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清:鍾情教育四十載 矢志不移“行知路”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蘇頻道

楊瑞清:鍾情教育四十載 矢志不移“行知路”

楊瑞清帶領孩子在行知小學勞動實踐區觀察荷花。行知基地供圖

他把鄉土生活作為教學資源,積極探索學生校外活動、勞動實踐、生態教育模式;

他把一所簡陋破舊的鄉村小學發展成為集幼兒園、小學、中學和教育實踐基地為一體的集團化現代學校;

他40餘年如一日踐行陶行知精神,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以“閃光教育”、勞動教育做基石,讓農家子弟享受到公平教育。

他就是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楊瑞清,剛剛被評為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四十一載“行知路”

僅有兩排平房圍合的小院,五個班級170名學生、9名老師......那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五里小學,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切,還得從41年前楊瑞清來到學校説起。1981年,楊瑞清即將從曉莊師範畢業。不少同學選擇留在城市工作,這位土生土長的江浦(今浦口區)人敲開了校長室的門,説要到偏僻的鄉村教書辦學。“學習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於是,他來到了原江浦縣偏遠地區的一所村辦小學——五里小學。

當時,五里小學的學生包含九個年段出生的孩子,小學階段平均留級1.27年,大面積學業成績差,孩子普遍沒有自信心,加之不少農村家庭條件不好,學生輟學更是常有的事。

當時,楊瑞清帶的一年級起始班中,有一位女孩子被家長要求回家放鵝,楊瑞清堅持每天放學後趕到女孩家,一邊陪她放鵝,一邊教她功課,給她講陶行知小時候刻苦學習的故事,終於讓這個小女孩重新返校。那段時間,“五里小學來了一位好老師”在農民中間口口相傳。

學校辦學條件簡陋,教師隊伍不穩定。楊瑞清提出“把小學功能儘可能多地釋放出去服務社會,把社會力量儘可能多的集中起來辦好行知小學”,村民們先是自願集資7萬元,又主動投工投力,重建學校改善辦學環境。

1983年5月,楊瑞清調任縣團委副書記,因割捨不下學校和學生,僅僅4個月後他又主動申請回到五里小學,村民又一次自發集資10多萬元,讓辦學條件再一次得到改善。 “41年來,楊校長拒絕了多次提拔機會,一心開展教育實踐和實驗。”南京未成年人社會實踐行知基地主任劉明祥説。

上世紀80年代,楊瑞清提出開展“村校聯合”,開辦夜高中班、五里村掃盲班、家長學習班,在為村服務的同時為校爭取發展,1985年將五里小學更名為行知小學,江蘇省第一所行知小學自此誕生。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他又開展“城鄉聯合”,辦起了為城裏學生開展學農勞動實踐的行知基地,創建當時江蘇省第一個社會實踐基地“行知基地”。“2005年以後,我們又開展‘國際聯合’,學校逐漸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學校,至今累計接待了1.2萬名境外師生來校開展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他説。

“閃光教育”揚長補短

梅花圖案上知行合一的理念藴含其中,行知小學的校徽由一位畢業於行知小學的校友朱仁洲完成。據其回憶,當年因學習成績不好而自卑時,是楊瑞清老師的鼓勵讓他明確了人生方向。“你對色彩與線條那麼敏感,可以往美術方向發展。”這位一度被視為“差生”的學生後來考上了大學,走上了藝術設計之路。

在楊瑞清的眼中,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才,每個學生都是一顆星,他們彼此緊密地挨着,誰也不排擠誰,每顆星星都散發着自己的光和熱。楊瑞清説:“決不能只盯着考試,只看到分數。”

楊瑞清認為,學習是為了發展,學生也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發展的主體,要讓老師當教書的主人,學生當學習的主人。因此,他開始倡導和實踐“閃光教育”,即尋找孩子的閃光點,並讓他們朝着這個方向發展,讓孩子快樂自信、健康成長。

