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范蠡之後才知道,聰明人都應該懂這人生智慧
01大能者首先看重“的”
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戰爭中被刺傷了腳趾,最後不治身亡,臨死前讓兒子夫差為他報仇。
闔閭死後,夫差勤懇練兵,準備一雪前恥,被越王勾踐知曉後,勾踐準備先下手為強,在夫差行動之前發兵攻打吳國。
這時候范蠡站出來説:不行。他説率先發起戰爭的行為背德,會遭天譴。勾踐不信,説他已經決定了,就這麼幹!
最後勾踐大敗,帶着五千殘兵躲進了會稽山,讓文種去吳國求和。
開戰之前范蠡就提出,興戰背德,勸勾踐不要做這種下等事。這件事放在君王身上的道理是打仗不能凸顯德行,君王沒有得,老天就不會支持他;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挑起爭端和矛盾的人不佔理,不講理的人也不能讓人服氣。
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家長裏短,都是這個道理。
雖然這麼説並不全面,但我們國家一直強調和平,從不刻意挑釁,也是有德的體現。
在一個有德的國家做一個有德的人,也是一件幸事。
02忍字頭上一把刀
會稽山大敗後,勾踐對范蠡説,我後悔沒有聽你的,你快給我出出主意,接下來怎麼辦?
范蠡勸他,你趕快派人帶着禮物去求和,如果夫差不接受,你還要自己為奴為婢去服侍他。
這種要求乍一聽還挺過分,但勾踐採納了,派文種帶着珠寶美女去吳國求和。
勾踐被困會稽山的時候,是他人生的低谷期。他很失意,也很迷茫,心想難道這輩子就這樣了?
范蠡就勸他:
“商湯被困在夏台,周文王被囚在羑里,晉國重耳逃到翟,齊國小白逃到莒,他們最終都稱王稱霸。由此看來,我們現在的處境何嘗不是一種福分呢?”
勾踐也聽懂了。
范蠡兩次勸勾踐,都是讓他忍辱負重,讓他低頭。
第一次勸,讓勾踐做足失敗者的低姿態,強調謙卑恭敬,就算親自去侍奉吳王也得去。
第二次勸,借古通今讓勾踐重拾信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實力不允許的時候,就不要貿然出手。
忍字頭上一把刀,該低頭時就低頭。
但是忍不代表墮落,而是厚積薄發,等待時機。
03言行一致
後來在范蠡和文種的周旋下,吳王夫差赦免了勾踐,勾踐回到了越國。
終於回到家鄉的勾踐想讓范蠡管理國家政務,范蠡拒絕了,他説:
“用兵打仗這種事,文種比不上我;鎮定安撫國家,讓百姓親近歸附,我比不上文種。”
范蠡一句話點明瞭自己擅長的和別人擅長的,有自知之明又懂得揚長避短。
戰敗後的越國正是需要安撫百姓和士兵,修生養息的時候,這方面文種比較擅長,所以范蠡拒絕了勾踐的提議,反而推薦文種管理國家政務,他跑去吳國當了人質,兩年後才被放回來。
然而,當勾踐卧薪嚐膽二十幾年終於打敗吳國之後,夫差派公孫雄來求情時,勾踐不忍心,想要放過吳國,這時候,范蠡站出來力勸越王不能心軟,越王還在猶豫,范蠡當機立斷鳴鼓進軍,趕走了使者公孫雄。
最後結果大家也知道,夫差自殺。
兩相對比,范蠡確實證明了他自己所説的話,他更擅長用兵打仗。即使在危難時刻,他也言行一致。從他選擇前往更加危險的吳國做人質,而讓文種留在了暫時困難但相對安全的越國幫助越王管理政務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品質。
04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年越國敗於吳國時,伍子胥也曾勸過吳王不能放過越國,但是夫差沒聽;二十二年後歷史重演,角色互換,變成了范蠡勸越王不要放過吳國。
范蠡和伍子胥,都在重要時刻提出了正確的建議,但伍子胥遇見的是吳王夫差,而范蠡遇到的是越王勾踐。
但歷史這玩意兒,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説清楚的。
根據《史記》上記載,伍子胥勸了夫差三次。第一次是越國戰敗後求和,伍子胥説“不要答應他”;第二次勸是吳王準備討伐齊國,伍子胥説“越國對於吳國是心腹之患,而齊對於吳來説,就像一塊疥癬”,勸吳王先伐越;第三次勸是越國向吳國借糧,伍子胥説“不要借”。
但是,這三次吳王都沒聽。吳王不聽,伍子胥也沒辦法,只能説“你不聽我的勸諫,吳國將成為一片廢墟”!
而後來越國戰勝了吳國,勾踐也準備放過吳國時候,范蠡直接趕走了使者,根本不給勾踐做出錯誤決定的機會。
相較起來,伍子胥勸諫不了就放狠話,范蠡則直接動手。
這二人行事風格不同,也是他們最後結局截然相反的原因之一。
05有舍才有得
越王稱霸之後,范蠡就離開了越國去了齊國,但是文種還在朝為官。范蠡就給文種去了一封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一個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人,你還不離開是想幹嘛,等着被煮被烹?
