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入學年齡調整呼聲折射教育焦慮

“青島地區小學招生的年齡限制近期會有改變麼?現在一直限制在8月31日出生前,哪怕出生晚幾天也只能下一年上學,感覺這樣的入學年齡缺乏彈性。如果孩子學習能力較強,是不是可以考慮適當放開?”日前,有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拋出了這一提議。青島市教育局之後答覆稱,根據國家、省相關政策要求,結合青島市實際情況,小學一年級招生對象為年滿6週歲(截至入學當年8月31日)的適齡兒童。此政策已實行多年,暫時沒有調整計劃,如有變動,有關部門將及時向社會公佈。(3月6日澎湃新聞)

近段時間,全國多地出現了關於小學入學年齡彈性調整的呼聲。這種現象,既反映了一部分家長的需求,也折射出家長的教育焦慮。筆者認為,小學入學年齡政策,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確保公平,才能紓解家長的教育焦慮。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6週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在具體實踐中,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小學,都將入學年齡滿6週歲的截止日期定為8月31日,晚8月31日一兩個月甚至幾天,就還要再等一年才能上學。因而,為了讓孩子能早一年入學,不少家長在孩子還未出生時就開始謀劃,一部分孕產婦為讓孩子趕在8月31日前出生,不到預產期便選擇剖宮產“搶生”。而還有一部分家長則通過找門路、託關係,讓未到齡的孩子提前入學。這種“搶跑”現象,折射出家長的教育焦慮,擔心慢同齡孩子“一拍”,輸在入學的起跑線上。而家長們為讓孩子提前入學各顯神通,這種“拼爹”現象,也造成了社會不公。

不少家長或許認為,一個年滿6週歲的孩子,與一個差幾個月甚至一兩天的孩子,在身體、智力發育程度等方面都相差無幾,為什麼就不能提前入學呢?殊不知,在目前地方經濟發展與教育水平並不均衡的情況下,小學的學位十分有限,一部分地區特別是人口相對集中的城區,加上一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需要就讀城區學校,一般滿足6週歲孩子入學已經很吃力,教育部門首先要保證6週歲孩子的入學,就不可能再放寬入學的年齡。

其實,如果調整小學入學年齡政策,將入學年齡放寬到5周半或5週歲,總還會有一些仍未達到年齡的孩子家長,要求讓孩子提前上學,“搶跑”入學的現象還是難以根治。現狀下,小學入學年齡政策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只要嚴格貫徹落實,“一碗水端平”,依然是最公平的方式,也能有效紓解家長的教育焦慮。當然,學位有剩餘的地區,也可以適當滿足一部分家長需求,招收一些尚未年滿6週歲的孩子入學,但必須及時公佈相關政策並確保公平,避免“暗箱操作”加劇家長的焦慮情緒。

筆者認為,讓孩子過早地接受小學教育,其生理、心理條件都還未準備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十分不利,雖然孩子“搶跑”沒有輸在入學起跑線上,但有可能倒在求學“賽跑”的道路上。對此,家長也應該深刻反思。(丁家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9 字。

轉載請註明: 小學入學年齡調整呼聲折射教育焦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