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都習慣即位後便開始陵寢修建,並且動輒便要修十幾二十年,其陵墓自然是氣勢恢宏。而崇禎皇帝由於國家當時比較困難,一直沒有將修建自己的陵寢提上日程。以至於當崇禎帝自縊於煤山之後,作為一個皇帝,竟沒有一座與之相匹的陵墓。但最後崇禎還是葬入了明十三陵,成為了最後一位入明十三陵的明朝皇帝,那麼是誰給他修的陵墓呢?
崇禎皇帝
李自成將崇禎葬入明十三陵
事實上,崇禎皇帝能入明十三陵,還要歸功於闖王李自成。李自成將北京城門攻破之後,仍在紫禁城中到崇禎皇帝,還試圖召集大臣議事,奈何明朝氣數已盡,竟無一人前來。面對空曠的大殿,崇禎終於絕望了。
最終崇禎皇帝做了一個最為決絕的決定:讓後宮的妃子自殺,同時讓貼身太監帶着三位皇子出逃,而崇禎自己和太監王盛德則逃往了煤山,最終自縊而亡。作為一個皇帝,崇禎可謂是做到了極致,作為朱家皇室子弟,崇禎沒丟皇家骨氣。
崇禎皇帝自縊
李自成對於以身殉國的崇禎皇帝十分敬佩,尤其是看到崇禎留下一句十分有天子氣度的話“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時,不禁生出無限感慨。最終,李自成決定將崇禎下葬於十三陵。
由於當時戰亂頻繁,也沒有什麼好的棺槨,李自成費了好大勁才找到一副柳木做的棺材,隨後便將崇禎裝入此棺材內。可崇禎皇帝身為一國之君,生前卻並未修建陵寢。一番思索之後,李自成便下令將崇禎葬入了已故的田貴妃墓裏,就這樣,崇禎總算也葬入了明十三陵當中。
崇禎皇帝
但要注意的是,當時的田貴妃陵墓也沒有修好,最多隻是個半成品。並且在安葬崇禎皇帝之時,李自成沒有出錢也沒有出力,而是當這些事情安排給了老百姓去做,由此而失了民心。
清軍入關後修繕思陵
清軍入關之後,由於崇禎皇帝的陵墓太過不堪,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皇帝便將崇禎的陵墓進行了修繕,並將其改名為“思陵”。順治二年九月,思陵修繕完畢,但由於當時清朝剛剛建國,正是缺錢的時候,因此思陵修繕的並不是太好,可此後順治還對其進行了維護修繕。
思陵
乾隆年間,還對思陵進行了兩次修繕。通過這兩次修繕,思陵的規模得以擴大,增加了許多皇陵中應有的東西。並且在在陵園的管理上,思陵也和其他明陵一樣。至此,思陵才算是稍具規模。
為何李自成和清朝的皇帝都對思陵如此維護呢?
事實上,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後來清朝的皇帝,他們之所以要將崇禎帝的陵墓進行修繕,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籠絡人心。
明十三陵
可有所不同的時,李自成想要以此來表現自己的“寬宏大量”,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只是李自成太過於鼠目寸光,導致此事非但沒給他臉上增光,反而成了他一生的污點,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而滿清打着為崇禎報仇的旗號,一舉將李自成擊潰,也算是給崇禎報了仇。此後清朝皇帝也不斷對思陵進行維護,由此也可以看出滿清確實要比李自成要強點的。
李自成
總的來説,崇禎皇帝能夠葬於明十三陵,也取決於崇禎的個人魅力。若不是他的這種為國家憚精竭慮的精神,並且以身殉國,想必李自成也不會將其葬於明十三陵。崇禎皇帝的思陵在規模上雖然比不上其他的皇陵,但終究是進了明十三陵,畢竟他當初是沒想到能夠進入皇陵的。入殮如此規模的陵寢,也算是為他自己丟掉大明江山而贖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