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教育部三令五申減輕教師的負擔,但是一線老師並沒有抱太大希望,因為這樣的規定到了基層,往往會走樣,在很多學校,都是校長“一言堂”,而很多校長,喜歡通過開會來“刷存在感”。
這不,天津某學校的校用放學後開會,教師家屬不願意了,直接給市長留言進行了舉報。這位教師家屬,説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下班後頻繁開會,是否安全,有必要?另外一個是要求老師提前1個小時到學校的問題。
這引發了很多老師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同一個學校,同一個校長。學校開會,為何會讓老師這麼反感呢?
第一、開會時間問題。因為平時老師上課,很難拿出一個固定的時間開學,所以開學的時間往往都是下班後,這等於是佔用了老師們的休息時間。而很多老師都是上了一下午的課,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就要接着去開會。開完會,只能把作業帶回家裏批改,無形中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
第二、開會的時長問題。一個會議,往往是校長説完,副校長説,副校長説完,主任還要補充幾點,以前大家習慣上講三點,現在則喜歡講四點、五點,會議越開越長,老師的生活都是非常有規律的,一旦開會,會面臨接孩子、做飯等眾多問題,老師苦不堪言。
第三、開學頻率問題。有的校長喜歡開會,上級部門有安排,麻煩通過會議傳達下去,而上級部門的文件非常多,所以會議就變得非常頻繁,有時候一週開五六次會,都是正常現象。
第四、開會效率的問題。校長開學,有事講事也就罷了,但是很多人講話,毫無邏輯性,講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甚至在大會上跟老師拉家常,有老師説,校長連和他老婆一起看了什麼電影,都要在大會上説,這樣的會議,有何意義?
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我覺着會議不是不開,而是要開得有必要、有效率、有效果,校長開會,應該把握“三有”原則:
1、胸中有事:
校長開會,也需要“備課”,對於上級部門的要求,先自己捋一下,看看哪些必須傳達,哪些不需要傳達;哪些可以通過視頻或者工作羣傳達,哪些必須開會傳達。對於必須開會傳達的事情,要想一想怎麼講,不能想到哪裏,講到哪裏,結果講了很多,老師們卻不知所云。
2、眼中有人:
校長開會,不能成為校長一言堂,不是為了“刷存在感”,而是要站在老師的角度,想一想老師需要什麼;校長開會,不能成為批鬥會,不能高高在上,把老師批一頓,讓老師本來就一肚子氣,結果再憋一肚子火,這樣的會開得是很失敗的。
3、腕上有時: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既然是下班時間,老師也很疲勞,校長開會切忌囉裏囉唆,講個沒完沒了,更不要一個講完,其他人都跟着發揮一點,老師最反感這樣的開會,有事講事,沒事放學,各回各家,各看各娃。
你覺着校長有必要經常開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