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入巴黎,沙皇亞歷山大的高光時刻
以下文章來源於千綠 ,作者凱風自南
本 文 約 5554 字
閲 讀 需 要 15min
1812 年 9 月 14 日,法國皇帝拿破崙終於進入了莫斯科——這座俄國人心目中的聖城。法國近衞軍們穿着華麗的軍裝,奏着激昂的軍樂,將皇帝陛下擁入克林姆林宮。隨行軍官們記載道:那裏擁有着奇怪的塔樓與金色屋頂的宮殿,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整個莫斯科近乎一座空城,我們一路看不到任何人。
這天,拿破崙駐軍在克林姆林宮中,希望在這座沙皇的宮殿中享受一次勝利的喜悦。然而,當天晚上,莫斯科就爆發了大火,潛藏在城中的沙俄童子軍與游擊隊堅定地在自己的家鄉縱火,得知消息的拿破崙大驚失色。
大火連燒了五天五夜,以木質建築為主的莫斯科被付之一炬,原本可以被拿破崙當作軍糧的部分糧食也盡數焚燬,堅壁清野的沙俄這一次終於讓拿破崙和他的軍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恐懼。心急如焚的拿破崙連續三次向亞歷山大求和,均遭無情拒絕。此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已經做好了徹底殲滅法國人的準備,只等一個幫手的到來。
終於,10 月 6 日,沙俄下了第一場雪,冬將軍來臨了。在缺乏有效補給的情況下,奢求議和的戰神拿破崙也只能打道回府,向西(10 月 18 日)撤軍,而此時拿破崙來時的六十萬大軍,也只剩下了十萬人左右。拿破崙的大軍來時艱難,返回時也更將是一場噩夢。此時的沙俄確實兵民合一,有源源不斷的兵員和後勤補給從南俄平原與東方的西伯利亞紛至沓來,很快又湊齊了 40 萬大軍,戰爭形勢陡然逆轉。
此時的拿破崙也明白,解決軍糧補給是第一要務,於是他希望繞道走卡盧加經過南俄地區獲得糧食,因為來時路上的村莊已經被法國人盡數搜刮乾淨了。法軍的 108000 人,火炮 569 門,以 8 路縱隊在寬闊的大道上行軍,後面跟着 4 萬輛裝滿彈藥、木柴、糧食和各種掠獲物資的馬車和貨車。然而庫圖佐夫顯然不能讓拿破崙的計劃得逞,10 月 24 日,庫圖佐夫派遣沙俄將領杜克託洛夫在莫洛亞羅斯拉維茨截住了前往卡加盧的法軍。
法俄兩軍在一天之內反覆爭奪莫洛亞羅斯拉維茨陣地,陣地易手達 8 次之多,雙方損失極為慘重。儘管最後法軍佔領陣地,但是龐大的沙俄軍隊卻在小鎮的南方虎視眈眈,控制了南下的所有交通要道。這一次,拿破崙終於選擇了退卻,他和他的元帥們只得向北返回,走他們來時的老路。
法國人最終沒能在卡加盧過夜,來自 shutterstock
三天之後,拿破崙大軍來到了博羅季諾戰場。兩個月前,法軍正是在這裏與沙俄進行了進入莫斯科之前的最後一次大決戰。拿破崙看着這片死寂的戰場,在這裏他曾經帶領自己的胸甲騎兵突入沙俄的核心,不僅重創沙俄軍隊,甚至險些活捉沙皇亞歷山大本人。然而現在這裏除了被白雪覆蓋的殘骸外再無它物。
此時,沙俄地方游擊隊與哥薩克騎兵們開始不斷襲擊掉隊的法軍,缺衣少食的法軍大量成為俘虜,而更多的法軍則是在令下二十度的嚴寒中大量的被凍死在路上,無數傷者因為馬車的凍亡而直接被扔下壕溝,法國人在前往斯摩稜斯克的陸上如同喪家之犬。