1981年,全國第一個行知實驗班開設,楊瑞清倡導和實踐的“閃光教育”開始紮根生長。行知小學1986屆畢業生王蔭霞2018年榮獲“南京好人”稱號,並登上“中國好人榜”,她在很多場合深情地説:“是楊瑞清老師在我心中種下了善良的種子”。現在已是大學副教授的朱仁洲也常回到學校跟同學們互動交流。他告訴人民網,“小時候其實不理解楊校長跟我説的話,只知道以後可以考美院,要高考的時候才明白,他當時是給我指出了一個人生的方向。”

全國第一個行知實驗班成功後,更堅定了楊瑞清以學陶行知為標識,辦好農村教育的信心。從五里小學到行知小學,名稱改變的背後,是堅定走行知之路的辦學方向。

“我先後見證了我們學校開展的不留級實驗、村級大教育實驗、小班化實驗、勞動教育實驗、研學課程實驗等,共計22項實驗,形成了豐富的實驗成果。”劉明祥説,在這些實踐的引領下,學校的辦學理念不斷變化,辦學內涵不斷豐富,辦學成果不斷顯現。“去年,楊校長又帶領我們系統梳理,《紮根鄉村40年的行知教育實驗》榮獲了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讓農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楊瑞清踐行的陶行知精神影響着學校一代代的年輕教師。

聶康靈是去年剛分配到行知小學的新老師,其所教授的班級裏有一位同學經常到小樹林裏觀察小動物。“一開始覺得很奇怪,但後來想到了學校倡導的知行合一理念,於是就換了個思路,通過孩子的視角,引導他們去發現昆蟲怎麼運動、周圍環境情況等,帶着他們寫觀察日誌。”

“勞動教育是一塊基石”

步入行知小學,迎面就是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校園環境清幽,繁盛的樹木與綴滿果實的梨樹次第排列,高大氣派的教學樓與“村小”原址低矮的平房形成鮮明對比,除了校舍、運動場,還有農田、果園、茶園、荷園。這裏已是南京市多所學校的實踐基地。

“當年我們開闢一個小菜園,自制器材辦了小氣象站,種了一片小樹林,後來有茶園、果園、玉米地、紅薯地,後來又種荷花,做陶藝,整個過程讓我們師生非常受益。”楊瑞清説,那時學校裏沒有圖書,設備也簡陋,但身處農村、大自然的豐富資源成了他們教育孩子的天然道具。“勞動教育是一塊基石,農村學校很早就重視勞動教育,種菜種樹種莊稼,孩子喜歡也樂於參與。”

楊瑞清認為,堅持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思想,把學科學習和勞動教育有機結合,為學生打造真實的實踐課程平台,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也成為學校育人的重要一環。“不僅自己受益,我們後來還把這些鄉土資源開放給城市學生,算是鄉村教育對城市教育的反哺,也帶來了很大的效益。”

在南京市大廠實驗幼兒園,小朋友們挽起袖子、戴上遮陽帽,在温和的天氣裏,翻土、選苗、種玉米、種花生、種中藥,收穫的季節到了,他們又帶上小鏟子、背上小揹簍,親手摘下自己種植的果實。畢業於行知小學的副園長餘後燕告訴人民網,小朋友們有一堂種植科,四季該種植什麼樣的農作物,老師都會帶着他們去實踐體驗。

當然,除了帶他們進行勞動教育的實踐之外,幼兒園很注重孩子的天性、學習方式、行為狀態、學習方式、家庭教育等,也會經常家訪,瞭解父母的狀態,以便對孩子因材施教。“當時我念書的時候,老師也是這麼教育我們的。”餘後燕説。

行知小學勞動實踐區佔地40畝,其中有果園、茶園、農作物試驗區等。挖紅薯,採茶葉,摘柿子,賞荷花……一年四季,學生們都可以在農田裏種植、採摘農作物。當年的平房教室後,至今仍然保留着一片整齊的玉米地,在這收穫的季節繪就了一幅豐收盛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91 字。

轉載請註明: 楊瑞清:鍾情教育四十載 矢志不移“行知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