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時期,大臣手中有大量錢財,為什麼不願意拿出來救國
明朝之所以最終被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國庫裏面沒有錢了。沒錢打仗,自然就無法給軍隊的士兵發糧餉,無法組織武器等各種戰爭配備,這樣一來,士兵的戰鬥力必然下降。所以儘管李自成軍隊戰鬥力並不怎麼樣,基本上只能算一幫烏合之眾,但是最終大明王朝卻被李自成起義軍給輕鬆推翻了。
當時崇禎皇帝為了籌集打仗的費用,曾經向朝中各大臣徵集,而且他也主動帶頭,勤儉節約。包括他的皇后周皇后,也親自上陣,像普通農婦一樣織布。可見,崇禎皇帝確實是下定了決心的。但是官員們卻很少主動捐款,乃至於周皇后的父親都不主動幹這個事情。周皇后為了讓她的父親帶一個頭,把自己的首飾拿去變賣了給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把這筆錢捐出去。然而他的父親在捐錢的時候,卻依然剋扣了一部分。
那麼,是不是明朝的這些貴族官員們自身沒有錢呢?其實並不是的。當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用武力向這些官員們索取的時候,是從他們的身上掏出了不少的錢財,顯然他們並不缺錢。既然如此,為什麼明朝的這些官員地主貴族們,卻不願意把錢拿出來幫助國家抵抗農民起義軍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崇禎已經失去了大臣的信任。
崇禎皇帝最不像亡國之君的樣子。因為他勤政儉樸,絕不像其他亡國之君那樣花天酒地。但就算是這樣,崇禎依然失去了明朝大臣及地主貴族對他的信任。
之所以大家不再信任他,與崇禎個人的性格和處事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崇禎本人缺乏一種當君王的大度。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為一個君王,在國家危難之際,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好人才。要用好人才,首先需要信任人才。但是崇禎皇帝最大一個特點就是不信任人。他總擔心這些大臣和地主貴族會造反會奪權,所以他在給他們權力的時候,對他們常常多有提防,甚至動不動就會殺掉他們。
崇禎皇帝一生髮出去了很多的尚方寶劍,尚方寶劍自然是代表着皇帝,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但是崇禎皇帝從來不給他們這種權力,誰要是敢幹這樣的事情,他就擔心這個人要造反。比如袁崇煥用尚方寶劍殺掉了毛文龍,他就認為袁崇煥本身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把袁崇煥騙進京城殺掉了。
像這樣的例子還非常的多,崇禎因此殺掉不少人。所以明朝大臣們非常擔心,這也讓他們在工作上無所適從。如果大膽幹工作,很可能就遭到了皇帝的猜忌,皇帝就會把他給殺掉。
既然大臣們已經不信任這個皇帝了,我們知道,古代的國家都是家天下,一個國家就代表着一個家族。但大家已經不太信任你這個家族了,怎麼還會把錢拿出來支持你呢?
二、大臣們覺得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
中國古代的王朝,有一種改朝換代的傳統。每到兩三百年的時候,一個王朝也就要結束了,古人把這一個認為是天道循環。是上天對人間的王朝給予的一種規律,
所以每次到了王朝末年的時候,大家都會起來造反,都會覺得這個王朝應該滅亡了,應該由新的王朝來替代這樣一個王朝
而明朝末年確實具有那種王朝即將滅亡的氣象,因為當時明朝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大事情,包括自然災害頻發、人間瘟疫流行、盜賊四起、少數民族強力入侵等等,所有這一切都給人一種明朝即將滅亡的感覺。
為什麼李自成打進北京城的時候?那麼多的人不抵抗,而且主動跑去投奔李自成,就是因為他們可能會覺得真龍天子出現了,他們要去投奔真龍天子了。
有人可能會説李自成本來是流寇,他怎麼能夠算是真龍天子呢?事實上,如果在明朝以前,大家可能覺得這個話是對的,但是明朝本身就是一個農民起義者奪得天下建立的,所以像李自成這樣的農民起義者,奪得天下也是有可能的。
三、官員們如果拿出錢財捐助國家,可能引出其他問題。
因為明朝的工資普遍不高,而整個明朝官員為了補貼家用,所以他們大都貪腐。古代沒有官員財產公佈這樣一個制度,如果這個時候把錢財捐出來,根據他們的工資進行計算,他們是不可能有這麼多錢的。所以假如這些官員們捐錢了,就意味着他們有嚴重的貪腐行為,這樣一來,就相當於他們把自己的問題給暴露了。
崇禎皇帝本來是比較節儉的,同時他也對大臣們不信任,現在大臣們拿出錢來,皇帝肯定認為官員是一個貪官,從而抄他的家。那不就把好事變成了壞事嗎?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那些大臣們就算家裏有錢,也不敢把錢捐出來。
明朝的官員不願意捐錢,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其實和整個大明王朝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蚱蜢。一旦大明王朝滅亡了,他們也就不存在了。這也是他們的歷史悲劇。
(參考資料:《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