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開學腳步臨近,讓孩子“收心”等於“瞎操心”?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經典

隨着春節假期結束,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開學時間臨近。按照北京市教委此前公佈的2020—2021學年度校歷,北京市中小學將於3月1日開學;上海、天津、廣東等地2月22日開學,黑龍江因疫情防控影響,最晚於3月15日開學。

孩子們的假期“餘額”已不足,“一提學習,各種藉口就來了……”有家長和學姐吐槽道。對於孩子“開學綜合徵”,不少家長感到頭疼。怎樣讓孩子及時收心、調整狀態?孩子們真的需要“收心”嗎?學姐來給“開藥方”。

“症狀”

“希望這幾天趕緊把作業寫完,結果微博、QQ這些讓我實在靜不下心來……”距離開學不到兩週,初二學生小棉(化名)有些焦慮。

孩子上一年級的李女士也有些頭疼。“假期有段時間回了奶奶家,變得有點愛睡懶覺,寫作業效率也比較低。他喜歡的節目晚上九點多播,之後不去睡覺,接着看另一個頻道播放的西遊記,導致作息時間比較混亂。”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有些孩子假期前期過於放鬆,到了最後一兩週開始拼命“還債”,隨之而來的還有作息無規律、注意力難集中、拖延症、情緒低落等,於是被“診斷”為“假期綜合徵”或“開學恐懼症”。

發現這些問題後,李女士開始想辦法讓孩子迴歸原有的狀態。在開學前幾天,逐漸減少玩的時間,陪着孩子預習課本知識。她與孩子一起制定了時間表,貼在家裏,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按照規劃來執行,家長與孩子互相監督。“我只能允許他看一集電視節目,最多一個小時,就會關掉電視。”李女士説。

李女士還在引導孩子減少使用電子設備。她發現,“我們陪着他做手工、看書都沒問題,但是我們如果都拿着手機,他也會想發設法拿到手機玩遊戲”。李女士告訴學姐,“控制孩子玩手機其實不難,家長以身作則就好了。父母多點時間陪伴孩子,孩子自然不會沉迷於遊戲。”

“診斷”

北京市西城區某小學教師:

一般不需要家長刻意給孩子“收心”,老師會引導。一般剛開學,孩子的狀態都不會太差,因為經歷了一個假期的調整,孩子對下學期會抱有期待,希望自己能夠表現更好。開學後班主任會以鼓勵為主,比如看看誰表現最好、上課最踏實,給一些獎勵,激勵孩子認真學習;還會帶着孩子做一些學期計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昆明醜小鴨中學校長詹大年:

別把開學刻畫得那麼可怕。家長不要問孩子“假期作業做完了嗎?”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有選擇的權力,有些作業,根本就不需要做。假期是用來玩的,不是學校教育的延續。家長只需要問問孩子:“要幫你準備哪些東西?”其他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不需要過於緊張,否則,孩子也跟着緊張。家長的焦慮會讓孩子不知所措。“開學恐懼症”是嚇出來的。

“藥方”

1 開學前不建議遠行或劇烈運動

開學之前幾天不建議孩子出去旅遊或者做劇烈運動,建議做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在家制作手工、看看下學期知識、讀讀課外書等。

2 調整作息,進行時間管理

建議早上起牀時間7:00-7:30左右,晚上10:00左右休息,按照接近上學的時間節奏調整作息,以便找回感覺。進行時間管理,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依據普瑞瑪法則(如果先把容易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困難的事情,容易強化對困難程度的認知;普瑞瑪法則主張先處理困難的事情,再處理不那麼困難的事情)去安排每天具體做什麼,規劃得越清楚,越容易做到。

3 查漏補缺,做好覆盤

做好假期覆盤,回過頭來想想,這個假期中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麼,最大的收穫是什麼等等,梳理和總結自己的假期。

4 做好準備迎接開學

對暫時薄弱的科目進行預習,標記自己不懂的地方,開學聽課會更有針對性。另外保持適度體育鍛煉,建立對新學期的希望和憧憬。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