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清代俞樾
清代俞樾是當時非常有名氣、有影響力的學者。據記載,他的祖先多務農,直至其祖父俞廷鑣一代開始成為德清望族,並有譜牒。他的曾孫俞平伯是著名的文學家,是研究紅學的專家,開創了“新紅學”。他還有諸多有名的弟子,如章太炎、吳昌碩等,都是後期比較有影響的人物。
俞樾作品
提起清代俞樾,不得不提他的“廢除中醫”這一主張,他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提出此論調的人,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當然,他的這一説法並不是信口胡説,而是在研究《皇帝內經》及其他經典醫書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他認為“廢醫存藥”才是正途,其中的一系列舉例論證,可以在他在《廢醫論》和《醫藥説》中找到詳盡的論述。不過,很多人認為,清代俞樾之所以提出“廢醫存藥”,與他晚年病弱有很大的關係。
清代俞樾在文學方面最大的貢獻是將《三俠五義》改為《七俠五義》,在研習了諸多經典後,他將不合理的情節進行刪改,增加了這部小説的廣泛流行性。另外,他提倡經學致用,他一方面尊崇孟子的性善説,又認同“性惡論”提出者——荀子的道德教化説,可見,他以一種更加包容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傳統的人性觀。除了文學方面的造詣,他還是一位非常有自己風格的書法家,他的書法穩重大氣,揮灑自如,石碑的拓本流傳至今。
俞樾故居
俞樾是清朝非常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自稱為曲園居士,曲園就是俞樾故居的別稱,是俞樾生活、創作文學作品的見證地,因形似曲尺,故取名曲園,它坐落於著名的旅遊城市蘇州,因其深厚的歷史積澱、傳統而又別具特色的建築風格,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園由俞樾親自設計規劃,佔地2800平方米,其中房屋共計30餘間。
俞樾故居
走向曲園,邁入正門,懸掛其上的橫匾是李鴻章所書。俞樾故居的正宅共有5進院落,其餘院落與之分隔並以廊相連,顯得錯落有致。正宅又有門廳、轎廳、主廳和內宅之分。門廳和轎廳各一進,每一進佔三間房屋。主廳相當於現代家宅當中的客廳,裝修古樸典雅,用料以大方得體為主要方向,用來接待客人和舉辦一些家族活動。後面兩進房屋都是住宅,也就是古代的內宅,與主廳相隔開,又與牆體自成小型四合院。
俞樾當年講學的地方就在這裏,名叫春在堂,非常寬闊,有綠植種在亭外,並且還有綴湖石在前,生機盎然,別有韻味。他讀書的地方在南側,叫小竹裏館,顧名思義,就知道里面必有綠竹相伴,以彰顯房屋主人的君子之品。俞樾故居中,還有一處不得不提,那便是認春軒,它的北面有花有樹,又與疊湖石相近,更有蜿蜒有折的小山洞。穿山洞而過,便有兩間琴室,可見主人雅趣。
俞樾預言
俞樾是晚清時期一個著名的學者、詩人。俞樾一生著作無數,當時曾國藩對其特別的推崇,非常賞識他的才華,對他有知遇之恩。由於他性格耿直,不懂得變通,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俞樾留給後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他臨終時期遺留給世界的俞樾預言。
俞樾照片
俞樾預言是俞樾在深厚的國學根底上總結出來的,主要説的是他死後兩百多年中國形勢的發展動態以及世界格局的變化。從前一百年的預言中,我們可以看出俞樾預言非常的準確。在他的預言中,準確預言了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混戰、中國遭遇侵略、國共內戰等中國的政局,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俞樾預言的後半部分強調,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世界將會回到封建時代諸侯國鼎力的局面,世界將會遭遇一個混亂無比的時代,而能夠拯救世界的將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禮儀。屆時,中國將會降下一個奇人,全世界的人都會歸服於他。
雖然只是預言,但是從預言前半部分的準確性來看,他的預言也是根據周易的一些原理,有一定的可信度。不管他的預言準不準確,他的預言都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懸疑。他是晚清時期拼命去寫書的人,這也是曾國藩對他的評價。
他和李鴻章都稱曾國藩為老師,曾國藩對於這兩個愛徒的評價就是:“李鴻章拼命做官,俞樾拼命著書”。正是由於俞樾嚴謹的治學精神、專心從事學術研究,沉溺於研究國學,才有了他後來深厚的國學功底,才有了他臨終時留給世界的俞樾預言。
俞樾後人
俞樾是晚清時期著名的大師之一,其門下弟子眾多,大多有非凡的成就,俞樾後人當中有兩個也繼承了俞樾的衣缽,成為一代名家。
俞樾照片
俞樾的後人之一是俞樾的孫子俞陛雲,俞陛雲自小就是由祖父俞樾親自教導,是一名優秀的詩人,且精通書法,著有《小竹裏館吟草》《樂青詞》《樂靜吟》《清代閨秀詩話》等。傳聞他要出人四川的考官的時候,沒有火車,只能乘坐轎子,行程緩慢,沿途的風光非常美妙,他就用詩句來一一記錄,寫成一本《蜀輶詩記》,後人對此評價極高,稱讚不已。俞陛雲的一生沒有太多的紛擾,不屑於炫耀自己的學術,一生低調專研,且俞陛雲是一個長情之人,在髮妻死後沒有續娶,一生都在悼念亡妻,不愧為俞樾的後人。
俞樾的後人之二是俞樾的曾孫俞平伯,是一位當代的學術名家,和胡適一起創立了“新紅學派”。他出身名門,早年的時候因為詩歌和散文出名,年輕時積極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期一直在各大高校執教,建國後是北大的著名教授之一,是許多文學研究院的顧問,也是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的主要領導者。其著名的詩歌作品有《春水》《冬夜》、《西還》、《憶》等。
著名的詞有《讀詞偶得》、《古槐書屋詞》《雜拌兒》、《燕知草》、《雜拌兒之二》、《古槐夢遇》、《燕郊集》等,《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是廣為傳頌的作品之一。
無論是俞樾還是俞樾的後人,都貢獻出了自己畢生的學識,讓優秀的思想文化得以傳播,值得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