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從兩漢以來,就沒有產生國運超過300年的大一統王朝。朱元璋於1368年創建的明朝,本來很有希望打破這一“魔咒”,但事與願違,最終倒在1644年的春天。
明朝滅於1644年,可在1640年就被決定了生死存亡的命運。
1640年,明朝和清朝發生了一場規模龐大的戰役——松錦之戰。
我們知道,建州女真在長白山西麓、松花江和遼河流域一帶崛起後,於1616年建立了後金政權(清朝前身)。在那以後,清朝就成為了明朝的心腹大患。特別是在清朝統一東北並征服了蒙古後,清朝和明朝就進入到你死我活的階段。
松錦之戰的爆發,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1840年3月,以清朝皇太極派重兵圍攻錦州為標誌,松錦之戰爆發。
1841年春天,為了挽救遼東戰場屢戰屢敗的危局,防止清朝軍隊南下肆虐,明朝崇禎皇帝派遣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13萬人馬,集結於關外的寧遠(今遼寧省興城市),待機與清軍展開一場決戰,給錦州解圍。
明朝自立國以來,就保持着一支強大的常備武裝力量。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迎戰瓦剌太師也先時,隨身就帶了20萬大軍。現在,崇禎皇帝打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之戰,竟然只出動了13萬人馬,這是不是在開玩笑?
當然不是。
明朝中後期,隨着承平日久,明朝軍隊戰鬥力下降得非常厲害,在與清朝(後金)的對峙中,有生力量不斷消耗,在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明朝幾乎喪失了所有的精鋭野戰部隊,只剩下部分由將領直接統領的軍隊,數量極少,如著名的關寧鐵騎,總共只有三五千人。這次崇禎皇帝搜刮了所有的家底,才拼湊出13萬人馬,這已經是他最後的本錢了。
對於這場戰役,崇禎皇帝勢在必得,為此派遣了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衞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八大總兵,在洪承疇的統一率領下,奔赴前線作戰。
洪承疇跟袁崇煥一樣,是文人出身,考取過進士功名,但最終投身軍伍,以武揚名。洪承疇在任職陝西三邊總督,與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作戰。他採取“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使得陝北農民起義軍連遭敗績。李自成在潼關一敗塗地,只帶了18騎逃到陝南商洛山中。
崇禎皇帝派洪承疇率部到關外,與清軍作戰,對他寄予了厚望。洪承疇對得起崇禎皇帝的厚望嗎?
在戰役之初,洪承疇採取的策略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逐漸往錦州靠攏。這種策略似乎有效,在當年7月乳峯山一戰中,明軍和清軍初次交手,清軍傷亡慘重,差點潰敗。
可是,明朝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兵多餉艱”為由,為明朝軍隊制定了速戰速決的作戰策略。陳新甲所言也是客觀情況。明朝末年,13萬大軍出關作戰,對後勤保障方面是一個巨大的壓力,誰都希望能夠提前結束戰役。崇禎皇帝同意了陳新甲的建議,下令洪承疇加速進軍。
洪承疇率領13萬大軍趕到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時,與星夜奔馳前來的皇太極大軍相遇了。皇太極見明朝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隊形拉得很長,而且精兵強將部署在前隊,後隊顯得較為薄弱,便派軍挖掘了3條上寬下窄的壕溝,將明朝軍隊切斷分割開來,並切斷了明朝軍隊的糧道。
隨後,決戰在錦州、松山之間打響。
按照當時的形勢,明朝軍隊數量多於清軍,明軍的火器優於清軍,理應占據上風。可是,明朝軍隊多年來都沒有戰勝過清軍,內部有功不賞、有過不罰,官兵早已喪失鬥志,與清軍一戰即潰。這樣的仗,怎麼打呢?
洪承疇率部多次突圍,都被清軍頑強阻擊,未能成功。1642年2月18日,洪承疇困守的松山城被清軍攻破,洪承疇被清軍俘獲,後來投降;明朝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3月8日,祖大壽眼看大勢已去,率部獻城投降清軍。
至此,持續近兩年的松錦之戰結束。
在松錦之戰中,明朝喪失了最後的13萬軍隊,守邊大將中,死的死、降的降。大量軍備物資落入清軍手中。《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
一句話,明軍輸得很慘!
不僅如此,明朝在關外的據點全部落入清軍手裏,只剩下山海關一道關隘。現在,留給明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清軍大舉進入關內,只是時間早遲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