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劉備見孔明
劉備見孔明猶如魚得水也,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智者,同時也是蜀漢的丞相,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是諸葛亮的寫照,在動盪的年代,諸葛亮的出現使得劉備如虎添翼,因此劉備見孔明——如魚得水也就隨之而來了。
劉備劇照
三國時期,當時的曹操勢力最為雄厚,劉備還沒有登基稱帝之前,由於自身的實力太弱,只能依靠劉表的軍隊駐守新野。但劉備確實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一直寄人籬下不是他所想的,剛好這個時候,劉備手下有一個謀士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是個難得的人才,勸説劉備一定要將諸葛亮留下,得孔明者得天下也。
劉備為了得到天下,恢復漢室,曾經三次親自拜訪諸葛亮,劉備見孔明的前兩次都遇到諸葛亮不在家,當第三次終於等到諸葛亮在家時,也是默默地等到諸葛亮午睡醒後,因此,諸葛亮見劉備如此誠懇也就同意與之見面。劉備向諸葛亮請教了很多治理國家的辦法,而諸葛亮也仔細的將天下形勢分析了一遍,建議劉備可以先取得荊州,這樣才可以與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劉備見孔明對自己的所問都進行的如實的回答和建議,這讓劉備很是欣賞諸葛亮的見解,於是劉備與諸葛亮的感情逐漸加深,以致於之後劉備對關羽和張飛説了一句:“我得到諸葛亮,就好像魚得到了水一樣”。
劉備稱帝
中國四大名著當中我最偏愛《三國演義》,對於歷史的刻畫細緻入微,對人物的分析在歷史原形的基礎上蒙上一層更加人性的面紗。劉備稱帝的原因在歷史上頗有爭議,但作為皇室正統,一心匡扶社稷的他究竟是如何考慮需要細細思量。
《新三國》劉備劇照
三國分別是魏、蜀和吳,其中劉備割據川蜀地帶拱衞漢室。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廢帝自立,漢獻帝慘遭毒害。劉備原本是中山靖王之後,志向遠大,在戰火紛飛苟延殘喘的東漢末年,就算不是為了繼承大統,但平定的報復還是有的。此時聽聞曹丕稱帝、獻帝遇害的消息,心中必然為漢室感到悲慘悽然。於是在曹丕稱帝的第二年,劉備稱帝,建立蜀國,定成都為都城。出於對歷史的嚴謹,蜀國與蜀漢這是後人對劉備建立政權的稱呼,劉備當時國號為漢,由於偏於川蜀地帶,所以人們稱之為“蜀漢”。
劉備稱帝是大漢王朝的延續,因為是皇室正統的出身,所以在演義當中最受支持。明清小孩聽聞説書講解三國演義時,如果劉備打了勝仗則歡欣鼓舞,如果劉備打了敗仗則一個個垂頭喪氣。這與歷史對劉備的評價是分不開的,劉備治理蜀地期間,愛民如子,禮賢下士,謙和待人,吸納了不少名臣良將,使當地經濟生產得到迅速恢復,並且不受北邊曹操的侵擾。劉備稱帝,是為天下正名,魏國政權建立又能如何,天下仍是大漢的天下,大漢沒有亡。
劉備性格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國的締造者,能夠成就帝王偉業,劉備性格是怎樣的呢?