文種:我不信。
於是,文種死了。
從這裏可以看出,范蠡確實是有大智慧的人。跟着越王卧薪嚐膽二十幾年,在越王成功之後毅然決然選擇功成身退,不留念權勢,也不功高蓋主,懂得盛極必衰,捨得權力地位,而且看起來一點都不留念,還記得勸一勸昔日的戰友,你也該走了。
心境通透豁達至此,光是“捨得”二字,范蠡就已經做到極致。
范蠡來到齊國,更改姓名,自稱“鴟夷子皮”,帶着兒子做生意,結果生意越做越大,存款達到了幾十萬,齊國人還讓他做了國相。
范蠡説他做官的時候位極人臣,做生意又賺了這麼多錢,盛極必衰,再不收斂就要倒黴了。
於是他歸還相印散盡家財去了陶地,又換了一個外號,自稱“陶朱公”,重新開始經營生意,沒多久存款就比以前還多。
范蠡的這一系列行為無疑令人望其項背。他做什麼成什麼,成了也不貪念,該舍就舍,舍完之後總能得到更多。
有舍才有得,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能做到范蠡這一步的不多。
06以退為進
范蠡要離開,總要先跟老闆説一聲吧。看他如何跟老闆辭職,也是一門學問。
范蠡寫了一封辭職信給越王説:
“君王憂愁臣子就該勞苦,君王受辱臣子就該死。以前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就是為了報仇雪恨。如今既然已經雪恥,臣請求您對於會稽之事賜我以死罪。”
這段話很有意思。范蠡跟着勾踐不辭辛苦二十幾年,不喊苦不喊累最後將勾踐推上霸主地位,現在成功了,反而求死。勾踐不是個昏君,肯定不會同意,不僅不同意,還要讓利,才能讓天下人認為他是個知恩圖報的君主。
勾踐説:我不僅不會殺你,還要和你平分越國,你要是不答應,我才要治你的罪。
這種客氣話范蠡當然不會信。好吧,既然你不殺我,我也無意瓜分你的江山,你就讓我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吧。
越王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於是,范蠡就收拾東西漂洋過海離開了越國,再也沒有回去過。
當時的勾踐已經稱霸,范蠡要是還留在他身邊無疑會讓他的地位受到威脅,卻不想范蠡這麼識趣。
如果范蠡直接説自己要走,越王如果直接點頭如何堵住天下悠悠眾口?而范蠡用了一招以退為進,不僅表達了他無心權勢的心意,還為越王創造了順水推舟的機會。
想必越王心裏對他是滿意極了吧。
後來,為了表示自己不是一個小氣的君王,勾踐把會稽山封給了范蠡當封邑,就當作紀念吧。
07人性的弱點
在陶地的時候,范蠡的二兒子殺了人,被關押在楚國。范蠡讓小兒子帶着千金去救,結果被大兒子阻止了。大兒子説弟弟犯罪,父親不讓大兒子去救反而讓小兒子去,這不是等於告訴世人他不孝嗎?
大兒子以自殺相要挾,最後得償所願頂替了小兒子。
出發前,范蠡寫了一封信讓他交給老朋友莊生,並且囑咐他錢送給莊生之後就聽從他的吩咐,不要忤逆他。
大兒子嘴上答應了,私底下又帶了幾百金在身上,到了楚國後,按照父親的囑託將千金交給了莊生,卻違背莊生的囑託悄悄留在了楚地,帶着另外幾百金去賄賂其他達官貴人。
莊生進宮見了楚王,對楚王説星宿轉移,對楚國有害,必須要施行仁義才能免除災害。楚王很信任莊生,決定大赦天下。
這個消息被達官貴人傳到了大兒子耳中,他心想,既然要大赦,弟弟肯定就會被放出來,那一千金豈不是白白送給了莊生,於是,他找上了門。
莊生本就廉潔,之前還對妻子説過,將來要找機會把這些錢還給陶朱公。如今朱公長子再次登門,言語間委婉地表示要把錢拿回去,這對莊生來説實在是一種侮辱。再加上他不聽勸阻,還留在楚地,更是打從一開始就不相信莊生的體現。
莊生自覺受辱,再次進宮見了楚王,把朱公二子殺人,長子賄賂官員的事情告訴了楚王。意思是,如果現在大赦,天下人會以為你是為了朱公二子專門頒佈的政令,和原本施行仁政體恤國人的出發點相悖。
楚王當然不能讓人污染自己的名聲,大怒之下派人先殺了朱公二子,次日再頒佈赦免詔令。
結果,大兒子最後帶着弟弟的屍體回了家。
看見二兒子的屍體,朱公妻子和鄉鄰都很悲痛,但是朱公卻説,他早就知道大兒子只能帶回二兒子的屍體。
他説,他之前之所以讓小兒子去,是因為小兒子出生的時候,家裏已經很富裕,小兒子沒吃過苦,不知道錢來得不容易,所以不會吝惜錢財;但大兒子從小跟着他吃過苦,知道生活的艱苦,對金錢也看得很重,捨不得花錢。
所以,大兒子去只能帶回弟弟的屍體。
有時候優點也會變成缺點,就像大兒子勤儉節約的品質到了這裏反而成了殺死弟弟的利器,小兒子的不知人間疾苦反倒更加適合做這件事。
范蠡把事物的正面和側面,人性的弱點把握得很透徹。
如果説范蠡是老闆,兒子是員工,那麼范蠡無疑是一個懂得如何用人的老闆。
可惜兒子始終是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