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點評偏重定量實證研究,答主是統計學專業背景,完全沒有受過心理動力學訓練,只是站在心理動力學外部的偏激進批評者,由此產生的偏頗敬請讀者留意。
原文所描述的現象
徐凱文老師談及的現象,在積極心理學的文本中有明確對應的事實描述。「從 20 世紀 60 年代至今(2002 年),每一個富庶國家的數據都顯示抑鬱現象急速蔓延,當今抑鬱症的比率是 40 年前的 10 倍」——在《真實的幸福》中,作者 Seligman 給出的嘗試解釋頗有説服力: 在經濟尚未發達的 1960 年代,個體消費處境的改善與自身的勤勉努力有直接的關聯。如果我們熟悉六十年代的香港,這句話就是「手停口停」,沒有工作收入立即影響基本生存,自身的勤勉努力與處境改善密切關聯。在 2000 年代的發達國家,這個關聯被普遍削弱,飲食起居的保障條件不再匱乏。
熟悉 Seligman 習得無助 / 習得自助實驗的朋友,可以將六十年代的「手停口停」類比試驗中習得自助組的狗,它們的努力掙扎與自身暫停電擊、處境改善有即時的密切關聯;而 2000 年代發達國家的消費社會,可以類比其中習得無助組的狗,它們的暫停電擊、處境改善完全由習得自助組的配對狗決定,與自身努力全無關聯。習得無助組的狗實驗前後抑鬱表現傾向比例從 1/8 增至 3/4,習得自助組的狗從 1/8 降至 0 忽略不計;與之類似,2000 年代的發達國家抑鬱症比率是 1960 年代的十倍。最近十多年的經濟全球化,「中國或成最大贏家」,抑鬱症發病率與富庶地區消費社會並軌。
原文推及的原因之一:原生家庭
徐凱文老師原文將現象的原因推及「原生家庭」、「功利應試教育」和「價值觀」。「原生家庭」是大眾媒體最喜歡的替罪羊之一。明尼蘇達大學 Twin Cities 校區的同卵孿生數據庫研究,通過比對分開在不同原生家庭撫育的同卵孿生子成年後各指標的相關係數,第一次把基因和後天家庭的作用在統計上作了區分識別。自 1990 年前後,陸續發表的大量實證數據壓倒性地證偽此前對「原生家庭」解釋效應的過高預期。在學術界可以觀察到,對「原生家庭」的強調程度與研究方法的取向並不獨立。越重視個案見證、定性分析的研究者,越有可能籠統地歸因於「原生家庭」、對基因與撫育的效應不加區別;越熟悉同卵孿生相關係數研究法的研究者,越可能避免歸因於家庭的後天撫育。如果有興趣鳥瞰一下同卵孿生相關係數研究的全貌,推薦訪問 http://match.ctglab.nl/#/about
原文推及的原因之二:功利應試教育
「功利應試教育」,在教育改變命運的改革開放初期,正是舒緩習得無助抑鬱傾向、夯實價值觀的最關鍵體制變革。到了後三十年的末期,當教育不再能以一己之力改寫命運,對這一點的過高期望及其落空,導致了錯誤的歸因。「功利應試教育」也許有這樣那樣值得實證研究的問題,但心理動力學取向的真正困難在於,教育被當成了萬金油。如果嘗試克服證實偏見(Confirmation Bias)作逆向思維:北美 2000 年代的抑鬱症發病率比 1960 年代高,北歐的抑鬱症發病率比北美更高,它們的素質教育需要背這個鍋麼?
原文推及的根本問題:價值觀
與教育相比,「價值觀」更可謂心理研究中的「大殺器」。對人生意義的追尋( Frankl 代表作的書名:Man's Search for Meaning)是存在主義心理學的核心命題。心理動力學與存在主義心理學似乎有相當的重疊,不過在我看來有一條微妙的界線:人生意義(≈價值觀)作為干預變量還是結果變量(當然,用結果預測原因的迴歸預測或者相關研究是另一碼事)。心理動力學研究者傾向於認為操控、干預價值觀是治癒心理障礙的途徑;存在主義心理學認為真正要追尋和超越的就是人生意義本身,身心障礙只是追尋和超越道路上的路標警告。在自殺干預研究界,或許存在主義心理學是唯一可能某種程度上同情自殺行為的研究取向。
或許徐凱文老師並沒有在心理動力學和存在主義取向二者之間有明確傾向,或許目前很多的評論將原文解讀為心理動力學的取向,但我本人對原文的觀感和共鳴更傾向於存在主義取向。人生意義的追尋並不總是攀登上升的單調過程,很多時刻更可能遭遇複雜的超越翻轉環節。在鼓吹思想獨立兼容幷包的北大,來自學校部門的問卷「人生有沒有意義」或許就被解讀為「應試教育下的人生有沒有意義」。
因為研究方法可行性和學術生產回報率的差異,心理學文獻中大部分研究命題是中性或負面的心理學論題,研究正面的積極心理學、人本心理學、優勢心理學文獻在全部文獻中百不及一。同樣的原因,(我相對比較熟悉的)研究正面論題的積極心理學文獻,其中絕大多數以愉悦感或者籠統的單向度幸福感為研究變量,把人生意義感作為變量的實證研究百不及一。但這並不意味着積極心理學研究者忽視人生意義感,比如在 Seligman 頗有代表性的 PEM 三層次幸福感學説中,「生活富有意義的程度」就是第三層的變量,與「生活愉悦程度」、「生活專注投入程度」並列甚至隱然高居於上。徐凱文老師原文對積極心理學的批評在這一點上有其道理但並不恰當。積極心理學研究圈特別強調實證研究範式,對人性不持有性善論的先驗立場。積極心理學的文獻也會測評美德(virtue)、生活富有意義的程度、人格中的追尋超越傾向,但不會討論人生意義內容的是與非。
不知心理諮詢中心被問及什麼是人生意義的時候,臨牀操作守則是否允許轉介龍泉寺——是的,這是一個外行的問題。答主的同事、學生多有同情心理動力學取向的研究者和從業者,答主經常冒充內行向大家安利 Stanovich 的《這才是心理學》。本答未作禮節性匿名,如言辭不妥望各位老師同學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