,讓大唐天子顏面掃地

這一下子,形勢一片大好的局勢立刻急轉直下,別説平定原先叛亂的四鎮,是否能夠守住長安都是一個問題。

打仗是需要錢的,李希烈於賦税重地淮西造反,朝廷自然不能接受。783年,唐德宗命涇源節度使姚令言率領五萬人馬前去平定李希烈。

為了鼓舞士氣,朝廷許諾給涇源軍發賞錢。結果涇源軍途經長安時,朝廷卻拿不出錢了。連頓好飯都沒有吃上的涇源軍十分不滿,怨憤的情緒在兵營裏滋生。

最終憤怒演化為了兵變。五萬涇源軍不僅沒有鎮壓叛軍,反而倒戈攻向了長安。唐德宗見狀倉皇離開長安,前往奉天。

這邊涇源軍正在長安城裏劫掠財物,那邊亂軍又推舉了一位皇帝。羣龍不可無首,陰謀家朱泚趁機上位,自立為帝,國號大秦。

想要坐穩皇帝的位置,當務之急是趕快除掉德宗。朱泚派出人馬,圍攻只有少量守軍的奉天。與此同時,朱泚還給弟弟朱滔寫信,説要與他會師洛陽。

朱泚攻打了奉天足足一月有餘,幸虧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和神策軍節度使李晟前來救援,皇帝德宗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然而德宗的磨難還未結束。自感有功的李懷光擁兵自重,逼迫德宗殺掉了他身邊的親信。

這個時候的大唐天子已經徹底顏面掃地,為了平息兵亂,德宗下罪己詔,詔書中言:“長於深宮之中,暗於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察征戍之勞苦……天譴於上而朕不悟,人怨於下而朕不知……罪實在予,永言愧悼。”赦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納、朱滔之罪。”。

在罪己詔中,德宗把責任全部承擔起來,並表示赦免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納、朱滔等人的罪行,只要攻打朱泚這個假皇帝就行。

朱泚稱帝,其實也是犯了重忌。對於藩鎮來説,德宗依舊是皇帝,只要德宗服軟,保障藩鎮的權力,他們就還會尊德宗為帝。所以,亂軍很快瓦解。

“涇原兵變”:一場堪比安史之亂的大動盪,讓大唐天子顏面掃地

儘管此後朝廷平定了朱泚、李懷光、李希烈等人,涇原兵變也終於解決,但德宗的努力全部白費了。

在這場鬧劇當中,朝廷的弱勢和皇帝的無奈展現得淋漓盡致,對於手握重兵的藩鎮,朝廷已經失去了主導權。身為皇帝的德宗被迫下罪己詔,赦免叛臣的罪,這件事擱到哪位皇帝身上都是奇恥大辱。

這一系列兵變當中,涇原兵變對德宗的打擊尤為嚴重。經此一役,德宗更加不信任武將,開始將希望寄託在宦官身上。這也為唐朝末年宦官擅權,皇帝淪為宦官傀儡埋下了隱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0 字。

轉載請註明: “涇原兵變”:一場堪比安史之亂的大動盪,讓大唐天子顏面掃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