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熊宇翔 編輯 | 周長賢
當兩家總市值近5000億的巨頭,為了一根鋼針而懟起來,那會是什麼場景?
比亞迪與寧德時代,這兩家國內動力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在一場持續兩個月的Battle中將此演繹了出來。
這場Battle以今年3月29日比亞迪宣佈推出刀片電池、秀出電池針刺實驗的視頻為起點,在最近一週迅速升級並進入白熱化階段——
先是比亞迪與寧德時代領導層含沙射影隔空對戰,不久自媒體放出爆燃視頻引發廣泛關注,寧德時代官方不得不下場解釋,與此同時,雙方工程師與支持者互懟等戲碼接連上演,使得該事件成為動力電池行業本年度最大的瓜。
如何優雅地吃下這個一枚鋼針牽出的瓜?友情提示,請站穩扶好,不要被偏激的觀點帶跑。
億級互懟
在給瓜切片之前,我們先補充一點必要的行業背景。
在車用動力電池行業,有一枚鋼針曾經(現在也常常)令各企業聞風喪膽。準確來説,這是一項針對動力電池電芯安全的最嚴苛的檢測手段。為了保證化學性質活潑的電池在使用中保持安全,行業發明了以一根鋼針穿刺電芯,模擬外部/內部因素造成電芯短路的情況,由此檢測電芯是否會快速放熱、出現熱失控乃至起火燃燒並危及整車安全。
簡而言之,針刺之後不起火的電芯,安全性牛逼;針刺之後起火的電芯,安全性弱雞。在此前行業的普遍認知中,因為化學特性的限制,磷酸鐵鋰電池容易通過針刺實驗,而三元鋰電池基本一紮就燃。
看上去是不是很無聊?但誰也沒想到,一場Battle將圍繞針刺實驗展開。來,上時間軸。
3月29日:
中國新能源汽車扛把子兼動力電池二當家,市值1500億元的比亞迪,在這天抽出了一柄“絕世神兵”——刀片電池。
怎麼個神法我們來不及再解釋一次了,可參見文章《王傳福的刀法:“大刀”向誰的頭上砍去?| 科普》, 核心就倆字兒:安全。記住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一句話——將“自燃”從新能源車的字典中抹掉。
當時,為了體現出刀片電池的極致安全,比亞迪特意在發佈會上放了一個對比的針刺實驗視頻。在視頻中,作為對照組的三元鋰電芯在針刺後起火爆燃,而採用磷酸鐵鋰材料的刀片電池表示毫無感覺。
當時明眼人都看了出來,這相當於比亞迪給三元鋰電池出貨第一名、市值超3300億元的寧德時代下了戰書,比亞迪要用刀片電池的極致安全,上演磷酸鐵鋰的逆襲,和寧德時代爭搶市場。不過,當時寧德時代並未接茬。
5月11日:
在當天召開的寧德時代業績説明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在回答投資者關於電池安全的提問時,如此表示:“電池的安全和濫用測試是兩回事,但有些人把濫用測試的通過等同於電池的安全。”這一發言,被行業解讀為寧德時代對比亞迪刀片電池針刺實驗挑戰的非正面回應。
當晚,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在微博上進行了不點名的“挑釁”——“不服?!那也來扎一下吧。”
但寧德時代並未跟進回應。
5月21日:
一家自媒體自行購入了寧德時代NCM811電芯,進行了非標準的針刺實驗,電芯毫不意外地爆燃了。該媒體上傳至微博的視頻很快引發吃瓜羣眾的關注,紛紛@寧德時代。
5月22日:
寧德時代官方正式回應,在微博放出針刺實驗視頻。然而,其針刺對象並非一紮即透的電芯,而是包裹着堅硬外殼的電池包。在該視頻中,鋼針無法刺穿電池包,直至斷裂。
在這裏,寧德時代的本意為,表示其產品在電池包、整車層面堅固且安全,但眾多不明真相的網友產生誤解,認為寧德時代“心虛”,並迅速開啓了羣嘲模式。
5月23日:
寧德時代官微再發視頻,表示已掌握三元鋰電芯通過針刺實驗的技術,指明某5系及8系產品滿足要求(但並未表明是否量產)。支持者留言稱,(寧德時代此舉)“成功打臉”。
5月24日:
上述自媒體發佈對自購寧德時代5系電芯自行進行針刺實驗的視頻,電芯依然起火。圍觀網友對寧德時代的質疑再起。
