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明朝火器先進,但為何在與八旗的戰鬥中屢遭敗績?

在北宋的《武經總要》中,單是火藥的配比就有三種,並研發了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火藥鞭箭、火砲等熱兵器,這些武器在宋金戰爭、蒙金戰爭、蒙宋戰爭時發揮了巨大作用。

元朝末年,各路紅巾軍對於火器也是相當的重視,在此之前元朝已經出現了銅砲,1961年在河北張家口人們發現了一樽元代銅砲,這口銅砲是在元朝至順三年制造的,全長38.5米,炮口內徑12釐米,應該是發射直徑在10釐米以下的炮彈。

到了明朝火器更是倍加重視,早在朱元璋對於陳友諒的大戰中雙方就大量使用火器對轟。但是要指出的是,明朝雖然火器種類更加豐富,但技術水平卻沒有很大提高,到明朝中後期後,明朝的火器技術就被西方給遠遠超越了,尤其到了明朝晚期,在接觸到荷蘭人、葡萄牙人和英國人之後,明朝政府才發現自己的武器嚴重落後了。

(電影《大明劫》中明軍使用的火槍還是火繩槍,而當時西方已經開始使用燧發槍了)

例如在1637年發生的明英戰爭中,明軍就吃了大虧。雖然今天許多人將這場戰爭解讀為是明軍大勝,但實際上在這場戰爭中明軍的火力是完全被英軍壓制住了,英軍僅憑藉六艘商船就縱橫珠江口內,把明軍的炮台轟成了馬蜂窩,這才迫使明朝官員求和。

説實話這場明英之戰主要是由英國人引起的。英國人這次來的都是商船,名義上是來做生意的,但他們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駛入珠江口,這引起了明朝官員警惕。不過在受到明軍盤查後,英國人很識趣的停止了前進,等待着明朝官員的下一步指示。

其實明朝官員的反應並不過分,因為當時的南海很不太平,西方殖民者開始進軍東南亞,各路海盜也日漸蜂起,例如當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已經是名冠南洋的大海盜,明朝官軍奈何他不得,所以當時的海防形勢還是很緊張的,明朝官員對於突然來到的英艦也是不得不防。

然而就在英國人等候的同時,英國人幹了一件激怒明朝官員的事情,英國竟然派出小船探測河道水位,這在明朝官員眼中無異於間諜,於是明軍卻突然向英國商船發起攻擊,而英國船長威德爾也立即下令回擊,雙方就這麼打起來了。

在這一次交戰中,明軍由於火炮口徑太小,對英艦的殺傷力極為有限,反而是被英艦的重炮打了個措手不及。對於這次交戰的結果,明英都記載自己取得了勝利。不過最後發生的第二次衝突中,明軍就是失敗告終,英國人摧毀的虎門亞娘鞋炮台,並焚燒了一個村子,搶了30頭豬,擊沉了數艘船隻。

不過後來英國人還是遣使嚮明朝求和,在交還了所有搶劫之物並賠償了白銀2800兩之後,英國商船離開了廣東。

從這次衝突中可以看出,當時明朝的武器裝備是落後於英國的。而在後來的鄭成功攻台過程中,面對荷蘭人的稜堡和火槍,鄭成功也只能採取圍困戰術取勝,一直到戰爭結束,鄭軍都沒能從正面攻破荷蘭人的熱蘭遮城。

在見識到歐洲火器的威力後,明朝開始大規模仿製佛郎機等火炮,甚至專門聘請葡萄牙人前往登州當教官指導明軍使用火炮和火槍。

都説明朝火器先進,但為何在與八旗的戰鬥中屢遭敗績?

(明軍仿製葡萄牙的佛朗機炮,這種火炮在遼東前線對八旗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清軍對於明軍的火炮還是比較害怕的)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西班牙人早已發明了以步克騎的經典軍陣——西班牙大方陣,這個陣型也早就傳入中國,並被明軍運用到了遼東前線。

但問題是由於冶金技術所限以及明朝政府內部的腐敗問題,明軍的火槍很是粗糙,射程和精度都不高,因此需要等到敵人迫近到四五十米處再集體放槍才可以。然而到了明末時期,明軍的軍紀已經很渙散了,面對八旗快速的衝鋒,明軍士兵早早地就開槍了,可由於距離太遠基本沒啥用。

即便是明軍採用三段式往復式射擊戰術,但在第一排士兵提前開槍之後相當於只剩下了兩排士兵,無法再做到無縫銜接射擊,因此在對八旗的作戰中,明軍與八旗在野外硬鋼基本沒有勝績。

都説明朝火器先進,但為何在與八旗的戰鬥中屢遭敗績?

(韓國電影《南漢山城》中就描繪一段朝鮮軍人使用火槍抵禦清軍衝鋒的畫面,結果面對八旗的鐵騎的快速突進,朝鮮士兵根本無法做到冷靜射擊,早早地就把子彈打出去了,結果還沒來得及換子彈,清軍就衝上來了)

總的來説,明軍之所以在野戰中打不過八旗,武器的原因還是其次,畢竟清軍的武器也不見得先進。明軍的落敗主要是在於軍紀的落後,無法發揮出武器的最大水平。但其實不只是明軍,任何一支封建王朝晚期的軍隊都是這樣。在甲午戰爭時期,那時的清軍簡直就是當年明軍的翻版,面對日軍的進攻,清軍的表現也不必明軍強多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9 字。

轉載請註明: 都説明朝火器先進,但為何在與八旗的戰鬥中屢遭敗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