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緩解中高考競爭壓力入手 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經典

  【思想匯】 

作者:王烽(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綜合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高考從恢復後就開始了堅持不懈的改革探索,特別是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啓動新一輪高考改革,向着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發揮高校主動性、增加學生選擇性的方向前進了一步。然而,一些體制和體系瓶頸尚未從根本上被打破,“唯分數”“唯升學”現象依然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從建設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教育體系的高度,統籌考慮深化考試招生和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緩解中、高考競爭壓力,為發展素質教育鋪平道路,讓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多樣化成才。

湖南郴州高三學生充滿信心向高考出發。黃春濤攝/光明圖片

  1.推進考試招生相對分離

招考分離,是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個核心命題,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高等教育普及發展現實,健全中國特色考試招生制度的必然選擇。《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也提出“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然而,由於改革的複雜性和敏感性,在新一輪高考改革中,招考分離並沒有成為改革的主攻方向,使現行改革措施遇到體制的“天花板”。筆者認為,招考分離以試點、漸進和分類推進的思路,是可以穩妥實施的。

一是突破總分大排隊錄取模式,探索高校主導綜合評價錄取。我國高校招生一直沿用的模式,是在全省範圍內以考生總分排隊,劃定不同批次分數線,考生根據自己的位次報考。全省大排隊賦予學科考試總分不可撼動的地位,成為社會唯一認可的表示學生能力的信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兩依據、一參考”,實際上仍然沿用這種模式。這樣,高校對學生的綜合評價難以實現,“唯分數”的中學教育也不可能避免。筆者認為,改革的方向應是:變全省大排隊為所報考高校綜合評價後的校內小排隊,即在取消錄取批次的省份,省級招生管理部門不再劃定分數段、不再公佈考生排名信息,而是統一發布各個高校歷年招生基本信息和當年招生簡章,由考生自主選報。高校根據報名考生情況,以統一考試成績為基本依據,設定包括學生綜合素質在內的多道錄取條件門檻,將省級招生部門主導的總分排隊錄取改變為高校綜合評價自主錄取。高校綜合評價選拔生源的自主權進一步擴大,對目前高校科學評價、公平招生的能力提出嚴峻挑戰,只能採取漸進的策略。這些年高校自主招生試點改革、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招生改革的經驗,以及浙江省實行的“三位一體”招生、上海等地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都在這方面作出了初步嘗試。下一步,應當沿着這一方向,制定專項改革方案,將這一模式以整所學校或整個學院為單位進行推廣。

二是建立網上綜合評價招生平台,探索學生與高校雙向多次選擇機制。在絕大多數國家,考生憑藉統一考試成績單(部分高校需要)、高中學業成績單、能證明個人能力的各種材料,直接向高校提出申請,學生與學校之間可以多次選擇,同時獲得多張錄取通知書。以各個高校為中心形成生源開放性選拔的“池子”,對考生學習選擇和避免高校同質化都有重大益處。這樣一種制度在我國實施,通常會引起兩種擔心:一是擔心高校招生的誠信問題,二是擔心招生成本的上升。解決這些問題,國外境外(包括日本等東亞國家和我國台灣地區)都有很多成熟經驗。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如藉助“網上雙向選擇錄取平台”,招生學校將錄取標準數字化並上傳,考生選擇報考高校和專業,並將各科考試成績和要求的其他材料上傳,雙方在這個平台上實現自動條件匹配,經多次確認後完成錄取。這個平台曾在一些省的藝術類招生中成功試用。這樣既大大降低了招生管理成本,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因素干擾,保證程序公平,對多數高校錄取大部分考生是可以適用的。

三是推進考試評價專業化、社會化,建立考試機構與高校之間的供需服務關係。高水平的考試,對實現科學選材至關重要,而且有助於在全世界選拔優秀人才,英、美等國的一些考試還發展成為了國際化考試。這些國家的考試機構,都是以公司或非營利組織註冊的非政府的專業機構,與大學之間建立了一種供需服務關係,使得考試技術在競爭中獲得提升動力。過去的實踐證明,我國大學入學考試總體上是有效的,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如在新高考推進過程中,適應多次考試的“等值”技術跟不上,特別是在體現內容綜合化和能力導向上仍然不到位。在中國教育日益走向世界的當下,考試內容和技術國際化的短板越來越突出,由部分省組織的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質量就更加難以滿足需求。從服務關係看,教育考試機構要在執行好黨和國家教育政策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為高校和地方服務,打造為更加獨立的專業化考試機構,特別是可以將政府的招生監督管理職能剝離。還可以建立若干獨立的區域性考試中心,引入競爭機制,提供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等服務。

  2.深化分類考試錄取改革

新一輪高考改革將高職考試招生與普通本科分開,使一部分考生不必再去擠高考“獨木橋”,這是一個巨大進步。然而,相比於多數教育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我國高中階段學生升學路徑仍然過於單一。分類錄取過程中將招生與培養相結合,是緩解升學壓力、破除“一考定終身”的最有效途徑。