11 月 10 日,狼狽不堪的法軍終於抵達沙俄西部的交通樞紐斯摩稜斯克,而庫圖佐夫的軍隊也緊隨着法國人的腳步前來。這座古樸的小城坐落於第聶伯河西岸,城外密佈着無邊無際的松樹林,從中世紀開始,這裏就是沙俄西部著名的松香產地。
拿破崙原本以為這個地方食物充裕,誰知法軍剛一渡過第聶伯河,原先已駐守在那裏的士兵反而蜂擁而出,撲向在第聶伯河岸滑倒跌死的軍馬,一匹也不放過,生吃殆盡。遠處觀望的沙俄哨騎將這一消息傳達到庫圖佐夫的耳中,此時的拿破崙與庫圖佐夫都明白,法國人已經瀕臨絕境了。
此時的法軍已經只剩下五萬人左右,拿破崙不得不徹底放棄在斯摩稜斯克冬營的計劃,決定全軍向後世的把白俄羅斯都城明斯克退卻。而此時的庫圖佐夫與後方的亞歷山大一世明白,一旦讓拿破崙平安抵達明斯克,那麼法國人很可能熬過這個冬天後重振雄風。於是,庫圖佐夫指揮俄國軍隊從南北兩面沿第聶伯河夾擊拿破崙的軍團,負責斷後的內伊元帥六千部隊第聶伯河的薄冰上與俄國浴血奮戰,無數人跌落冰河之中,最終僅有八百人得以生還。
在喪失了近萬名法軍士兵之後,拿破崙卻等來了噩耗,明斯克已經被沙俄軍隊奪取。此時的拿破崙依然退無可退,只能加快撤退速度,趕在庫圖佐夫之前渡過別列津納河,然後取道更北面的一條路線向西撤退。
在這條退路上,第聶伯河右岸一條支流——別列津納河(寬達百米)橫亙在四萬法軍的面前。更為尷尬的是,本來已經封凍的別列津納河又突然解凍,而跨越別列津納河的唯一橋樑——位於鮑裏索夫的一座橋頭失守了。11 月 27 日,法軍利用臨時修建的兩座橋樑快速運兵通過,本以為法軍插翅難逃的庫圖佐夫趕忙領兵猛攻,儘管法軍後衞將軍維克多及時炸燬了橋樑,但是仍然有數千聯軍被困在了東岸,他們被趕下冰河。
12 月 10 日,庫圖佐夫帶領沙俄軍隊的主力繼續追趕法軍,此時的拿破崙已經丟下自己的軍隊帶着兩百近衞逃回巴黎,而主帥繆拉也逃回了意大利,法軍在歐仁的帶領下撤出了維爾紐斯城。
這天午後,庫圖佐夫的沙俄軍隊趾高氣昂的開入這座他們曾經丟失的城市,這裏曾經是立陶宛大公國的都城,歐洲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古城,鱗次櫛比的古堡與教堂整齊排列在古城的街道中,眾多建築中,矗立於市中心上的格基明納斯紅色八角形古堡分外醒目,庫圖佐夫登上古堡之上的三層閣樓,整個維爾紐斯城的百餘座典雅古建築盡收眼底。
其中,用三十三種紅磚壘砌的聖安娜天主教堂如明珠般傲然挺立在眾多巴洛克建築中,那種美輪美奐感覺無怪乎連拿破崙都想將它"放在手掌中帶回巴黎"。不過,此時的沙俄早已把拿破崙的美夢擊碎,他們從古城牆僅剩的黎明門穿過,繼續向西,這座城市將繼續以沙俄維爾納省會之名存在上百年之久。
黎明門前的庫圖佐夫雕像,來自 shutterstock
12 月 14 日,法軍再次渡過涅曼河。半年前從這裏雄赳赳氣昂昂出發東征沙俄的 65 萬大軍,此時僅剩下不到 3 萬人,統兵元帥貝爾蒂埃向拿破崙送出了最後一份軍事報告:陛下,我們的軍隊已經蕩然無存了。
在他們的身後,庫圖佐夫的軍隊也於 1813 年年初渡過了涅曼河。在涅曼河的浮橋之上,庫圖佐夫遙望條靜靜流淌的長河,這條後世被稱為療養聖地的河流沿岸有着數不盡的森林與天然温泉,風景靜謐而秀麗,繼續向北蜿蜒過幾座山丘,這條河便會注入波羅的海之中。這裏日耳曼民族擴張的盡頭,河的西岸便是東普魯士境內,跨過這條河之後,他便會給沙俄再次創造新的輝煌。