當晚,李雲飛在微博再度發聲,對寧德時代的針刺實驗操作方法提出質疑,圍觀者眾。
5月25日:
寧德時代官方發佈一篇有很強“你聽我解釋”意味的長文,較為系統地解釋了動力電池行業安全標準的現狀:
1、三元和鐵鋰各有特點,可以在市場上共處。
2、針對三元鋰電池難以通過針刺實驗的問題,國際主流的聲音是電池的安全更應該從系統安全的層面入手,而不是過於關注單體安全。
3、國內的標準法規在同國際接軌,轉向保障系統安全。
到此,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官方半官方的聲音告一段落。然而,這場交鋒時間漫長的Battle並未就此終結。雙方的支持者——包括掛着各自企業認證的工程師們,仍然在各大社交平台、論壇進行論戰。吃瓜羣眾也仍在跟進、圍觀。
未來,比亞迪與寧德時代顯然還會就“安全”的話語權進行激烈的爭奪。畢竟,在萬億級產值的動力電池產業,對電池安全解釋權的掌握,牽涉的可能是上億的訂單。
舊恨新仇
一根小小的鋼針如何能讓市值總額近5000億的兩家巨頭下場開撕?因為它扎進的不僅僅是電池,也以最直白的方式,扎進了消費者對動力電池安全的認知中。
同時,這場Battle其實也是動力電池行業過去數年所累積的矛盾,最終藉由“安全”這個關鍵詞最終爆發的呈現。
其實,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早期,國內動力電池主流技術還是磷酸鐵鋰,因為其耐高温特性,鐵鋰電芯通過針刺實驗並不難。在早一版動力電池國標中,針刺實驗是強制標準。
但在2017年時,政策思路發生了巨大轉變。
一方面,由於鐵鋰的低温性能不佳以及能量密度較低,將對純電動汽車實用性以及前景產生限制,政策開始轉向支持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的三元鋰,但三元鋰電芯通過針刺實驗困難。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與行業在制定標準時觀察到,國際上對電芯進行針刺實驗並未進行強制要求,為三元鋰電芯上車留下一條生路,更多從加強電池包結構強度、加強監測、開發電池包温控系統、優化BMS控制策略等電池系統層面去彌補三元鋰電芯本身在安全方面的弱勢。
這就是寧德時代所説的,從單體安全向系統安全的轉向。由此帶來的結果是,2017年,通過針刺實驗的要求從動力電池新版國標中被刪去,取而代之的是“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這一轉變,使得三元鋰電池得以通過在電池包、電池系統層面進行安全補強,從而裝配到對能量密度有更高要求的乘用車上。
接下來的三年,寧德時代乘着三元鋰之風,在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市場攻城略地,一路成長為全球最大動力電池廠商。比亞迪則受困於自產自銷的垂直體系和磷酸鐵鋰的能量密度劣勢,失去了曾經的動力電池龍頭地位。
而今年,比亞迪終於通過刀片電池彌補了磷酸鐵鋰的能量密度短板,以三月的發佈會為始,以安全為最鋒利的刀刃,開始了一場戰略反擊戰。
更深一步看,除開過往的恩怨糾葛,總市值近5000億的兩家巨頭甘願不甚優雅地隔空互懟,還因為雙方眼下都揹負着巨大的壓力:
對於比亞迪而言,刀片電池是其今後數年的支柱型技術,它表現出來的競爭力,不僅影響着比亞迪今年衝擊高端純電轎車市場車型“漢”的成敗,還關係到比亞迪分拆的動力電池業務,能否拿到更多有價值的訂單。
寧德時代則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銷量大跌,從全球最大動力電池廠商的王座上滑落,對可能影響銷量的負面評論變得更加敏感。
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就像兩塊電壓拉滿的鋰電池,對電池安全的敏感討論則如同一枚鋼針,最終釋放了這股能量,將其演變為全行業關注的爭論。
誰輸誰贏?
