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風雨飄搖的清王朝,擁兵三十多萬的曾國藩為何不敢造反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經典

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和李鴻章率領的淮軍是清王朝消滅太平天國的主主要軍隊,並且李鴻章還是曾國潘的學生,兩人關係密切然而,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因太平天國滅亡而達到了權力的頂峯。他有30多萬名長期在戰場上作戰的精鋭士兵,同時控制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此時,曾國藩勢力強大,為什麼曾國藩沒有起兵謀反自己為皇帝?


由於湘軍優勢突出,兵力充足,有人就曾勸説曾國潘當皇帝,但是曾國潘並沒有當皇帝的心思,並以“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的詩句抒發自己的內心,曾國藩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學者,骨子裏有忠君之心。因此,他無意造反。為了保護皇權,他想盡辦法摧毀太平天國。同時,曾國藩由於多年的戰爭,身心俱疲,厭倦了戰鬥,所以他不想再回去叛變。即使他有實力和機會,也有一些大臣支持他,但曾國藩無動於衷,不想造反。


清廷不信任漢人,但八旗腐敗嚴重,無法摧毀太平天國,所以他們只能依靠漢人集團,但清廷利用漢人,也要防範他們,尤其是湘軍集團的頭目曾國藩,實力強大,有兵權,這讓清廷怕他。清政府軍還在湘軍內部培養了反對勢力,使湘軍內部出現矛盾,使曾國藩不敢反抗。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兩人關係可以很好。但是,淮軍和湘軍之間存在着利益分歧,兩個集團之間存在着深層次的矛盾。淮軍成立之初,曾國藩曾支持淮軍,但當淮軍發展到可以制衡湘軍的地步時,曾國藩卻不滿足,屢次鎮壓淮軍,連李鴻章都抱怨,淮軍的許多將領也和湘軍矛盾頻繁。


如果曾國藩叛變,李鴻章的淮軍可能成為他的強敵。同時,朝廷還派欽差關文率二十萬兵力駐守武昌,同時,清廷還在京城周邊安排了10萬餘人的兵力,主要是八旗騎兵,這使得曾國藩不敢反抗。

曾國藩手下有30萬精鋭部隊,但名義上只受曾國藩控制。事實上,曾國藩直接指揮的部隊只有12萬人,其中弟弟曾國荃控制的部隊只有5萬人。曾國藩控制的30萬大軍,派系林立,衝突十分激烈。有些部隊與曾國藩的兄弟有利益衝突,所以他們只是一盤散沙。曾國藩叛變,有些部隊是不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


曾國藩的核心幕僚左宗棠與曾國藩政見不合,兩人漸行漸遠,矛盾日益突出,朝廷任命左宗棠為閩浙總督,左宗棠的數萬精兵,也從湘軍中分離出來,不再隸屬於曾國藩管轄。曾國藩的重要幕僚、江西巡撫沈葆楨,也因為剋扣俸祿而與曾國藩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