一是開闢高校專項培養招生通道,推進人才選拔培養一體化改革。允許高校根據人才培養改革方案,制定不同的生源選拔標準,將考試招生改革與人才培養改革同步互動,才能搭建多元化人才成長通道,實現因材施教。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很多嘗試,但與之相適應的招生改革卻非常滯後。而高校自主招生試點改革,本意是選拔無法經統一錄取渠道脱穎而出的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能的人才,但高校並沒有專門制訂針對這些學生的培養方案,生源選拔與培養脱節,反過來導致試點改革落入原來的套路。今年開始實施的“強基計劃”就是要改變這種現象,建議將國家“雙一流”建設、部分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納入這一模式,整體設計從招生到培養環節的改革,在堅持全國統一高考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允許相關專業制定自己的招生標準,為不同類型的人才提供成長階梯。

二是建立適應職業教育類型特徵的考試招生制度,為職業人才成長提供多種通道。如果將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就必須在一些領域建立從初級到高級的技術技能培養體系。這決定了職業院校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同時,也必須提供充分的升學選擇。有相當比例的中職和高職畢業生升入相應的本科專業,初中和高中畢業生才能從高考“獨木橋”分流,有更多的升學選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建議制定相關行業職業技術本科專業發展規劃,並依此完善中職升高職、中高職升入應用型本科和職業本科相關專業的考試招生制度,在滿足文化素質要求的前提下,突出職業技能(證書)在升學中的重要性,同時完善中高職、中職本科一貫制培養過程篩選機制,探索各個層次普職融通模式。

三是高校實行“寬進”與“嚴出”相結合,把入學門檻競爭轉化為學習過程的努力。學習壓力前移到初中、小學,而考上大學後就失去學習動力,這種現象的根源是人才選拔體系重“門檻”而輕過程。這種體制激化了入學競爭而又損害了高等教育質量。解決這個問題,應適應高等教育普及發展要求,根據不同高校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淡化一次性入學考試的作用,建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考核選拔機制,建立分級淘汰制度。建議首先在“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允許專業轉換,嚴格畢業標準,建立肄業制度。同時,相對放寬人才選拔渠道,招收其他本科高校、高職學校的佼佼者進入學習。對其他高校,根據學校定位和生源狀況,也可分別探索“嚴進嚴出”“寬進嚴出”等培養模式。

  3.健全基礎教育領域質量監測評價體系

破除應試教育、淡化考試競爭,根本上要淡化中高考選拔性考試對中小學教育的影響,這就必須在中高考之外,建立一個基於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的、對中小學教育教學起到“指揮棒”作用的科學的評價體系。這個體系除為政府監測基本教育質量服務外,更多是為學校管理、教師教學提供診斷,而不是升學選拔。我們要倡導教育自然生態下的評價、發展性評價、診斷性評價,保持對學生的低利害性、低競爭性,為學校辦學、教師教學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方向引領。

一是完善義務教育基本質量監測制度,夯實義務教育質量底線標準。國家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各級政府有必要對義務教育質量提出基本要求,並進行監測。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和欠發達地區的學校、薄弱學校和優質學校都需要有一個底線性的質量約束,既保證基本教育質量,又避免在分數和考試成績上無休止地抬高競爭門檻,裹挾整個教育生態。從學生個體發展層面,學校也需要有一套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質量指標,如學生近視率、肥胖率等過高,即便考試成績突出,學校也不能算作教學質量達標。學校的基本職責是滿足政府對基本質量的底線要求,政府的職責是保證義務教育基本質量,在底線之上,學校可以在辦學特色上努力。目前,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質量監測項目已經在全國實施,但還沒有建立義務教育基本質量常模參照標準,應從此處入手,並鼓勵地方建立自己的常模標準,把義務教育基本質量達標情況作為教育督導和地方政府教育績效評價的核心內容。

二是實施學生髮展跟蹤診斷,為改進教育教學提供操作性依據。通過簡單而有效的評價手段,跟蹤診斷每個孩子的成長髮展情況,為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提供指導,是新時代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校教學片面注重知識傳授、片面追求考試成績的導向。學生髮展跟蹤評價診斷的根本目的是為教育教學服務,基本內容是適齡兒童在綜合素養、關鍵能力方面的發展,實施評價主體是以班主任為首的教師團隊,評價結果僅作為教師有針對性實施個性化教學的依據或與家長溝通的素材,對學生本人保密、評價結果不與升學直接掛鈎,保證低利害性和低競爭性。學生髮展評價應當成為每一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掌握的基本技能。建議國家層面制定推進中小學生髮展跟蹤診斷的政策,開發設計小學生、初中生髮展診斷手冊,從班主任開始開展培訓。

三是實施學校發展診斷評價,為辦好每一所學校提供個性化方案。實施學校發展診斷評價,目的是重塑好學校的標準,並解決怎樣成為好學校的問題,才能破除地方政府、社會公眾簡單以“重本率”“名校率”評價學校的舊思維,引導中小學校放棄生源大戰、退出“掐尖”競爭;才能引導公眾理性預期、合理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從根本上緩解中小學“擇校熱”。學校發展診斷評價需要強調發展性評價的思維和方法,考慮學校發展起點、生源條件,考察學校發展進步情況;要調整教育資源投入導向,對於不同起點上辦學成效顯著、進步明顯的學校予以傾斜,而不再是傾力打造少數名校。學校發展診斷評價要重點對相對薄弱學校進行診斷並提出改進方案,並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同時,要清理各種針對學校的評價、評估、檢查,為師生減負,為學校賦能。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7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