那麼,到目前為止,這場聲勢浩大的Battle究竟是誰佔了上風,誰更在理?這可能取決於你的觀察角度。
比亞迪的支持者認為,比亞迪成功證明了刀片電池的安全性,並且驗證了三元鋰電池的“不安全性”,在這場戰略反攻中大獲全勝。佔領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制高點,將使比亞迪向萬億市值穩步進發。
反對者則指出,對於準備用比亞迪電池的車企來説,它們自有考量。並且,去年三元鋰在比亞迪電芯生產中出貨佔比超過7成,如今比亞迪用刀片電池暴擊三元鋰,可以説是“殺敵一千,自傷七百”。
寧德時代的支持者認為,寧德時代進行了反駁並給出了第三方檢測的證據;更關鍵的是,三元鋰的能量密度優勢決定了其發展前景看好。
反對者則質疑,寧德時代通過針刺實驗的三元鋰電池根本沒有量產,或者難以投入實際使用。
一些相對中立的羣體,比如主機廠工程師,則多表示三元鋰電池因為能量密度上限的優勢,不會被磷酸鐵鋰的刀片電池所取代,但也認為寧德時代作為一家2B的企業,以消費者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的“直男”方式去回應消費者的關切,實在有些“着了道”。
還有一些帶有樸素愛國情懷的鋰電從業者則表示,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響,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動力電池業績雙雙受挫,在日韓電池大廠奪走前排位置的境況下,雙方如此互懟,實在不太合適。
雖然,比亞迪與寧德時代隔空Battle的具體表現中,有難辨真假的眾聲喧譁,也有值得商榷之處,但這並不妨礙雙方都説了一些應該被標粗的事實或者道理。
就比亞迪而言,李雲飛所説“同為行業一線及主導品牌,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技術及產品通俗化、形象化,而不是繞圈搞暈大家”。這不僅是對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勉勵,也是汽車行業轉型期間、大量新技術湧入汽車行業時,車企與供應商在轉型過程中需要釐清的重要問題。無論是2B還是2C的企業,一個能在第一時間讀懂消費者、客户需求,並以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給出回應的公關團隊,無疑會大有裨益。
同時,在以安全為生命線的汽車行業,比亞迪以刀片電池為錨,強調對法規和標準的重視,有助於消費者建立更深遠的安全認知。
就寧德時代而言,其在25日官方長文中所解釋的系統安全,其實也道出了汽車行業的基本運行邏輯——造車是一項浩瀚的系統工程,你無法保障每一個零部件都是絕對安全的,但可以通過多層次的優化,在整體的系統層面,最終保障安全。
比如,如今被人們廣泛接受,但實際上裝着汽油這種第三類危險品滿街跑的燃油車,本身也是系統安全理念的集大成者。同理,只要在系統安全層面能夠得到保障,那麼搭載三元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就仍然是安全的。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這場Battle最終誰輸誰贏當然不重要。重要的是,無數的歷史經驗表明,巨頭之間適當的良性競爭,往往能為消費者帶來利好。在雙方互懟過程中,如果能批判性地學習一下行業知識以及行業背後的運作邏輯,消費者在進行購車決策時,無疑將多了一個維度的信息支撐。
歷史也表明,一個合理博弈的汽車市場,不但使消費者更成熟,更受益,也會使車企、供應商乃至整個行業生態變得更好。
—END—
ROAD
BOOK
為了人、車、生活的更好連接