1813 年 2 月,沙俄進入東普魯士,從柏林逃到東普魯士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 · 威廉三世馬上宣佈重新對法宣戰。當年三月,庫圖佐夫代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與普魯士代表在柯尼斯堡簽訂條約。這座城市儘管遠離德意志帝國本土,確實一座德國味道十足的古城。
從公元 11 世紀開始,來自德國的條頓騎士團騎士貴族與日耳曼平民就從德國本土移民而來,他們在這裏先後建立的軍政合一的據點、漢薩同盟的商業都市,最後塑造了普魯士王國的雛形——普魯士公國。
在大學的旁邊的墓地上,普魯士人告訴庫圖佐夫,這裏沉睡着德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康德。當俄羅斯人的軍隊即將開拔之際,普魯士贈予了庫圖佐夫一塊碩大的琥珀作為普俄友好的見證,面對這美輪美奐的絕世珍寶,庫圖佐夫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想,這裏將來或許也會成為沙皇陛下的一塊寶地……
目睹到拿破崙的慘敗後,普魯士、瑞典、奧地利和很多德意志邦國蠢蠢欲動,重新投入對抗法國的戰鬥中,第六次反法同盟隨之成立。庫圖佐夫的軍隊由東普魯士進入波蘭,將曾經被三國瓜分的波蘭領土全部佔為己有。4 月 20 日,庫圖佐夫進入維斯瓦河西岸的華沙城,作為曾經中歐霸主的都城,中世紀巍峨壯觀的紅色尖頂建築羣在這座古城匯聚,四周環繞着採用紅磚砌成的 13 世紀的內牆和 14 世紀的外牆,城池的四個頂角更有高聳的古式城堡。
昔日的波蘭皇宮——號稱世界最美麗壯觀的巴洛克式建築克拉辛斯基宮此時早已破敗,但是巍峨之間仍然能夠看到當然波蘭輝煌時代的倩影,在古城外圍的札姆克約廣場上,庫圖佐夫看到有一座手持十字架的巨型人物雕像,這便是把波蘭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的西吉斯蒙德三世,是華沙毋庸置疑的創建者,也是波蘭黃金時代的最後見證者。
把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的西吉斯蒙德三世,來自 shutterstock
不久之後,沙俄軍隊從華沙城向西一路推進,不斷佔領波蘭中西部的廣闊領土,將剛剛從拿破崙手中得到解放的波蘭人重新納入沙皇的奴役之下。然而,當俄軍追擊法軍至波蘭西部小城本茨勞,積勞成疾的沙俄大將終於病倒,並於 4 月 28 日溘然長逝。
庫圖佐夫雖然離去,但兵鋒依然勢不可擋。5 月初,沙俄軍隊自波蘭西南部進入薩克森公國境內。此時的拿破崙又補充了自己的 60 萬大軍前來迎戰(大部分是附屬國部隊與新兵),然而此時的反法聯盟總軍隊人數已經高達 180 萬之多(俄國便達 60 萬),雙方在呂岑、包岑兩次交手,拿破崙憑藉自己的指揮能力取得小勝,但是無奈自己的精鋭近衞軍與騎兵基本都倒在了沙俄的土地上,因此也無力乘勝追擊。
6 月份,拿破崙的弟弟約瑟夫在西班牙戰場慘敗,獲得消息的反法聯軍再次發動進攻。在德累斯頓戰役中(8 月初),儘管拿破崙再次獲勝,但是從多方湧來的普奧瑞俄四國軍隊讓拿破崙不得不得疲於奔命,多名法國元帥在分散作戰過程中受到重創。
終於,兩個月之後,命運之輪將拿破崙的 19 萬聯軍與反法聯軍 33 萬人推上了萊比錫的戰場。在這裏,來自 27 各民族的 50 萬人展開了命運的廝殺,也讓這場戰爭被稱為決定歐洲命運的"民族會戰"。10 月 16 日,修羅場正式在聯軍的火炮聲中拉開序幕。
