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孩子是教育的出發點

作者:唐文紅

轉載:唐文紅名校長工作室

一位家長很感慨地跟我説,孩子最想傾訴的人是老師,其次才是家長,孩子認為老師能夠懂他,能夠看見他的情緒。

“看見情緒”,孩子説得多好!

是啊,“看見即療愈”,能看見孩子的情緒,才能理解並接納他們的情緒,才會讀懂他們的語言,進而感知他們的心理。

大人常常把“看見孩子”掛在嘴邊,怎樣才是真正的看見孩子呢?

01

第一重看見:看見情緒,看到需求

事實告訴我們,即使是不會説話的嬰幼兒,也會有自己的情緒。

英國作家布拉夫曼博士在他的《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一書中通過24個生動的案例闡述了一個事實:

如果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理解,那他們就可能會通過身體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苦惱。如果父母正確地理解了孩子的焦慮,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

但是如果父母的反應不符合孩子的情感體驗,那麼孩子可能會重複某種行為,這樣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孩子和父母都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變得越來越沮喪。

情緒是信使,背後是需求。當孩子有情緒時,他們需要的不是被控制,而是被看見、被讀懂,清楚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再慢慢地放走這個情緒,這才是應對情緒的正確方法。

情緒處理四部曲的第一步就是覺察,隨後才能接納、表達、行動。

龍外五年級有一位英語老師,想讓孩子們在學習上互相幫扶,進行“師徒結對”。她事先在班級名單上圈圈畫畫,選了五位成績最優秀的學生,也選了五位英語後進生,一一配對,希望師傅能在英語學習上幫助徒弟。

但是,名單一公佈,師傅徒弟都有情緒了。有些同學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成為師傅,有些徒弟不願意被老師安排的師傅教。這位老師思索了一段時間,如果強制安排,效果估計不佳,於是她選擇接納他們的情緒和需求。

她在班上發起動員,讓願意接受幫助的徒弟來報名,並且給他們一天的時間去拜師,如果師傅同意,就算結對成功。有個別徒弟不願意同學來幫忙的,就慢慢引導,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去輔導,老師儘量接納他們的想法。結果,徒弟們每天都虛心受教,師傅們也願意為徒弟花時間,師徒結對效果很好。

總而言之,我們不要被孩子表象的行為所迷惑,而要努力看見、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進而看到孩子的需求。做到了這一點,孩子當然願意找你傾訴了。

看見孩子是教育的出發點

02

第二重看見:看見興趣,看到天賦

興趣是推動一個人認知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種重要動機,是一個人學習和生活最活躍的因素。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孩子對事物的深厚興趣,往往會成為他們在該方面取得成功的先導,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

美國學者丹尼爾·格林伯格曾提出了以下判別方式:

專注

堅持

沒有時間感

不覺疲意

動機十足

如果孩子表現出以上精神狀態,他們必然帶着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探索,大人們要能敏鋭地捕捉孩子的興趣點,有時還要幫助孩子尋找興趣。

什麼是教育?把你學到的東西都忘掉了,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那個忘不掉的剩下的東西是什麼?我想不可缺少一部分應該是主動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如果孩子越早發現這個興趣,他就能夠越早意識到自我認知的自豪感。

孩子的興趣,極有可能就是孩子天賦的引子,需要我們去發現,更需要我們培植。

看見孩子是教育的出發點

03

第三重看見:看見生命,看到成長

有人説,教育有三種境界:最低級的境界是上緊發條,永遠追趕某個目標;第二個境界是讓孩子理解自己,對呈現的問題不困惑;最高的境界是讓孩子發現自己,探索自己,勇於嘗試,永遠有勇氣修正自己,也就是“看見生命”的教育。

當我們看見生命時,我們會悦納孩子的一切;當我們看見生命時,我們會聆聽孩子的內心;當我們看見生命時,我們會跟孩子產生共情;當我們看見生命時,我們會尊重每一個獨特的個體。生命被看見,就會被尊重、被關注、被接納、被愛護、被支持。

為了引導家長去聆聽孩子的內心,龍外曾發起了“星空下的對話”活動。活動的引言如下——“盛夏時節,時而暴雨霓虹,時而烈日長歌,唯有涼爽的夏夜最讓人心情愉悦。忙碌的您,有多久沒有和孩子一起聊天談心了?”。

這個活動激發了很多家長放下工作,和孩子們進行一次星空下的談心。五年級4班的毛鈺芝媽媽也和女兒進行了一次促膝交談,她感悟很深,寫下了以下的文字:

“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個性活潑熱情的孩子常被期望能安靜一些,而個性安靜温和的孩子又常被期望能外向一些。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可事實上,我越不接納孩子,孩子越朝着我越不希望的方向發展。比如,孩子內向不被接納的結果就是變得更加退縮。

在學校課堂上愛舉手、愛表現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所希望的,我也一直覺得這樣的孩子會更受老師的喜歡,所以,有一段時間,我經常鼓勵女兒在校舉手回答問題,甚至要求她每天至少舉手兩次。

但事實是,逼着孩子那樣做,她很難受,看得出來那段時間她的心理壓力比較大,所以,我想,我應該學着接納孩子的個性,不要迫切的把孩子變成自己希望的那樣,要學着接納孩子,讓她跟着自己的生命本質去發展,接納她的慢節奏,多給肯定,鼓勵她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果把我們的生命過程比作一場馬拉松,“看見生命”的意義就如同馬拉松的補給站一樣,讓你很快恢復精力,然後繼續信心滿滿地跑向下一個階段。

生命被看見,那些在孩子體內隱藏的熱情、靈感、勇氣等美好的力量就有可能被喚醒,從而提供給孩子源源不斷地向上生長的動力,收穫超越與成長。

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爾早已冷靜地告訴我們:人始終是未完成的,這是人之為人的基本特性。我們的教育就是要能看見孩子的生命,永遠看到生命在成長,而教育者崇高的使命就在於求證生命的可能性,進而引領和拓展這種可能性。

孩子不是抽象的,當孩子來到家長面前,當學生走進學校,走到教師面前,我們的首要工作,是能夠看見孩子目前的實際狀態,只有做好了這一點,教育教學的出發點才是可靠的。

許多年後,假如有人問我,當年你為社會做過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説:我傳播了很多充滿人性、良知、散發着正義光芒的文字,我拒絕了與邪惡同污合流。

——這句話,據説是柴靜説的,無從考證,但説得好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心中有陽光,生命有力量。

支持,請點亮小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62 字。

轉載請註明: 看見孩子是教育的出發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