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藍圖創新工作室的學生在測試“文淵”機器人。 北京郵電大學供圖
華中科技大學實踐隊成員在查看咖啡長勢。 華中科技大學供圖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
“為李坪村的孩子們拍一張照片留住這個夏天吧!”快門按下,又一張幸福的笑臉被定格。
拍照片、練書法、畫牆畫,用心陪伴着村裏的兒童……這個夏天,西南大學“西小蘭”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的大學生在重慶市城口縣咸宜鎮李坪村,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暑假。
和他們一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暑假時間,放下書本,走出校園,走進鄉村,親近鄉土中國的廣袤大地。觀察、傾聽、行動,他們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深入交流,在田間地頭思考鄉村的發展之路,用不一樣的視角發現原始和自然的美。
發揮才華和想象力,他們給留守兒童帶去知識和快樂,為他們種下夢想的種子;一家一户實地調研,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學以致用,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實現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每一個暑期實踐小隊只有一個主題,只能去到一處,只能影響一方。但是,千千萬萬的實踐小隊一起出發,就像千百條河流匯入大海,必將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關心這片土地,便呵護盛放在此的童年
西南大學“西小蘭”實踐隊隊長周瑾和副隊長周曉甌都是參加過多次支教實踐的“老教師”。這一次,除了給孩子們上課、輔導作業,她們還想帶去不一樣的東西。周曉甌想: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説,拍寫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鄉村裏的孩子卻鮮有機會。作為新聞傳媒學院的學生,可以發揮專業特長,給他們拍照啊!
大家一拍即合,從學校借來閃光燈、背景布,一併帶去了城口。
拍攝的日子接近支教實踐的尾聲。這天,孩子們陸陸續續來到這間“臨時攝影棚”。鏡頭下,孩子們顯得有些害羞。“你們喜歡李坪村的什麼?”周瑾和其他隊員與孩子們交流、説笑。説着説着,大家就活躍了起來,面對鏡頭也更加自然。
不一會兒,一年級的小浩也來到了攝影棚,走到鏡頭前。可不論周瑾怎麼逗小浩,他都低着頭。
小浩是大家公認的“匪娃”,父母外出打工,平時他由爺爺照看,經常調皮搗蛋,身上有很多磕磕碰碰的傷疤。有一次課間,他拿着易拉罐的薄片到處亂晃,周瑾當即制止他。可小浩卻嬉皮笑臉地説:“你去告爺爺我也不怕!”無奈,周瑾耐着性子和小浩講道理。爺爺的“棍棒教育”對讓小浩變得有些“油鹽不進”,而此刻周瑾的耐心溝通反倒讓這個頑皮的孩子突然“聽話了”。
拍照的時候,小浩知道這些天闖了不少禍,竟有些不好意思。不只隊員們,其他小朋友也一起鼓勵他。“我喜歡李坪村自由的生活!”小浩的手比了一個“V”,大聲喊出這句話,鏡頭也記錄下這一時刻。
“一天下來跟着他們笑,我的蘋果肌都酸了。”“我也是!”拍攝結束後,正在收拾現場的周瑾和周曉甌又發出一陣笑聲。走出攝影棚,抬頭一望,天幕布滿了星辰。
只有在鄉村才能看到如此美的星空,她們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走上山坡,躺在草地上,呼吸新鮮空氣,兩人互相講着以前支教的趣事。她們知道,孩子們和星星一樣:雖然星光有明有暗,但都散發着自己的光芒。不論未來孩子們會走得多遠,他們都值得擁有幸福的童年。
切換一種新狀態,獲得一片新視野
一個急轉彎,睡夢中的李亞迪突然驚醒。望向窗外,懸崖就在車底,嚇得她趕緊縮回來;環顧車內,同學們大都不適應陡峭的山路,神情疲憊。一路沉默,車輛朝着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行駛。
