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最大的挑戰”,問及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重慶吉芯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説:“教育佈局還不夠好,專業數量太少,而且學校只教課本上的理論,很多學生到畢業都沒親眼見到過一張芯片。”
系統豐富的專業知識學了四年,卻連最基礎的產品都沒“上過手”,就像終究要上陣打仗的兵臨到上戰場前都沒摸過一次槍。這樣的士兵理論掌握得再好,作戰時解決危機、尋找生路的本事都難免顯得蹩腳。創新是一場攻堅戰,培育好參戰的“士兵”們是重中之重,高校就是為前線不斷輸送人才的堡壘,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長效創新,離不開地區、企業與高校協同作戰。
政府需牽頭佈局,推動三方協同發力,共同優化創新生態。2021年,沙坪壩區政府編制4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方案,助力先鋒智慧城市創新產業園等創新創意項目落地,進一步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及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承載歷史的地區總是擁有各種深厚的積澱,而企業和高校的加入則能讓“舊資源”煥發新活力,激活該地創新因子。高校培育創新,企業落實創新,地區成就創新,沙坪壩區的經驗證明,唯有三方共同追求並實現“夢幻聯動”,才能“攪活”區域創新發展的“一池春水”。
校企之間構建聯合培育機制,創新的後備軍們既要“啃”書本,又要“磨”技能。校方可以與企業建立官方合作機制,定期將學生送往專業對口企業進行參觀遊學、實習實踐。企業也不妨在平時為學有餘力的學生設置勤工儉學崗位,讓願意主動參與實踐的學生在實操中更好地理解理論,運用理論,既實實在在學到技能,又自食其力得到回報,儘早感受行業氛圍,適應工作節奏。同時,企業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可塑之才,爭取將青年才俊納入麾下,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組建起一支支生力軍。
要想真正解決人才這一最大挑戰,需要以高校教育為抓手,優化學科佈局。在我國,高新技術基礎科研的缺失是制約企業乃至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學科設置少、基礎教育不足自然會導致專業人才缺口大,因此,瞄準科創需求進行學科建設成為當務之急。以高端芯片研發為例,集成電路是其核心內容之一,2021年,教育部正式將“集成電路”升級為一級學科,重慶市也在積極謀劃國家實驗室、加快構建技術研發體系,大力鋪開集成電路學科建設。高校學科建得好,地區產業創新的戰線才築得牢。
地區創造條件、企業釋放機會、高校優化教育,通過三方協同作戰,建立起產學互促的良性體制,培育起寓教於“工”、於“產”的活力氛圍,才能把人才這個公約數在創新的長遠效能中放大再放大,將地區內產、教、研、用多位一體創新的潛力激發再激發。
(作者系重慶大學學生)
【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