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網上刷到一個俞敏洪參加母校活動的一次演講視頻,俞敏洪在視頻中談到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他説:“民辦教育的老師和公辦教育的老師完全是兩套體系,在民辦教育領域(民辦大學和民辦中小學),即使給老師加一倍的工資,公辦學校的好老師都不願意到民辦教育領域來,原因之一是公辦學校教師在退休以後享受的福利待遇比民辦大學和民辦中小學教師待遇要好很多。”
民辦學校開出雙倍工資,公辦學校教師都不願意,俞敏洪的幾句話,擊中了民辦教育的“痛處”。我們身邊確實有很多民辦學校,以較高的工資到公辦學校“挖人”,卻一再受挫,越來越多的公辦學校教師不願意去民辦學校,同時越來越多的民辦學校優秀教師報考公辦學校教師崗位,民辦學校優秀教師流失現象非常嚴重。
當然,這種現象在極少數頂級民辦教育機構還不常見,不過對絕大多數的民辦大學和民辦中小學而言,師資的流失,以及無法吸引公辦教育系統優秀師資的加盟,一直困擾着它們。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學校的發展就會長期處在低水平。短時間,靠高壓的學習模式,可以撐一撐學校的教學質量,吸引一些生源,但時間一長,家長對此類教學模式肯定越來越反感,民辦學校的招生就會越來越困難。
其實,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教師流動性大,優秀師資流失嚴重,都會出現教學質量下滑的問題,只不過公辦學校可以通過撤校、並校解決這個問題,而民辦學校就可能會因此出現生存危機。
那麼,為什麼民辦學校開出雙倍工資,仍無法把公立學校優秀教師挖走,也留不住本校的優秀教師呢?俞敏洪在視頻中提到一點:退休後的福利待遇差別。但具體來講遠不止這一點,社會地位、隱形福利、職稱評審等諸多因素,都影響着人們的選擇。
我們承認,現階段,公辦學校教師退休後享受的待遇比民辦學校退休教師好很多。就算在一個三四線城市,退休的公辦教師每月到手差不多也有五千左右,而如果是從民辦學校退休的教師,一個月大概只能拿到兩三千元。
公辦學校教師在退休待遇上的巨大優勢,是他們不願意去民辦學校的核心原因之一,也是民辦學校教師報考公辦學校教師的重要原因之一。
退休待遇是長遠的利益,從當下來看,除了明面上的工資,公辦學校教師在其他方面均有不小的優勢。
首先,公辦學校教師崗位穩定性更強,工資待遇更有保障。公辦學校是事業單位,公辦學校在職教師是擁有事業編制的“體制內”工作人員,他們只要不違紀違法,基本不會失業;他們的工資待遇由地方財政承擔,也幾乎不會出現拖欠工資的現象。民辦學校教師則不同,如果學校生源下滑,收入減少,他們的收入就會隨之減少,甚至會被辭退、遣散。
其次,公辦學校教師在職稱評審、教科研活動等方面佔有上風。職稱評審的組織方是教育部門,參與職稱評審的相關專家則來自體制內單位,所以職稱評審天然的會照顧公辦學校教師。教科研活動同樣如此,雖然現在各地教育部門一再強調要公平對待公辦學校教師和民辦學校教師,但想做到絕對的公平仍然很難。
第三,公辦學校管理更人性化,同事關係更為融洽。在公辦學校,管理層的領導和一線教師,身份都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家相互稱對方為同事。領導的工作需要一線教師支持,因此很多事大家商量着來,人情味比較濃;在民辦學校,領導就是領導,教師就是教師,管理層的決定,教師要嚴格執行。像教師之間調課,公辦學校就沒有民辦學校那麼多不近人情的規定。
簡單地説,民辦學校教師是民辦學校聘任的員工,他們為學校創造價值,為學校創辦者或投資人掙錢,而他們獲得的收益會遠遠小於自己創造的價值。一旦他們因精力不濟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再為學校創造較多的價值,可能很快就會被“新人”替代。
實際上,很多民辦學校在公辦學校“挖人”時開出的“高工資”,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很高。如果把公辦學校的公積金、津貼福利、年終獎勵等算進去,民辦學校開出的工資高不了多少。另外,公辦學校教師的收入隨工作的年限的增加,肯定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民辦學校則不一定能做到,有些民辦學校教師,工資幾年都不調整。
早前就有一位從公辦學校辭職去民辦學校的老教師,談到自己的選擇後悔連連,他七年前為每年多四五萬元收入選擇民辦學校,可七年以來,他的工資幾乎沒有增長,以前在公辦學校的老同事,收入早已超過了自己。
可以看出,即便民辦學校給出的工資比公辦學校高,這種“高工資”也不一定能保持下去,搞不好幾年之後就比不過公辦學校了。
不管怎麼講,公辦學校姓“公”,民辦學校姓“私”,這注定了民辦學校要從一線教師身上“榨取”價值。有良心的民辦學校會在“榨取”一線教師價值的同時幫助他們成長,倘若是非常自私的民辦學校,就不會考慮教師的未來,也不會關心教師的感受,學校裏的教師也不會工作太長時間,他們要麼辭職走人,要麼考編進入公辦學校。
俞敏洪説得對,現在的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的確是兩套體系。公辦教育因為普惠性和不以營利為目的,整個體系是以國家保障為前提設計的,優勢明顯,民辦教育想用所謂的“高工資”挖走公辦學校教師,幾乎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