《新三國》劉備劇照
劉備性格里面有非善於籠絡有能力的一面,他選擇的人武力都很高強,比如他手下的五大將才,關羽和張飛是他的結拜兄弟,他們兩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多次救他於困難之中,馬超、黃忠、趙雲,都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為劉備建立蜀國和鞏固江山都立下汗馬功勞。除此之外,劉備能夠知人善任,不管是哪種性格的人,劉備都能和他們打成一片,讓他們一心一意為自己效力,他手下的將領跟隨他南征北戰,都至死不渝,和曹營的將領完全不同,曹營裏面的將領,很多人都背叛過曹操,曹操幾乎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不過曹操也沒有真正的信任過任何人。劉備的將領就不會背叛劉備,即使其他陣營給予很大的誘惑,都不能改變他們對劉備的忠心。
劉備性格里的堅韌不拔,是他成功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劉備和曹操、孫權相比較,他幾乎是從一無所有開始創建自己的勢力,他的成功之路充滿坎坷,經常東奔西走,投靠各方,剛開始投靠曹操,曹營的眾人容不下他,想殺他,幾經周折才離開曹營;投靠劉表,劉表不信任他,他忍辱負重,為稱霸保存實力;和孫權周旋,不僅娶得孫權的妹妹,還借走荊州之地,把周瑜氣的吐血。他不是一帆風順,經歷過很多挫折,面對困難,卻越戰越勇,在亂世中成長為一代帝王。
劉備字什麼
三國時期,有著名的“三德”,其實是對劉備、曹操和張飛三人的合稱。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字”中,都有一個“德”。
劉備
古時候,尤其是商周一代,尤為重視禮制。因此當時的人們認為,一般直呼對方的名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只有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才會稱呼其名,而同輩之間也只有極為相熟的情況下才會直呼其名,多數時候是稱對方的表字。表字,就是在名之外,另取一個同本名意義相同的別名,以表彰其德。一般男子到了二十歲也就是戴冠之歲時,就會起個表字。
劉備,字玄德,所以眾人多稱之為劉玄德。“玄德”本是出自於《道德經》,意指任由萬物生長,但是並不佔有;任由其所為,但是並不依持;任憑它們發展,並不從中宰割牽制。也許劉備的字正式從這《道德經》而來,細看劉備的一生,多多少少還真有暗合這其中的妙意。劉備於亂世中起義,起兵之初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
劉玄德就是憑藉這自己沾有漢室宗親的血液這一優勢,以仁義之風折服眾人。再加上“玄德”二字,無形之中也為劉備博來了“仁義之君”的稱號,在動亂中苦不堪言的百姓如何不希望有此明主,紛紛跟着劉備走了。劉備初期雖然勞累了些,但是後期卻有了堅實的羣眾基礎。即便連連征戰,但是底子厚了,卻也不虛。同時,部將們也都願意為了自己的仁義之君拋頭顱,灑熱血。所以,劉玄德的成功,還是在於他對“仁、德”二字的見識之深。
劉備的馬
劉備的馬叫做的盧馬,奔跑起來快如閃電,的盧馬跑得快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它跑得快,幾次救劉備於困難之中,其中有一次是劉備在躲避樊城之難時,慌亂之中,的盧馬帶劉備到了檀溪邊,後無退路,他對馬兒説,“今天是緊急時刻,就只能靠你了。”的盧馬似乎聽懂了劉備的話,的盧馬一躍跨過檀溪,帶着劉備擺脱了追兵,這次事件之後,的盧馬有普通坐騎變成名馬,名聲雖然沒有赤兔馬的響亮,但是它的地位不可動搖。
的盧馬圖片
劉備的馬的盧馬究竟是什麼樣的馬?的盧也叫作榆雁,的盧馬很好辨認,它的額頭上有塊白色的印記,古時候的人認為這種馬會害死主人,都不喜歡騎這種馬,把它當做兇馬。
劉備是怎樣得到的盧馬的呢?劉備的的盧馬原本是張武的,張武背叛劉表,劉備作為劉表的將領去討伐張武,在戰場上看到張武的的盧馬,就大讚的盧馬,趙雲聽到劉備讚賞此馬,就打敗馬的主人張武,奪了的盧馬。凱旋後,劉備把的盧馬獻給劉表,劉表聽信他人之言,認為的盧馬是兇馬,而沒有收下的盧馬。的盧馬一直陪在劉備身邊,才有了的盧一躍救劉備的故事。
劉備的馬的盧馬是不是兇馬呢?這根本不能解釋。的盧馬在劉備身邊,不僅沒有為劉備帶來厄運,還數次救劉備,但是其他人乘坐它,卻無端端丟了性命,比如説張武,若不是的盧馬太過出色,劉備不讚賞的盧馬,馬背上的主人也許還能多活些日子;還有龐統,他乘坐的盧馬,被其他人當做劉備,射死於馬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