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1年後,斯巴達佔領了科林斯的港口萊凱烏姆,公元前391年和388年,阿爾戈斯也遭到斯巴達兩次嚴重的蹂踴,而斯巴達除了在萊凱烏姆附近被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外,並未遭受太大的損失。無奈之下希臘城邦的使者們各自回國內彙報,徵詢意見。徵得同意後,各方代表於公元前386年春又在斯巴達集會,對阿塔薛西斯二世訓諭的和約進行宣誓。
一、和約簽訂的過程
和約的簽訂和宣誓並不順利。忒拜人擬以比奧提亞聯盟代表的身份宣誓,從而規避和約中自治的概念,因為比奧提亞聯盟是他們力量的基礎,但阿蓋西勞斯拒絕了這一要求,認為忒拜必須按照《大王和約》的精神發誓,否則將被排除在和約之外。
為此阿蓋西勞斯還在提基亞集結軍隊準備入侵比奧提亞,面對威脅忒拜被迫屈服,同意比奧提亞城邦獨立。科林斯的民主派也不願意讓阿爾戈斯的衞戍軍撤離,因為衞戍軍是他們的保護傘,一旦離開,民主派必然要遭到貴族派的報復,尤其是公元前392年一手製造屠殺貴族派的那些民主派要人們,他們是貴族派的仇敵。
另外,此時科林斯和阿爾戈斯現在已經統一為一個國家了,接受和約意味着他們將喪失統一成果。但阿蓋西勞斯卻無理地威脅他們,如果科林斯人不允阿爾戈斯人獨立,或者阿爾戈斯不主動撤離科林斯,斯巴達將會對兩者動武。這樣,在斯巴達的強大壓力下,阿爾戈斯衞戍軍撤出了科林斯,科林斯恢復了獨立,重新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
二、客觀地説,《大王和約》的最大受益者是波斯
首先,波斯取得了小亞細亞、塞浦路斯和克雷佐門尼等廣大領土,斯巴達和科林斯聯盟這兩個對手的強大海陸軍皆被解散,希臘世界的其他城邦聯盟,如雅典海上同盟、比奧提亞聯盟也被解體,使波斯對小亞細亞的佔有在以後50年中基本上未受來自希臘的干涉。這為波斯贏得了時間,使國王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枚平塞浦路斯和埃及的反叛。
其次,“己經衰弱了的波斯王國由是利用希臘各國之間的矛盾,時而幫助這一面時而幫助另一面,並在強迫希臘人接受所謂安塔爾奇達和約(大王和約)以後,取得了巨大的外交上的勝利”,故《大王和約》解決了波斯與希臘的紛爭,波斯國王自此凌駕、超然於斯巴達、雅典雙方之上。
另外,儘管和約中關於每個城邦均應自治的原則沒有被徹底貫徹,但是作為一個原則卻被所有與會者接受。這一原則為以後希臘世界解決各種國際爭端,簽訂各種形式的雙邊、多邊協定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公元前371年、369年、367年的希臘世界普遍和平條約都是以《大王和約》為藍本的。
三、《大王和約》的另外一個大的受益者是斯巴達
儘管《大王和約》使斯巴達失去了愛琴海,它也不可能再控制小亞細亞希臘人,但是它卻以此換來希臘本土的敵人的削弱,這是它最關心的。與斯巴達對立的一些聯盟,如比奧提亞聯盟、科林斯與阿爾戈斯的聯盟均被解散:雅典建立一個新的海上帝國的幻想也破滅了,因為此時所有的城邦都將獨立;科林斯被迫再次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另外,如此安排使斯巴達有時間和精力來懲戒和削弱伯羅奔尼撒的反斯巴達城邦,此後不久,我們看到它毀滅了蒙提涅亞城,把人們分配到四個農村中去。此外,迫使夫利烏斯收回流亡者,以對現存政府造成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和約沒有正式規定斯巴達的地位,但波斯的支持及它自己的軍事力量使斯巴達能以自己的利益為標準來淦釋《大王和約》。
四、《大王和約》使希臘公民權擴展、城邦統一的進程被打斷