在兩天的激戰後,拿破崙的盟友德國符騰堡人與薩克森人突然叛變倒向聯軍一方,法軍防線出現了致命漏洞,缺乏騎兵與炮彈的拿破崙被迫選擇向西撤退。在渡過浮橋時,法軍工兵的失誤讓包括波蘭親王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在內的兩萬士兵殞命戰場,拿破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
1814 年 1 月 17 日,沙俄亞歷山大一世皇帝進入柏林,他迫使普魯士和奧地利奉其為盟主。沙俄的軍事實力此刻震懾歐洲諸國。面對法國首相的求和,亞歷山大嗤之以鼻。在柏林的巴黎廣場旁,雄壯的沙俄大軍穿越柏林市中心象徵德意志民族的勃蘭登堡門,亞歷山大注視着門上那座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神四銅馬(Quadriga)雕像,一股無盡的自豪油然而生,當年葉卡捷琳娜大帝統一歐洲的夙願似乎馬上就要在他的腳下實現。
亞歷山大引用法王路易十四的名言"朕即國家"改為"朕即歐洲",誓要進攻法國。然而,當反法聯軍抵達法國邊境東部與比利時、德意志的邊境時,各國大軍卻猶豫了,因為自 1792 年瓦爾密戰役慘敗之後,反法聯軍 22 年來便從未登上法國領土。
終於,在亞歷山大的叫囂下,聯軍終於在 1814 年 1 月挺進法國境內。拿破崙領兵 7 萬,對抗 50 萬聯軍,終於因為實力懸殊而節節敗退,東部的阿爾薩斯、洛林與斯特拉斯堡等萊茵河西岸地區相繼淪陷,凡爾登、肖蒙一帶岌岌可危。
1 月 25 日,拿破崙再次開往前線,他在羅納河東岸再次與聯軍展開鏖戰,2 月中,他利用高超的指揮藝術六戰六捷,取得了蒙米拉伊等多次大捷,再次令俄普奧三軍膽寒。然而,聯軍終究佔據着人數優勢,並在不斷失敗中越挫越勇,留在拿破崙的可乘之機日漸減少。
然而即使如此,拿破崙依舊驍勇,3 月 8 日,拿破崙收復了聯軍佔領下的蘭斯城,拿破崙穿過蘭斯境內那座古羅馬戰神凱旋門,在那個聖女貞德拯救法國的蘭斯大教堂中不斷禱告,然而,正如後世所言:"蘭斯是拿破崙命運最後的微笑"的地方,這也是拿破崙的最後一次勝利。
3 月 21 日,拿破崙在奧布河畔阿爾西撤退,通向塞納河的大陸向聯軍敞開。3 月 29 日,亞歷山大率領的聯軍兵臨巴黎城下。兩天之後,被拿破崙任命衞戍楓丹白露的馬爾蒙元帥徹底的背叛了拿破崙,將拿破崙最後的一支精鋭部隊送入聯軍之手,巴黎城徹底門户洞開,拿破崙的底牌喪盡。
4 月 6 日,拿破崙竟然喪失了曾經出生入死的元帥們的支持,走投無路的他不得以簽署了退位詔書。11 日,拿破崙與聯軍的統帥們簽署了《楓丹白露條約》,20 日,拿破崙在老兵們悲憤與不甘的淚水中踏上了前往厄爾巴島的路途,他最後親吻了法蘭西的軍旗,一個時代結束了。
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領土被聯軍瓜分管治,巴黎交由俄軍掌管。作為勝利者的沙皇亞歷山大騎着白馬帶領大軍通過了凱旋門,創造了沙俄所有君主難以企及的輝煌時刻。巴黎市民只能落寞地看着這位下令殺害了數十萬法軍的沙皇帶領軍隊入城,並在被迫在他經過凱旋門時向其敬禮。
在戰爭結束後,沙俄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向西逼近法國巴黎的廣大領土,開全了史無前例的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