“到啦!”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地域特色產品走出去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隊長刁玲敏、隊員李亞迪和隊友們一同興奮地下車,四處張望眼前的鄉村景象。“在腳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路程上的倦怠就一掃而空。整個人像是切換到另一種狀態。”李亞迪説。
2011年,在政策鼓勵下,邦東鄉開始發展咖啡產業,許多農户開始嘗試種植咖啡。獨特的自然條件使邦東鄉成為種植咖啡的優質地帶,可前幾年邦東鄉咖啡產業的發展有些不温不火。如今,咖啡市場需求回暖,產業發展又進入一個窗口期。
“既然佔盡天時地利,如何抓住機遇,把咖啡產業做大做強呢?”沒有休息,隊員們分成小組,帶着疑問,即刻開展入户訪談工作。
山間的風雨來得快,走得也快。和一户人家聊天的這會兒功夫,一陣大雨已過。李亞迪趁着晴天,趕往下一家。途中,一大叢被狂風吹倒的竹子攔住了她通往下一户人家唯一的路。
“我幫你把竹子砍掉。”李亞迪聞聲望去,從旁邊一户農家走來一位拿着鐮刀的大叔。她怔了一下,還沒等回過神來,大叔手起刀落,砍斷竹子,打通了這條路。“大叔很瘦,有些佝僂,可動作熟練有力。這是多麼淳樸善良的人啊!”李亞迪回憶,“我鼻尖有些酸,但內心更堅定了,我要努力給大山帶來改變。”
夜晚,隊員們回到了住處,聚在一起討論一天的收穫。“程叔叔家的咖啡種得太晚,又趕上霜凍,收成不好。”“王大姐家的咖啡種植海拔高,長得好卻熟得晚,沒趕上企業收購的時間……”刁玲敏認真聽取大家的訪談成果,作為隊長,她希望能和隊員們一起幫助當地抓住咖啡產業發展新機遇。
除了走訪農户,兩週的調研實踐中,他們與當地相關部門座談、走訪咖啡企業,全方位瞭解當地咖啡產業的過去與現狀。“未來可期,我們認為邦東鄉的咖啡產業能越來越好。”根據在基層一線掌握到的信息,刁玲敏和隊員們正在編寫調研報告,“我們會把分析和建議呈送當地相關部門,哪怕是一點點小的改變都有價值。”
把信息技術的汩汩清泉注入田野鄉間
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如汩汩清泉,悄然注入曾經閉塞的鄉間田野。廣袤鄉村有了數據這個“新農資”的加持,激發出更加充沛的發展活力。
2017年,北京郵電大學一支計算機專業背景的青年實踐隊,在定點幫扶的契機下來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他們在調研中發現,這個小山村有頂呱呱的風景,響噹噹的農產品,只是苦於“信息不對稱”無法打開市場。
自那時起,“助順郵我”科技助農就成為實踐隊每年固定開展的社會實踐項目。教授、研究生、本科生,一代代師生接續參與,先後為長順打造了“農產品產銷對接系統”“藍牙旅遊導覽系統”等信息化平台,為昔日的貧困縣打通了信息化之路。
後來,實踐隊轉化為學生社團“藍圖創新工作室”,來自計算機學院網絡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徐晨淇現為負責人之一。初入團隊時,他便參與了為當地景區研發智能導覽機器人的工作,不過對長順知之甚少,僅限於圖文資料和前輩口述。遠在北京的實驗室裏,他為這個千里之外的山村苦思一套套方案,敲下一行行代碼。那時,這代碼只意味着字符本身。
直到今年暑假,當徐晨淇踏足這片陌生的土地時,才真正感到手中代碼的價值。
“文淵文淵,給我講講長順有什麼好玩的?”“你好文淵,景區服務中心怎麼走?”長順縣神泉谷景區裏,不斷有遊客前來跟AI導遊“文淵”互動。它,就是徐晨淇團隊所敲代碼的實體,一款專為神泉谷景區室外導覽研發的AI交互機器人。
看着測試中的“文淵”成了景區“小明星”,團隊成員們生出了為人父母般的自豪。在與景區運營經理、當地導遊的交流中徐晨淇得知,機器人對他們的意義不只是添了個幫手。業務層面,它解決了景區導遊少且大多口音重的問題,能服務更多外地遊客、提高景區口碑,還能幫助培訓本地導遊;宣傳層面,它是景區現代化形象的代言,意味着這個深山裏的景區也可以新潮起來,和更廣闊的市場接軌。
“原來,自己手中的設計對使用者而言如此重要!”徐晨淇感到胸中多了一股力量——或許他曾經將實踐項目視作簡歷上的“錦上添花”,但他當下立志,要做更多“雪中送炭”的事。
“過去做項目,我是接受需求,現在我學會了發現需求。”對徐晨淇而言,這次社會實踐走出校園、走進鄉村、走向用户的紮實體驗,已化作走好研學之路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