在科林斯戰爭期間,阿爾戈斯和科林斯形成了密切的關係,這一關係的形成經歷了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可能完成於公元前392年,它們之間的聯繫採取的是,具體內容為設若一個城邦的公民到另一城邦居住,可享有居住地城邦的公民權,即以居住權為前提互相享有對方的公民權。之後,大約是在公元前389年,兩個城邦發展成完全的統一。故它們的政治反對者説,在這一階段阿爾戈斯併吞了科林斯,從某種程度上這也有其合理性,因為在科林斯駐紮有一支阿爾戈斯衞戍軍。
然而,當《大王和約》簽訂後,斯巴達國王阿蓋西勞斯以武力相威脅,解除了阿爾戈斯與科林斯之間的這種密切聯繫,從而使希臘史上公民權共享、城邦統一的富有開創性的實驗就這樣在斯巴達維護其一己私利的衝擊下曇花一現。
綜上所述,伯羅奔尼撒戰爭後的希波關係主要圍繞斯巴達與波斯的關係展開,波斯對希臘歷史的發展方向及進程均產生重要影響。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斯巴達可能為消除以出賣希臘同胞而贏得戰爭的污點,抑或是其他原因,支持小居魯士與波斯國王阿塔薛西斯二世爭奪王位,希冀使小亞細亞希臘城邦擺脱波斯的統治。
然而奪取王位的失敗不僅使斯巴達的希望落空,而且實質上使其與波斯敵對起來。由此,波斯地方總督提薩弗爾奈斯要求恢復對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統治,直接導致斯巴達遠征波斯,試圖以武力手段取得由外交途徑未達到的目標。
面對戰後斯巴達對亞洲的遠征,波斯一面在軍事上進行還擊;另一方面則利用戰後希臘城邦與斯巴達不斷激化的矛盾,在外交上煽動它們與其在希臘大陸決戰,從而迫使資源匾乏的斯巴達撤回了在亞洲的遠征軍。由於在財政和外交上受到波斯支持的科林斯聯盟與斯巴達勢均力敵,這使波斯實際上遙控着這場戰爭。科林斯聯盟之一的雅典則利用斯巴達陷入希臘內戰的泥淖及與波斯聯合對其作戰之機,在愛琴海上加緊恢復自己的帝國,這最終導致波斯改變其對希臘的政策,變支持希臘城邦之間的內戰為超然凌駕於各城邦之上,這是通過希臘城邦自治原則及取締城邦集團來實現的。
此外,戰後希波關係的焦點仍然是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地位,以此為突破口,希臘世界兩個最強大的城邦斯巴達和雅典為了各自的本質利益先後與波斯展開鬥爭。
戰後,斯巴達成為希臘世界唯一的霸主,它力圖在繼承雅典帝國的基礎上,建立包括希臘大陸和愛琴海在內的帝國,這就在小亞細亞希臘人問題上與波斯產生矛盾,它們的關係趨於惡化。但由於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小居魯士與斯巴達建立的友誼,所以,它們之間的矛盾、衝突才未急驟發展。
然而阿塔薛西斯二世的繼位,使斯巴達以和平手段從小居魯士手中接收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希望破滅,遂企圖以武力使這些城邦脱離波斯的控制。在小亞細亞轉戰數年未有結果,其國王阿蓋西勞斯提出建立緩衝區的策略,但波斯依靠自身強大的軍事、財政力量,通過在希臘大陸煽動希臘城邦與其進行內戰,最終把斯巴達遠征軍趕出了亞洲。
而雅典乘與波斯聯合對斯巴達為敵之機,陰謀恢復公元前五世紀其在愛琴海上建立的帝國,致使波斯對小亞細亞的主權又面臨威脅,這樣,波斯國王就在佔有小亞細亞和希臘各城邦自治的基礎上,停止了希臘的內戰,從此免去了希臘城邦對小亞細亞事務的干涉。在希波關係上,波斯國王以小亞細亞主權為限,但是雅典與斯巴達屢屢試圖建立希臘帝國,囊括這一地區,故三者的矛盾、衝突不可避免。
參考文獻:
塞爾格葉夫:《古希臘史》
徐松巖:《關於雅典同盟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